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單”的工作做出了不簡單成績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庭副庭長徐瑋十多年不忘初心為民服務

上海 65℃ 0
摘要:上海金融法院成立3年多來,徐瑋和立案庭的同事們一起,把立案這件“簡單”的工作做出了不簡單的成績。用心做好“簡單”的立案工作和承辦法官相比,立案庭法官往往並不起眼。

  走進福州路209號上海金融法院,穿過古樸的大門和回廊,首先映入眼簾的便是一個科技感十足的訴訟服務中心。中小投資者保護智慧艙、智助立案、不斷滾動的大螢幕,雖然平時只有幾名工作人員,但在一堆“黑科技”的幫助下,完全可以從容處理上億元標的的立案工作。

  談起這個訴訟服務中心,上海金融法院立案庭(訴訟服務中心、訴調對接中心、信訪辦公室)副庭長徐瑋如數家珍。上海金融法院成立3年多來,徐瑋和立案庭的同事們一起,把立案這件“簡單”的工作做出了不簡單的成績。

  用心做好“簡單”的立案工作

  和承辦法官相比,立案庭法官往往並不起眼。平時交流時,大家會說:“這個精品案件是我辦的”,很少有人會講:“這個精品案件是我立的”。但在徐瑋看來,要把這份簡單的工作做好並不容易。

  上海金融法院成立第一周,徐瑋就感受到了壓力。“第一周就來了54件案件,標的總額近10個億,涉及180多個當事人,糾紛涉及的交易產品、法律關係紛繁複雜,管轄權審查難度極大。”看著一個個用拉杆箱裝著資料前來立案的當事人、律師,在堆積如山的A4紙前疲於奔命的同事,直接“累到罷工”的掃描儀,徐瑋萌生了一個念頭:“能不能用科技手段,减少當事人和法官的負擔?”

  這個想法得到了院領導的大力支持。徐瑋帶著立案庭的同事們開始了前期的“用戶調研”,充分聽取各方的需求。

  比如,執行局的法官反映,立案時提交的保全資料容易出問題,經常需要把當事人找來重新修改、做筆錄,既增添了當事人的訴累又影響了保全效率。於是,徐瑋聯合執行局研究對策,將訴訟指引內嵌到“智助立案”系統中,當事人提交財產保全申請的一次成功率大幅提升。

  2020年6月,集合了“訴訟業務一窗受理、多元解紛一站通辦、輔助事務一鍵委託、檔案資料一櫃收轉、訴訟服務一屏通覽、訴訟風險一次告知”六大服務功能的升級版訴訟服務中心正式啟用,立案大廳內的受理視窗被一排液晶電腦取代。這一天,上海耀江律師事務所律師張立花拎著小挎包,從中掏出一個u盤,坐在“智助立案”專用電腦前,輕鬆完成了立案工作。

  將心比心讓當事人感受司法溫度

  “立案庭是人民法院面對人民群眾的第一線,我們要充分展示立案庭的專業、高效、溫暖,打造金牌視窗,擦亮金字招牌。”作為立案庭黨支部書記,徐瑋曾在支部黨員大會上說。

  上海金融法院受理的一審案件中,近50%為中小投資者起訴上市公司的群體性證券虛假陳述類糾紛。原告中有不少是普通股民,在金融、法律知識上都有所欠缺,維權起來成本極高。為此,上海金融法院創設了“中小投資者保護智慧艙”。

  設計時,徐瑋和同事們圍繞中小投資者保護智慧艙的功能反復打磨,覈心訴求只有一個——實現“智能化”立案。訴訟主體資格自動校驗、立案資訊自動生成,依託示範判决機制,當事人什麼資料都不帶,進入智慧艙也能完成立案登記。

  這種溫暖更體現在立案庭日常工作的點點滴滴。一比特當事人回憶了這樣一個細節,她在折開資料過程時不小心劃破了手指,工作人員“很有愛地拿來了藥箱、找出消毒棉球和OK繃”。她在上海金融法院成立三周年徵文中寫道,“立案部門的法官天天面對形形色色的當事人、接收處理繁重的立案資料,公正無私之外還能抱有一顆關愛溫暖當事人的心,著實讓我感動並記憶良久”。

