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電影《長津湖》的票房一直在不斷重繪記錄。很多人在津津樂道國產電影的成績之餘,不免將其對國內外戰爭電影進行比較。美國的《拯救大兵瑞恩》與中國的《長津湖》,兩部影片都是以戰爭為主題,以普通士兵的視角去追問戰爭的意義,最終卻得出兩個完全相反的結論,具體什麼原因,今天白羽就跟大家好好聊一聊
一、大兵瑞恩的拯救與犧牲
在電影《拯救大兵瑞恩》中,故事中關係人物數量的不對等更加凸顯了對拯救與犧牲的意義關係的詮釋。觀眾看到的是集體如何看重個體,並為拯救個體生命所作出的努力。
當美國軍方决定去營救大兵瑞恩時,就出現了影片中最受人關注的悖論,那就是:包括軍官在內的八名軍人去救一個人到底值不值得?在這個營救小隊剛上路時,隊員們就討論過這個問題。米勒上尉給的答案是:“瑞恩對我來說只是一個符號”。
這個符號代表的就是美國軍人的英雄形象,在這個環境下,拯救阿兵哥瑞恩不僅僅是一個個體生命,而是一個集體對個體生命關注的理念,他代表了戰中成千上萬的美國軍人,而瑞恩的家庭象徵了美國無數的家庭。所有母親都盼望著自己的兒子平安、每個想要回家的心願都會得到實現,拯救他就如同拯救生命,拯救家庭,拯救這世間的良善。
正因為這個符號展現得淋漓盡致,美國海軍給予斯皮爾伯格“傑出公共服務獎”。這至獎勵說明這部影片的傳播內容符合了美國政府及主流價值觀的口味。
在《長津湖》中,美國聯合軍總司令麥克亞瑟說過同樣一句著名的話:“我們在耶誕節前就能結束戰爭回家”。同樣說的都是回家,表達的意義卻完全不一樣。因為在抗美援朝戰爭中,美國既是戰爭的發動者,也是加害者。
二、長津湖的犧牲與拯救
在《拯救大兵瑞恩》當中,美軍的幾個隊友一起從陣亡的阿兵哥上找銘牌,看看當中有沒有瑞恩。周圍的幾個阿兵哥明顯地把寄託戰友生命的標識牌當成了撲克,在周圍行進的士兵們的注視下,興高采烈地做遊戲。就連作為精神領袖的隊長米勒上尉也沒有制止,反而微笑著默許了這種情形的發生。
在《長津湖》中,有一場經典的“入連儀式”。從戰士們自己喊出的編號到連長手中的筆記本,事事處處都顯示出這支英雄部隊有著悠久的歷史和優良的傳統。相較而言,美軍沒有傳承的意志,“軍魂”這種東西對他們來說是一種難以理解的東西。
人性中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欲望。不管是交戰的阿兵哥,還是平民,面對生存和死亡的時候,東西方價值觀卻有著不同的價值體現。戰爭中的死亡,是雙方的,也是相互的。但是作為戰爭中正義的一方,任何形式的死亡都可以叫作犧牲,敵人的死亡卻被叫作“消滅”。
《長津湖》中,有抱著炸藥包犧牲的,也有被敵機轟炸死亡的,電影通過表現不同人物的死亡管道,將信念、理想、義務、責任、人性等,在一種理智與情感相交織的複雜狀態下展現出來,把犧牲和死亡的內涵表達得更為豐富而深刻。
《長津湖》中令人印象最為深刻的犧牲,正是七連的精神導師,“雷公”。他為了七連的戰士,為了戰場上的戰友,義無反顧地駕駛不斷散發著白磷的“信標彈”,沖進敵軍的坦克群。這種義無反顧、英勇獻身,犧牲小我,保家衛國的志願軍整體形象代表。
這種犧牲,出於一種自發的民族利益至上的信念,體現了亘古不變的民族和國家利益至高無上,不容侵犯的倫理道德法則。無數中國人民為了民族獨立而獻出了自己的生命,特別是“冰雕連”的集體犧牲也被賦予了一種神聖的品格,昇華為了一種高貴的精神象徵。
