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科學院古脊椎動物與古人類研究所領導的中外合作團隊,在國際期刊《人類進化雜志》發表關於東至縣華龍洞古人類面骨化石的最新研究成果,研究發現編號為“華龍洞6號”的完整頭骨是迄今為止第一例呈現豐富數量現代人面部特徵的古人類化石,並通過面貌復原,展示了30萬年前華龍洞古人類的容貌。
本次研究進一步證明東亞中更新世晚期人類演化多樣性,提出東亞地區人類從古老形態向現代形態的演化過渡在30萬年前已經發生,比以往認識提早了8萬年至10萬年。
研究顯示,華龍洞6號頭骨具有一些東亞更新世中期直立人面部特徵,包括眶上圓枕、眶上結節等,但這些特徵的表現程度比周口店等直立人明顯為弱。一些常見於更新世中期直立人及古老型人類的面部特徵,例如鼻骨寬闊、低矮的上面部、明顯的突頜等在華龍洞6號表現微弱,甚至缺失。
相比之下,華龍洞6號多數面部特徵與早期現代人以及現代人類表現相似,包括淺的眶上溝、凹陷的眉間區、深的淚腺窩等。它的面部比較扁平,也與東亞地區現代人更相似,而與面部向前傾斜的更新世中期直立人明顯不同。此外,位於硬腭部的門齒孔開口在華龍洞6號非常靠前。位置靠前的門齒孔是早期現代人及現代人類的典型特徵,與之相對,周口店等直立人門齒孔位置非常靠後。
研究者指出,根據華龍洞6號頭骨30萬年前的年代數據、在頭骨上呈現的大量現代人特徵、以及面貌復原所展現的現代人容貌,這件頭骨代表著東亞地區最早的現代人面部骨骼形態及容貌。這也提示,30萬年前生存在華龍洞的人群代表著東亞地區最早的准現代人。(記者張理想)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