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堅持不信:信誓旦旦的鄭洞國,為什麼會率部起義

吉林 72℃ 0
摘要: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許多國民黨將領都最終選擇戰場起義,願意放下武器,不願為了腐朽的國民黨政權而陪葬,在這些將領之中,鄭洞國便是其中一人,在長春圍城戰的最後階段,率部進行戰場起義,接受我方的軍事改編。這一次也成為了蔣介石本人最為尷尬的一次國民黨將領起義事件,因為在此之前,他完全沒有想到,鄭洞國沒有根據他的要求死戰到底,而是選擇戰場起義。

在解放戰爭中,國民黨軍兵敗如山倒,許多國民黨將領都最終選擇戰場起義,願意放下武器,不願為了腐朽的國民黨政權而陪葬,在這些將領之中,鄭洞國便是其中一人,在長春圍城戰的最後階段,率部進行戰場起義,接受我方的軍事改編。

這一次也成為了蔣介石本人最為尷尬的一次國民黨將領起義事件,因為在此之前,他完全沒有想到,鄭洞國沒有根據他的要求死戰到底,而是選擇戰場起義。

原來在此之前,長春圍城戰已經變味了,一場長期的圍攻之戰,在我軍的強勢包圍下,被困在長春的10萬國民黨軍進行了將近半年的困獸之鬥,將長春變成了一片淒苦之地。

由於長時間被斷絕一切補給,國民黨軍幾乎在最後完全失去了作戰能力,就連遠在南京的蔣介石也看出來,長春城必然最終會失手,况且,後來連錦州都被我軍攻克了,所以國民黨方面徹底放弃了對於這支國民黨軍的救援。

長春城的主要守軍戰將是鄭洞國,蔣介石與他進行了多次聯系,想要知道鄭洞國所面臨的具體狀況,並且對於這位已經被他放弃的將領,一陣噓寒問暖,希望得到對方的明確表態。

這也是蔣介石的雕蟲小技,他曾經多次通過這種收買人心的管道,試圖感化那些被圍困的國民黨將領,希望他們對自己效忠到最後一刻,就連後來在平津戰役被包圍的傅作義,蔣介石也多次採用了這種虛情假意的手段。

面對蔣介石的關心,鄭洞國回答得很堅決,信誓旦旦地向蔣介石表示:自己必然與長春城共存亡,還聲稱自己願意為此立下口頭軍令狀,即使最終也不向我軍投降,還不斷向蔣介石立下了各種類似的保證。

在長春戰役最終結束之前,鄭洞國已對蔣介石完全做好了保證,甚至連遺囑之類的託付都已經安排好了。

蔣介石對於“鄭洞國將為他負隅頑抗到最後一刻”這一點深信不疑,在最後一次救援嘗試宣告失敗之後,蔣介石也囙此確信鄭洞國最終戰敗而死。

鄭洞國也是一個很有骨氣的軍人,抗日戰爭當中,他曾經參與指揮台兒莊會戰,在昆侖關一戰當中,還曾身先士卒,在一線負責對攻勢正猛的日寇進行阻擊,所以對於這樣的一比特將領,蔣介石還是比較相信的。

另一方面,鄭洞國也是出身於黃埔的軍事將領,蔣介石經常將這些人是做是他的自己人,所以,對於黃埔軍校的學生也很少有所懷疑。

蔣介石對於鄭洞國個人的性格也是較為瞭解的,在他看來,鄭洞國是一個性格較為剛烈的軍官,在為人處事方面很固執,由於其個人性格因素的存在,在這種高壓環境下,應該會按照自己的原有意圖來行動,並不會突然改變主意。

然而,1948年9月17日,鄭洞國率部起義了,投入到人民的懷抱。早已向蔣介石打了保票的鄭洞國,為何食言了呢?這讓蔣校長情以何堪?

