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國後不復存在的4個省區,如今又是指哪裡?
稍微上了一點年紀的人,對晉察冀邊區、晉綏邊區這些老一代革命家為了民族存亡、共和國締造而戰鬥的地區都不會陌生,這其中的“察”和“綏”就是不復存在的“察哈爾省”和“綏遠省”的簡稱。
察哈爾省
察哈爾原為明代蒙古汗的直轄部,又作“插漢兒”。明嘉靖三十五年(1556年),因受部族壓迫,徙牧於遼東邊外,因近邊,故稱“察哈爾”,即蒙語“邊”的意思,也有“接近長城”的說法。
崇禎七年(1634年)為清所破,首領林丹汗走死青海,林丹汗之子孔果爾額哲率部降清。康熙十四年(1675年),額哲之侄布林尼舉兵反清,失敗身死,餘部被遷到宣化、大同邊外,收編為察哈爾八旗,在今內蒙古烏蘭察布盟、錫林郭勒盟一帶繁衍生息。
民國初的1914年6月,以前直隸道之張北、獨石、多侖三縣、與綏遠都統所屬之豐鎮、凉城、興和、陶林四縣及錫林郭勒、察哈爾左右旗等設立了察哈爾特別區,何宗蓮為第一任都統。
1928年10月20日設省,轄今河北省西北部及內蒙古自治區錫林郭勒盟,趙戴文為第一任省主席。建省初期統計,察哈爾省面積為25.6萬km²,人口為200萬。
根據1946年內政部審定的亞光輿地學社出版的中國分省精圖》.其時察哈爾省面積為27.89萬km平房,人口203萬餘人,轄16縣、2設治局,省會設在萬全縣。萬全縣即今張家口市。張家口歷來為通塞外之要道,禦敵之重鎮。
建國後1949年,察哈爾省縮小了範圍,轄今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面積約8萬km2,省會為張家口市。1952年經政務院準予,察哈爾省撤銷,分別併入河北、山西兩省。
綏遠省
乾隆四年(1739年),清政府於歸化城東北築綏遠城,設綏遠城廳,為綏遠將軍駐所,綏遠也囙此得名。綏遠原設一道。
民國二年(1913年)11月設定綏遠特別區,以歸綏道12縣及烏昭2盟劃入,歸綏遠都統統轄,第一任都統為泮矩楹。民國三年(1914年)6月成立察哈爾特別區時,將豐鎮等四鎮劃入,同年7月又複置綏遠道。
1928年10月改設省,轄今內蒙古自治區烏蘭察布盟、伊克昭盟、巴彥淖爾盟東部及呼和浩特市、包頭市等地。徐永昌為第一任省主席。建省初期的1929年統計,綏遠省面積為30.4萬㎞²,人口為212.4萬。
1946年統計面積約34.7萬㎞²,人口約208萬,轄2市、20縣,省會設在歸綏縣。歸綏由綏遠、歸化而來,民國元年(1912年)改綏遠城廳為綏遠縣,1913年與歸化縣合併,改名為歸綏縣,即今呼和浩特市。
1949年建國後,綏遠省面積也有縮減,1950年5月統計為22萬㎞²。1954年,綏遠省撤銷,併入內蒙古自治區。
西康省
原西康省簡稱“康”,包括今四川省西部和西藏自治區東部地區。
民國初,曾設川邊都督和川邊鎮守使。民國五年(1916年)1月置川邊道,民國十四年(1925年)2月改為西康特別區,劉成勳為第一任屯墾使兼民政長。
1934年12月籌建西康省,先設西康省委員會,劉文輝為委員長。1938年12月劃入原四川省雅安、西昌等縣正式建省,劉文輝任省主席。
據1946年統計,西康省面積為37.2萬㎞²,人口16.8萬,轄44個縣。建省初期省會設巴安。後增至46個縣,4個設治局,省會改設在康定縣。
康定在清代稱打箭爐,地位重要。踞雪山之高處,依大渡河支流爐河之傍,為入藏第一門戶。康定也即傳世名曲“跑馬溜溜的山上”所傳頌的康定成。
建國後,西康省仍然保留,1950年面積為45萬㎞²。1955年西康省撤銷,金沙江以西改設昌都地區,1956年昌都地區撤銷劃歸西藏自治區。
平原省
平原省是1949年在原冀魯豫解放區的基礎上設定的,包括魯西南、豫北、冀南等地區,簡稱“原”。1950年的面積為5.3萬㎞²。省會設在新鄉。1952年撤銷,分別劃歸山東、河南兩省。
雖然僅短短存在3年,但在國家和當地羣衆的支援下,在治黃防汛、修堤滯洪、興修水利等方面採取了一系列措施,有效地減輕了黃河的水患,為以後黃河的大規模興利除害打下基礎,也提供了寶貴的治河經驗。
同時,平原省的治河工作也對當時中國的經濟恢復和社會主義建設做出了貢獻。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