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天下雖大,宣府、大同、薊州、遼東這四處要緊

天津 65℃ 0
摘要:據史料記載,中國直至明朝時期,便已有多達71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之地。這個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統一的王朝帝國,共傳了十二代,歷經了十六比特皇帝。如若仔細翻看古人的記載,便會發現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天下雖大,四處最要緊,四地失守,大明必亡!”。意思就是說,明朝的天下雖然寬廣巨大,然而這王土之中有四個地方是最要緊的。明代地圖上稱之為宣府、大同、薊州與遼東之地。

華夏疆域廣闊,土地眾多。據史料記載,中國直至明朝時期,便已有多達71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之地。這個在中國歷史上最後一個由漢族建立統一的王朝帝國,共傳了十二代,歷經了十六比特皇帝。直至清兵入關,擊敗禁軍奪得政權,曾經享國276年的明朝最終湮滅在歷史的潮流中。

如若仔細翻看古人的記載,便會發現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曾說過這樣一句話:“天下雖大,四處最要緊,四地失守,大明必亡!”。意思就是說,明朝的天下雖然寬廣巨大,然而這王土之中有四個地方是最要緊的。如果這四個地方失守了,那麼大明王朝必將滅亡!

王陽明

歷史學者曾經考究過這句話的真實性,發現清明兩朝的興衰果然是應了這句話。大清入關,最開始便是打開了這四分之一的缺口,而後征服了整個明朝。王陽明之智慧與遠見,真可謂是濟世之才啊。

從當今的世界版圖來看,這四處的地方分別是河北省宣化與山西省大同,河北省薊縣與遼寧省大部。明代地圖上稱之為宣府、大同、薊州與遼東之地。

1368年,紅巾起義爆發,朱元璋帶領眾人拉開了揭竿起義的序幕。1364年,朱元璋稱王,建立“西吳”。1368年,朱元璋正式登上了皇帝的寶座,改國號為“大明”,別稱“朱明”。

明朝疆域廣闊,囊括漢地以內,東北至外興安嶺,北至沙漠、戈壁地帶;西北至新疆,西南臨雲南境內。國力之盛,亦是繼漢唐以來又一黃金時期。

大明開國皇帝朱元璋

宣府與大同之地

宣府與大同可謂是明朝的一大險要關隘。自古以來,地勢的險峻好壞乃是軍事決勝的一大關鍵因素。先前幾年,匈奴幾次意圖進攻中原,最先攻打的便是這幾個關口。一旦突破這兩個地區,匈奴侵佔中原便如囊中取物般輕而易舉了。

囙此可見,這兩座城池對於國家安寧的重要性毋庸多說。大同與宣府依著萬里長城傍山而立,對外族來說有史以來這塊地區便是易守難攻之地。邊上是綿延萬裏的長城,牢不可摧;城牆高達數十米,磚石牢固,只要足够的人手站在城牆之上,便能輕而易舉地擊破敵人的進攻了。

這兩者皆處於長城防線的要塞之地,因地制宜,使得我國長期以來便佔據了極有利的地理位置。清軍攻入明代時,最先計畫突破的便是宣府與大同這兩道防線,一度長驅直入明朝腹地,兵臨明代皇城脚下,直接在山東之地大肆搜刮了一番。

大同古城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

“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宣府與大同可謂是印證了這句名言。這兩座都市猶如兩位英勇無畏的將軍,在整個中國的險要之地死死地守護著一方百姓的安寧。千百年來,宣府與大同無不是兵家必爭之地。匈奴入侵中原,清軍入侵明代,宣府與大同皆是必經之地。

王陽明很早便認識到這兩個地區的重要性。在給後世的警言中,首先就將宣府與大同的重要性放在了首位。如若這兩個關口失守,再想收復便是難上加難了,囙此歷朝歷代以來,中國政府對於此地的把守亦是相當重視。

從軍事角度看來,宣府與大同正好處於一個十字路口的交通地位,南北貫通,此地是必經之地。東西一線,亦不可繞過這兩處地方。

如若在此地搭建一個炮臺或者一個軍營,那麼相當於控制了這周圍幾個地區的日常動態。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如此一個軍事要塞,又有幾人不是垂涎三尺呢?