長春圍城戰一直進行了五個月之久,算是解放戰爭當中的一場持久包圍戰了,鄭洞國也是有血性的漢子,這批國民黨軍隊也一直沒有做出進行起義的動作。

一般來說,當持久圍城戰開始時,早已做好和平起義打算的一方,會在被包圍初期與我方談判,比如在平津戰役中,傅作義便與我方進行了將近一個月的談判,在天津被我方快速攻佔之後不久,才促成了北平的和平解放。

而長春圍城戰已經進行了這麼久,鄭洞國都沒有與我方進行接觸的意圖,在國民黨看來,他似乎確實註定將會死在戰場上了。

顯然,鄭洞國確實是這樣想的,就一直保持著頑固姿態,即使是有人勸說,也絲毫不為所動,鐵了心地要一條道走到黑。正因為如此,當蔣介石試探他的心意之時,才會自己主動做出了保證,甚至在自己被餓暈的情况下,仍然堅持拒絕接受和平起義,多次拒絕了手下的提議。

在這種情況下,就連我方也一度認為鄭洞國可能是不會選擇談判了。

就在長春城被攻破之前的最後階段,鄭洞國甚至向南京發了電報,並且在內容當中提到了“來生再見”這樣的話,所以蔣介石自然也就徹底相信鄭洞國不會投降了。

為此,南京的新聞稿都準備好了,甚至還以鄭洞國的名義,對其他的國民黨將領進行安撫。

當長春解放後,國民黨直接判斷鄭洞國已經死亡,開始將他作為所謂的“模範軍人”加以表彰,並且想要通過鄭洞國之死,進行各種文宣,掩蓋自己在軍事上的失敗情况。

但有趣的是,這個時候鄭洞國並沒有殺身成仁,效忠老蔣,而是率部起義活了下來。

原來,雖然鄭洞國本人已經下定了效忠的决心,但這並不代表他的部下與他的想法一致,在長春圍城期間,部下們卻一直在苦言相勸,由於法不責眾,鄭洞國一人也無法制止,自然而然地動搖了。

囙此,雖然鄭洞國本人一直堅持不順應歷史潮流,但他手下的部隊早已經喪失了鬥志,並且隨著我軍的節節勝利,最終逐漸崩潰。

更甚者,鄭洞國手下的主要將領也並不想跟隨他走向滅亡,自作主張起義。在我軍攻入城內後,鄭洞國手下的兩名軍長便宣佈率部放弃抵抗,接受改編,順應歷史潮流。這兩個軍長分別是國民黨新7軍的軍長李鴻、國民黨第60軍軍長曾澤生,60軍與新7軍是當時主要的兩個國民黨長春駐守軍隊,就連鄭洞國也無法封锁他們的戰場起義,可見國民黨是多麼不得人心。

在這兩個軍放弃抵抗後,鄭洞國可以調動的部隊便只有大樓內的司令部了,可以說是無兵可用了,到了最後一刻,鄭洞國本想開槍自盡,但沒有想到,卻被部下們一擁而上,奪下了槍支,被眾人架住,許多人都在一旁懇求他不要自尋短路,就連自己的侄子也如此請求,無可奈何之下,鄭洞國只得同意起義。

於是,在部下的裹挾下,鄭洞國最後還是選擇了率部起義,而不是自盡而亡,正因如此,他的生命才得以保全,直到90年代才以88歲的高齡過世,成為了一比特長壽老人。

當然,對於鄭洞國本人來說是一種幸運,對於蔣介石來說,當真實的消息傳來之時,蔣介石仍然很不相信,當得知真相之後,自己早已經在報紙上刊登了鄭洞國的死訊與表彰,也只能將錯就錯暫時對外封鎖消息,堅稱鄭洞國已死。

鄭洞國最終的起義行為,對於蔣介石來說是非常痛苦的,也使得他感到大為失望,非常心灰意冷,最終也不得不接受自己完全失敗的結局。

由此可見,不順應歷史潮流的人,難免最終粉身碎骨,只有正視歷史潮流,才能够保全自身,成就事業,所以,只有順應人民的意願,才能够以正確的心態看待歷史的進步。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