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津湖》雷公犧牲前哼唱的沂蒙山小調,讓無數山東人破防

山东 64℃ 0
摘要:雷公是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裏的重要角色。他的真實姓名叫雷雎生,在電影裏的身份是穿插7連的炮排排長,老家是山東臨沂人。雷公在7連的編號是17名。這就意味著,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在犧牲前,雷公哼了兩句《沂蒙山小調》。作為沂蒙山走出來的兒女,雷公在犧牲前想念家鄉,哼唱《沂蒙山小調》不足為奇。《沂蒙山小調》從問世之日起,就與山東革命老區的人民血肉相連,密不可分。

雷公是抗美援朝電影《長津湖》裏的重要角色。他的真實姓名叫雷雎生,在電影裏的身份是穿插7連的炮排排長,老家是山東臨沂人。雷公在7連的編號是17名。這就意味著,他是一名經驗豐富的老兵。

在電影裏,雷公並非主角,卻表現出了氣壯山河的一面。他把美軍投放的轟炸標識彈抱起來,放在車上,一路穿過槍林彈雨,開車拉到了美軍營地,讓美軍飛機錯誤地轟炸自己的坦克——雷公也在轟炸中不幸犧牲。

在犧牲前,雷公哼了兩句《沂蒙山小調》。當熟悉的音樂緩緩響起時,無數山東人瞬間破防,忍不住留下淚水。

參加長津湖戰役的志願軍第9兵團,前身是華東野戰軍第9兵團。華東野戰軍長期在山東等地作戰,建立革命根據地,部隊裏有許多指戰員都是山東人。除了雷公是山東臨沂外,另一比特犧牲於美軍飛機掃射的阿兵哥張小山是山東臨沂顧家村人,伍千裏、伍萬裏兩兄弟則是山東威海人。

作為沂蒙山走出來的兒女,雷公在犧牲前想念家鄉,哼唱《沂蒙山小調》不足為奇。

《沂蒙山小調》從問世之日起,就與山東革命老區的人民血肉相連,密不可分。

那是70多年前的事情了。

上世紀40年代,抗日戰爭時期,我軍在沂蒙山建立了抗日根據地。可是,國軍頑固派與反動會道門“黃沙會”一起,破壞抗日根據地。為了警告“黃沙會”的會員,教育廣大群眾,同時鼓舞我軍鬥志,1940年6月的一天,抗日大學一分校文工團的編審股長李林和團員阮若珊根據文工團主任袁成隆的安排,在費縣白石屋村(今屬費縣薛莊鎮),利用當地流行的傳統民歌《十二月調》的旋律編寫了歌曲《反對黃沙會》。

歌曲裏寫道:“人人都說沂蒙山好,沂蒙山上好風光。青山綠水多好看,風吹草低見牛羊。自從起了黃沙會,大家小戶遭了殃。牛角一吹嘟嘟響,拿起刀槍上山崗。硬說俺的肉身子能擋槍炮,誰知那個子彈穿過見閻王。裝神弄鬼把人害,燒香磕頭騙錢財。八路神兵從天降,要把那些害人蟲消滅光。沂蒙山的人民得解放,男女老少喜洋洋……”

《反對黃沙會》問世後,在沂蒙山一帶廣為流傳,受到了廣大人民群眾的歡迎和口耳相傳。後來,山東各根據地的人們根據形勢的發展,對這首歌曲進行了補充和完善,删去了反對黃沙會的內容,加入了抗日救亡、反對投降等內容。

1953年秋天,山東軍區文工團在青島、煙臺一帶巡迴演出時,選中了這首山東民歌作為演出曲目,由以擅唱民歌出名的女高音演員王音璿演唱。大家認為,這首山東民歌曲調優美,節奏明快,只是歌詞需要修改和完善。於是,文工團的副團長李廣宗、研究組組長王印泉、樂團隊長李銳雲一起商量,對這首山東民歌重新修改記譜,並將原來歌詞中的抗日主題,改為歌頌家鄉的主題,歌詞確定為新的版本:

“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青山(那個)綠水(哎)多好看,風吹(那個)草低(哎)見牛羊。高粱(那個)紅來(哎)豆花香,萬擔(那個)穀子(哎)堆滿倉……”

這首重新取名為《沂蒙山小調》的山東民歌,被王音璿演繹得非常動聽,傳遍齊魯大地。後來,《沂蒙山小調》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為中國最具代表性的兩首民歌之一,蜚聲海內外,知名度更加廣泛了。2009年,《沂蒙山小調》成為貫穿第十一届全運會開幕式的背景音樂。中央電視臺春節聯歡晚會的舞臺上,也多次出現《沂蒙山小調》。

幾十年來,無數山東兒女哼唱著《沂蒙山小調》,奔向祖國各條戰線。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像雷公這樣的山東籍戰士還有很多。志願軍一共評出了54名一級英雄、一級模範,其中山東籍戰士就佔據了四分之一。

如今,《沂蒙山小調》已經成為沂蒙山的代名詞和齊魯大地一張亮麗文化名片。1999年,費縣在《沂蒙山小調》誕生地建立了紀念碑、紀念亭,記載了這首歌曲誕生的過程。

當年8月17日,《沂蒙山小調》的原作者之一阮若珊應邀回到費縣時,在當初創作這首歌曲的地方親筆寫上“深深懷念沂蒙山好地方”幾個字。這幾個字刻在紀念亭前的一塊天然巨石上,吸引了無數中外遊客的眼光。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