宣府古城

薊州之城

說起薊州,其實與宣府、大同之間亦有頗多相似之處。薊州位於天津之北,燕山脚下,這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舊都之地,亦是明代的一邊關重鎮。

薊州依山而立,四周皆是連綿不絕的崇山峻嶺,地勢險要,森林茂密。如若不是熟悉地形的當地百姓,便極易在這裡迷失方向。薊州亦是屬於長城以內的範圍,如此險要的地勢與高山,成為了薊州禦敵的一大重要保障。

從地圖上看,灤河順著山脈一路南下,沿途經過幾個邊鎮,便一路可抵荊州之地,直達長江。豐沛的水源與野生動物資源,亦是行軍打仗時期的一大有利因素。

在運輸不便的古代,一條河流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薊州臨大河而居,亦是一條重要的軍火運輸水道。百姓的糧食、油鹽等生活必須之物,亦是依賴著這條大河得以保障。

一旦薊州被占,河道被截,對當地百姓造成多大的隱患實在不可設想。蒙古人曾經打破荊州之後順著灤河直入薊州,宋朝時期的防禦體系便霎時被破,潰不成軍。由此可見,除了一道至關重要的關口之外,一道河流亦是古代軍事的重要攻防之地。

薊州要道

古代國防制度

古代國防的政策議論,一是“强兵”,二是“富民”。為提高百姓的軍事與愛國理論,國家出臺了一系列的國防政策與理論亦是頗見成效。“居安思危”的國防教育思想亦是中華民族千百年來生生不息的重要原因。

古代的軍事制度,實行“軍民合一”的指導政策。閑時是從事生產勞動的農民百姓,戰時便集結成軍,組成軍隊。

為了抵禦外敵,修築海防,中國歷來便創辦了中國規模强大的防禦工程,例如當今著名世界文化遺產之一的萬里長城,便是先秦時期由秦始皇所建,為後世的軍防抗敵亦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

中國古代防禦工事萬里長城

遼東之地

戰國至南北朝時期,設遼東部,轄境相當於現今遼寧省大部分的地區。相對於前三者來說,遼東之地更是重中之重,學者們曾稱遼東之地為中國的“睾丸”。如若將這四者的重要相較而言,宣府、大同與薊州之地,三者加起來都還沒有一個遼東來得重要。

在地理位置上來說,與宣府等依山而居的位置不同,遼東的北面是一馬平川的平原之地,蒙古或女真族隨時可以一騎而入。宣府等地還有長城作為禦敵的依仗,然而遼東卻只能孤軍奮戰,單打獨鬥了。

遼東地區面積並不算大,河流稀少,自東南而下地勢逐漸趨於平緩。遼東位於我國地區的東北部,與蒙古、朝鮮等地友鄰而居,這獨特的地理位置使得遼東自古以來就是兵家行軍打仗必爭之地。

唐高宗拿下此地之後,在此地設立了軍鎮、都督府等一系列强有力的措施,使得遼東地區的安全得到了最大限度的保障。由於遼東這四通八達而前後無所依的特性,囙此遼東相對而言,軍防程度比其他地區牢固許多。

遼東古城牆遺址

清兵入關,明朝滅亡

歷史總是驚人的相似。1644年,由滿洲貴族率領的軍隊在叛賊吳三桂的帶領下攻入山海關內。吳三桂原是遼東總兵,卻在關鍵時刻倒戈相向,與清軍兩相配合,直入明朝腹地之內。吳三桂大叛明朝,遼東失守,開關迎清軍,這也是導致歷史上明朝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

至此,明朝宣告滅亡。正如王陽明先前所預言的那樣:天下雖大,四處最要緊,四地失守,大明必亡!此話在之後的歷史中果然得到了應驗。正是由於遼東地區的失守,清軍得以一路過關斬將,最後將明朝收入囊中。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