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現代山城充滿濃濃人情味——主城都市區建設發展大家談之六

重庆 57℃ 0
摘要:

“集中出城高峰預計在10月1日至2日每日上午9至12時,中梁山隧道、四公里立交、大學城隧道、真武山隧道、雙碑隧道、慈母山隧道、南環立交等出城節點將呈現車輛排隊情况……”在國慶假日到來之前,一則貼心的交通提示,讓人感覺到濃濃的人情味。

都市的人情味,最直接的體現就是在公共服務、醫療保障、交通出行等方面的便民性上。市民出門5分鐘步行距離之內,有公車、軌道交通可乘;主城醫院“一鍵登入、統一預約”,緩解醫院排隊掛號難題;智慧交通系統讓都市紅綠燈以“燈數車放行”,主城車流聚集情况變少……重慶立足問題導向,化解民生難題,讓羣衆日常生活中的難點、堵點少起來,都市裏便民的人情味愈發濃起來。

抓住“人”這個覈心,認真聆聽市民的內心需求,是提升都市人情味的關鍵。南岸區龍門浩街道在上浩社區都市更新過程中,多方聽取居民意見,把高架橋下的空地建成停車場,為老舊樓加裝電梯,使原本雜草叢生、垃圾成堆的角落變身成文化長廊和小廣場,成為充滿人情味的美麗庭院、美麗街巷,提升了居民生活品質。這提示我們既要在規劃建設等方面“抓大”,不斷從現代化、智能化等方面提高都市“智商”;又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在街巷旮旯地、爬坡上坎處等微觀層面堅持“不放小”,從城市管理細節入手,讓都市不乏撫慰人心的市井烟火,提高都市的“情商”。

越是高樓林立,就越要啟動散佈在都市中的“人情味因數”,用正能量引導市民相互關愛、守望相助。教師王紅旭勇救落水學生,讓人感受到這座城市中的師者大愛。重慶眾多“城市英雄”身上釋放出來的崇高精神,溫暖和涵養了這座城市的人文氣質,為都市人情味標注上閃亮座標。

都市裏的每一個設施,公共服務的每一個細節,都關乎市民生活品質,都在量測都市人情冷暖。在新興資訊技術日益便捷、人與人之間見面頻率减少、傳統“人情社會”逐漸淡薄的背景下,如何改進服務質量、提升治理水准,不斷增加都市人情味,是對都市治理者的一場新考驗。這需要我們因地制宜、因事制宜、因時制宜用好智慧都市新興技術,對照市民的安居之盼、樂業之需、舒適之願,推進公共服務向更精細化方向轉型,用“繡花功夫”把科學治理觸角延伸到千家萬戶、融入都市肌理的神經末端。只有將更多便民、利民、惠民的措施落到細處實處,我們的現代都市才會變得更有人情味,廣大市民羣衆才會擁有更多幸福感、獲得感、安全感。

标签: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