  “其實做到這一點很簡單,就是將心比心,把自己換到當事人的角度去思考。”徐瑋說。

  專心致志辦好案

  如果對法院缺乏瞭解,或許會認為立案庭“只立案,不判案”,其實不盡然。徐瑋所在的立案庭,還承擔了訴前調解、證券群體性糾紛平行案件集約化審理等職能。

  方正公司因證券虛假陳述行為被判賠償4名投資者損失。這不是一起普通的個案,而是全國首例證券糾紛示範判决。4名投資者背後,是上千名有同樣遭遇的投資者,總索賠金額高達1.69億元。示範判决生效後,大量平行案件湧入立案庭。在每月辦理近百件傳統立案庭案件的同時,還要審理約350起平行案件,占全院案件總數的40%以上。

  時間緊任務重,徐瑋卻對完成審判任務充滿自信,這份自信來源於立案庭法官過硬的專業貭素。在徐瑋的帶領下,立案庭的學習研究氛圍向來很濃厚。“非排他管轄、不對稱條款,這些管轄條款效力的研究,既需要我們熟悉國內法律,還需要我們瞭解行業實踐、域外實踐。最近,我們還在研究跨境金融糾紛管轄的適用對象及條件。”徐瑋說。

  扎實的理論為良好的辦案效果打下了堅實基礎。2018年,徐瑋通過線上調解成功化解一起跨區域超億元金融合同糾紛,入選最高人民法院“金融糾紛多元化解十大典型案例”。

  2019年,她向金融機構發送司法建議書,建議在契约中新增多元解紛條款,優先選擇訴前調解管道解决糾紛,獲當事人積極回應。

  2020年,她依法審查一起標的額超26億元的香港特別行政區仲裁協助保全申請,明確並細化相關仲裁協助保全的相關原則,彰顯了內地法院對涉外、涉港澳臺商事仲裁的友好支持立場。

  “立案法官也會面臨來自各方面的挑戰,更要勇於應戰。”為此,徐瑋自加砝碼,不讓自己有“舒適區”,堅持幹中學、學中幹,不斷思考、不斷摸索,也在實踐中不斷攻破一道道難關。

  向世界傳播中國金融司法聲音

  日前,明明是中午休息時間,上海金融法院一間會議室內,十餘名青年法官卻討論得熱火朝天。仔細一聽,原來他們是從一部熱門電影切入,談起了其中體現的外國金融司法特點。

  這是上海金融法院“譯研社”組織的一場日常討論活動。“譯研社”彙聚了金融法院43名有志青年,秉承“本土問題,全球視角”的宗旨,分析研究域外金融司法新案例,翻譯傳介我國金融審判新進展,致力於打造一個前沿、開放、比較的金融審判實務交流平臺。

  擔任“譯研社”社長的正是徐瑋。她是一個不折不扣的“學霸”,復旦大學法學碩士、英國牛津大學法律與金融專業理學碩士,曾赴美國哈佛大學法學院交換學習。在她看來,金融風險猶如蝴蝶效應,會在各國市場之間傳導放大。要防範金融風險,需要有國際視野。

  翻譯英文版管轄規定、訴訟指南,更新英文版入口网站新聞,參與“庭審智慧傳譯系統”的開發,編寫涉外、涉港澳臺金融糾紛典型案例……在徐瑋的組織下,三年來,“譯研社”翻譯作品40餘篇,被國內外知名期刊刊載。翻譯校對上海金融法院案例、新聞稿件等百餘篇。

  2019年10月,英國最高法院大法官霍奇勳爵一行參訪上海金融法院。英格蘭及威爾士高等法院前法官威廉·布萊爾爵士說,他通過上海金融法院的網站,更好地瞭解了中國金融司法實踐。羅賓·諾爾斯法官代表倫敦金融法庭主動提出與上海金融法院相互交換、共同發佈重要金融案件判决的合作建議。

  曾有人感到不解,以徐瑋的履歷,如果去律所或者企業,不是能賺更多錢嗎?對此,徐瑋說,自己對法官這個神聖的職業充滿嚮往。

  “本科時,我去上海二中院旁聽一場勞動糾紛的庭審。庭審結束後,書記員和當事人都走了,法庭的燈也暗了,黑漆漆的法庭只剩下我一個人。我悄悄走上審判席,輕輕地敲了一下放在桌上的法槌。”

  十多年過去了,初心不改。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