三、精神內核比較與反思
戰爭的殘酷使得中美戰爭題材電影都具有一定程度的類似性,強調對於人性的思考。但事實上,對“戰爭電影”的理解與實踐,在不同的時代及不同的國度有不同的走向。
伴隨著朝鮮戰爭、越南戰爭、伊拉克戰爭的爆發,美國的霸權統治在全球範圍內肆虐,戰火紛飛的環境也為美國戰爭題材電影的發展提供了溫床。
《孤獨的幸存者》、《奧林匹斯的陷落》、《綠色地帶》、《真相》這些近年來的美國戰爭影片佳作,不約而同地削减了戰爭宏大場面的刻畫比重,反而強調戰爭陰影下小人物的內心世界,探討的是人物在戰爭中的思想情感變化。
抗美援朝這場戰爭對於各當事國有著完全不同的意義,它對朝鮮民族不堪回首的內戰,對美國“沒人願意再去回憶和瞭解的戰爭”,而對中國而言則是“中國人民站起來後屹立於世界東方的宣言書,是中華民族走向偉大復興的重要里程碑”。
在美國的大多數戰爭電影中都有反戰的共性,美國大兵們基本都帶著深深的疲憊,他們對戰爭充滿了迷茫,發自內心厭惡戰爭,渴望回鄉,想念媽媽。因為無端面臨戰爭陰影的普通百姓、那些被迫參與戰爭的阿兵哥,都是霸權主義淩虐下的犧牲品。
這些極具美國戰爭題材電影的新世紀特色,以參戰阿兵哥的視角,講述戰爭親歷者的故事,通過對人物的描寫和場面的刻畫,講述戰爭陰影下的家國情懷和人性扭曲。
與美國戰爭題材電影不同的是,中國戰爭題材電影更多的是一種反思,反思戰爭為何存在、為何爆發、反思和平年代家國的辯證關係。我國的戰爭題材電影,多為講述侵華戰爭的電影類型,在戰爭場域揭露人性、展開生存思考,進而通過對侵略者的刻畫,來反思戰爭的罪惡。
電影《長津湖》中傳達出一種“朋友來了有好酒,敵人來了有獵槍”大國話語和立場表達。“義”字為先,人性為核,在尊重傳統戰爭題材電影宏大場面敘事的同時,也能够深度挖掘電影內部的人性刻畫。
從《上甘嶺》《英雄兒女》到《金剛川》《長津湖》,抗美援朝戰爭電影始終有著一以貫之的鮮明的愛國主義立場、革命英雄主義的人物模式以及激昂陽剛的崇高美學,這與美國《黑鷹墜落》《野戰排》《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等戰爭電影中,基於反思性、批判性立場描繪的歷史悲情、政治亂局、人性的幽暗形成了强烈反差。
白羽點評:相比起中國的歷史悠久,美國很顯然是一個“年輕”的國家,由於建國時間短,而且並未遭受實質意義上的戰火紛擾,進而使得美國針對任何戰爭都是一種旁觀者的上帝視角。囙此美國視角的戰爭題材電影脫離了道德是非判斷標準,冷靜思考的前提條件下使得每一個鏡頭也變得意味深長。在美國人看來,戰爭並沒有輸贏,戰爭最終面對的都是兩敗俱傷的結局。我國電影主要想傳達的,正義的戰爭是必勝的。思想和想要達到的目的在於證明當時得革命歷史道路是正確的,黨的領導是英明的,使得人們得以從戰爭陰影中解放出來,在革命的帶領下樂觀積極地迎接新生活。
戰爭的發生並不是常態,我們每天的生活平淡而又瑣碎。電影中的戰爭或許更相似於我們現實生活中可能會遇到的各種問題和困難。通過戰爭片的藝術管道來表現戰爭中的人、社會,既體現了我們人類在面對戰爭時所表現出來的勇敢、堅強、團結等優秀品質,而電影所激發的人類對於自我、生命、社會的反思則是共通的。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