1949年新中國成立,為何選擇北京作為首都?

天津 75℃ 0
摘要: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議案,確定北京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筆者下麵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首先是定都北京,能保證政治、軍事安全。出於政治、軍事安全考慮,選擇華北地區的都市做首都是最適宜的。北京是和平解放的,這一點是很大的優勢。在1949年之前的七百年裏,北京在大多數時間裏都是首都,這也是它超越其它城市的地方。北京離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也比較近,中央轉移過去很方便。

1949年9月27日,人民政協第一次全體會議通過議案,確定北京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首都。為何當時會選擇北京作為首都呢?筆者下麵為大家分析一下原因。

首先是定都北京,能保證政治、軍事安全。

自抗日戰爭起,華北地區就集中了我黨大量的敵後根據地,比如晉冀魯豫根據地、晋察冀根據地等,可以看一下地圖,北京基本處於各抗日根據地的包圍之中。

到了解放戰爭初期,我黨控制的解放區也大多也位於華北、東北地區,可以看一下地圖,北京依然處於解放區的包圍之中。

選擇首都,政治、軍事安全肯定是要重點考慮的。北京周圍都是老解放區,軍事安全有保證;群眾基礎好,反特務工作容易做;治安條件也好,沒有嚴重的匪患。

相對而言,南方都市就沒那麼安全了。南方地區是國民黨的統治覈心,如南京、武漢等大城市解放的時間比較晚,沒有北京那麼穩定。新中國剛成立時,西南、華南還有很多地區沒有解放,大量國民黨軍隊仍然在負隅頑抗,南方都市面臨著不小的軍事壓力大。而且南方地區特務多、匪患嚴重。

出於政治、軍事安全考慮,選擇華北地區的都市做首都是最適宜的。北京是華北地區的一座大都市,人口過百萬、經濟發達、交通便利,自然是很合適的。

那麼,同樣位於華北地區的天津,是否合適做首都呢?若論經濟實力,民國時期的天津是要勝過北京的。但天津也有不利因素。天津臨海,容易受到敵人海軍力量的騷擾;天津在歷史上從沒有做過首都,政治影響力不如北京;而且天津是在經歷過戰火後才解放的。

北京是和平解放的(解放時間:1949年1月31日),這一點是很大的優勢。在解放戰爭中,主要的大城市很多都是經過激烈戰鬥解放的,比如天津、瀋陽、太原、鄭州、南京、上海等。這些都市難以避免會受到戰火的波及,或遭遇國民黨的蓄意破壞。北京城卻是完好無損的,這是很難得的。

北京還做過元朝、明朝、清朝、北洋政府的首都,其政治影響力極大。在1949年之前的七百年裏,北京在大多數時間裏都是首都,這也是它超越其它城市的地方。

北京離中共中央所在地西柏坡也比較近,中央轉移過去很方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