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遺產是一個國家歷史發展的證明,如果說經濟是一個國家發展繁盛與否的證明,那麼文化就是國家的內在源泉。如果一個國家沒有文化積累,那麼不論它的經濟發展有多麼繁榮,這個國家也是空虛的。
中國有著幾千年延綿不絕的歷史積累,在華夏大地上,經過朝代不斷的更迭,文明之間的碰撞,我們擁有了豐富的文化遺產寶庫。
文化遺產展現了中國歷史豐富多樣的發展痕迹,各族人民也能從豐富多樣的文化之中找到獲得民族認同感,加深彼此之間的紐帶聯系。為了保護這些燦爛的文化遺產,我們國家公佈了多項名錄,以保護這些傳承至今的手藝和作品。
眾所周知,中國傳統的刺繡工藝舉世聞名,而漢繡作為其中的佼佼者,擁有著深厚的傳承,很早就被列入了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名錄中。但是由於現代科技的發展,機械科技的不斷進步,純手工製作相比於現代化流水線的生產,顯得有些費時費力,傳統的刺繡科技逐漸面臨無人傳承的局面。
在湖北,有一比特張師傅,身懷獨特的刺繡手藝,卻自己貼錢收徒,只為推廣漢繡科技。
漢繡這項科技作為我國傳統刺繡藝術的一員,具有非常獨特的歷史意義,有必要進行傳承,然而在新興工藝的打擊下,這項手藝逐漸變得無人問津。
就在漢繡逐漸失傳之際,張師傅力挽狂瀾,讓漢繡重新進入大家的視野,同時也將這項科技傳承下來。這些古老藝術往往需要傳承者從小便進行學習,這樣逐年累月的積累,才能真正參透其中的奧義,學到通透。
但是張師傅卻並不是從小就開始學習漢繡的,他與漢繡之間的淵源,頗具命中註定的味道。
張師傅小時候居住的街道的居民都是從事漢繡工作的,所以張師傅小時候便對漢繡產生了極大的興趣。他從小就對動手的活動非常感興趣,但由於家裡並不從事相關行業,所以他並沒有進行系統學習。
九歲那年,張師傅與同伴結伴在河邊玩耍,不小心引爆了以前遺留的炸彈,不幸被炸掉了三根手指,只留下了大拇指和中指。
為了能够練習手指靈活度,張師傅開始鍛煉手指來做一些簡單的刺繡,慢慢的,張師傅做針線活越來越熟練了。
後來張師傅參加工作,選擇了刺繡行業,漢繡傳承人李玉山注意到了這個手指靈活的年輕人,於是收了張師傅做徒弟,教給張師傅漢繡技巧。
我們都知道,刺繡這樣的手工技巧,需要創作人極大的耐心,因為整個過程會耗費很多的時間精力,而且過程也十分的枯燥,所以沒有强大的耐力和毅力,是無法勝任這項工作的。
張師傅的許多師兄学弟就在這樣日復一日的重複中逐漸失去了耐心,到最後只有張師傅一人堅持了下來。
雖然手上有一些殘疾,但張師傅刻苦訓練,而且對於刺繡方面有一定的天賦,最後他成為了這門技巧的傳承人。
張師傅不但參透了師傅傳授的技巧,而且他進行了一些創新,將科技進一步提升。憑藉著“九龍屏”等一系列高超手藝的作品得到了大家的一致認可,許多人開始對這門千年藝術產生了興趣。
如今張師傅從事漢繡工作已經數十載,如今最大的心願就是能尋到一個願意繼承這項手藝的弟子。漢繡需要十分高超的刺繡技巧,繡制過程複雜繁瑣,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够精通,所以許多人因為這個理由就望而卻步。現在快節奏的生活,讓人們往往無法在一件事情上長久的集中。
而且像漢繡這樣的小眾工藝,其市場價值遠不及歷史價值,報酬也非常的少,這就更加新增了張師傅收徒的難度。
所以哪怕一開始,學生們抱著滿滿的熱情前來學習,最終也會因為各式各樣的原因而無法堅持下去,最終放弃。
張師傅很早就開始著手培養學生,但是很多學生學了一段時間之後就堅持不下去了,所以張師傅一直沒能找到合適的人選。慢慢的張師傅發現,人們之所以不願學習傳統工藝,一是因為沒有興趣,不願意學習複雜的手工,二就是因為投資大於回報,收穫甚微。
所以為了能够吸引大家的興趣,讓這門工藝得以代代相傳,張師傅將自己創作的刺繡作品捐贈給各大博物館,希望能用這樣的管道,讓大家體味到漢繡藝術的精美。
張師傅還出資建立了一個漢繡學習園,讓群眾前來觀摩,這樣人們不用花錢就可以瞭解漢繡,張師傅還經常自己掏錢,為學生們購入一些工具能够讓他們更好的學習漢繡。
張師傅現在已經退休,他將每個月三千多元的終身俸都用於推廣漢繡。在這樣的不懈努力之下,園區內有更多人前來學習漢繡了。除了小朋友們,有一些成年人也會在休息日前來學習,張師傅辦的漢繡培訓班,現時也初具規模。
在張師傅心中,這已經不是一項簡單的科技,這是全人類的文化瑰寶,他覺得自己有責任保護祖宗的文化遺產。
社會節奏逐漸加快,越來越多的行業都依靠機器來完成,相比於手工,機器確實能够滿足人們日益膨脹的需求,但是手工製品中蘊含的那份匠人精神依舊讓人感動。
古時匠人們為了一件完美的作品往往費盡心血,所以我們如今才能看到如此多樣的民間手工藝作品,高效率的機器固然精准便捷,但是我們也不能遺忘經歷風霜流傳至今的匠人精神。
我們也要學習張師傅貫穿一生的堅持精神,不管是對待漢繡這樣的科技還是對待我們的日常生活,我們都應該擁有這樣堅持的耐心和毅力,去認真對待我們人生中的各種艱難和挑戰,這樣才能獲得成功。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