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18軍發出三道召回令:轉業幹部迅速歸隊,進入一級戰備

西藏 62℃ 0
摘要:1949年11月的一天,結束了湘南戰役的二野五兵團第18軍52師,和四野38軍114師走在同一條公路上。雙方阿兵哥在道路兩邊,各自走成一行,齊頭並進。在向大西南進軍的途中,第18軍已經接受了接管川南的任務。根據中央命令,這是一場規模空前的人事調動。18軍全軍將要接管川南的22個縣城。18軍再次迅速進入一級戰備狀態。分散到各地工作的原18軍轉業幹部,陸續接到了召回命令。1950年3月7日上午,誓師動員大會在四川樂山召開了。

1949年11月的一天,結束了湘南戰役的二野五兵團第18軍52師,和四野38軍114師走在同一條公路上。

雙方阿兵哥在道路兩邊,各自走成一行,齊頭並進。他們正向祖國的大西南挺進,他們的口號是:“敵人跑到哪裡,就殲滅在哪裡!”

在向大西南進軍的途中,第18軍已經接受了接管川南的任務。

根據中央命令,這是一場規模空前的人事調動。18軍全軍將要接管川南的22個縣城。

時任第18軍52師政治部宣傳科科長魏克回憶:

全師的任務是,配合解放貴陽,接管四川南部。全師負責接管5個縣的全部幹部,共計350人。各縣縣長和縣委書記已經確定,區長,區委書記,部長,科長,幹事等已調配。

18軍全軍上下,高高興興地全力投入到接管、經營川南的任務中。許多人已經做好了在川南轉業、安家的準備。

根據中央命令,18軍軍長張國華擬任川南區黨委行署主任。18軍政委譚冠三擬任自貢市委書記。

18軍保衛部副部長張向明,將隨同譚冠三到自貢市,擔任市警察局局長。

鄧小平、劉伯承緊急召見張國華:“今天談話憑黨性!”

1950年1月7日,正在按預定目標進軍的18軍,突然接到命令:18軍停止前進,就地待命!軍長、政委和各師負責人,立即到重慶接受新任務。

張國華和政委譚冠三等人急忙趕到重慶。

1月10,鄧小平、劉伯承接見了18軍的領導。

鄧小平表情嚴肅,開場白的第一句話就是:

“今天談話憑黨性!”

大家心中都是一驚。

張國華知道,必定是有非常艱巨危險的任務,要佈置給18軍了。

雖然不知道將要面臨什麼樣的任務,但張國華仍然立即表態:“一切聽從黨的指揮!”

鄧小平說:“根據中央軍委命令,18軍不再接管川南,改為進軍西藏!”

大家心中又是一驚,這個消息太突然了!

此時,18軍的不少幹部已經轉業安排到地方工作。全軍準備接管川南,本來不會再有大的戰鬥任務,幾乎上上下下都松了一口氣。

經過多年的征戰,好不容易就要安定下來了,許多幹部已經準備在四川娶妻生子、安家落戶了。

現在要從“天府之國”,一下子轉戰到“不毛之地”,這個彎子轉得太大,大夥兒的頭腦一下子還沒能轉過彎來。

鄧小平接著對張國華說:

“去西藏不容易哦,派你去,是讓你做新時代的班超!”

劉伯承接著講話強調:

“解放西藏,是一個非常重要,非常艱巨,非常光榮的任務!”

18軍的任務為何突然改變?

原來,早在成都戰役還在進行時,毛主席高瞻遠矚,已經考慮解放西藏的問題。他指出:“進軍西藏宜早不宜遲”。根據毛主席的提議,1949年12月,中共中央發出《告前線將士和全國同胞書》,把解放西藏作為1950年的一項光榮的戰鬥任務。

中央最初把解放西藏的任務交給西北局。後來考慮到從青海、西北方向入西藏困難很多,1950年1月,毛主席命令由西南局承擔進藏任務:

“由青海及新疆向西藏進軍,現有很大困難,則向西藏進軍及經營西藏的任務應確定由西南局擔負。”

進軍西藏的任務,就這樣歷史性地落到18軍將士的肩上。18軍將士從接管川南的任務中迅速掉頭,改為進軍西藏,這對18軍全體官兵是一個异常嚴峻的考驗!

根據西南局的命令,18軍要在1950年2月底完成準備工作,3月初全軍出動,時間相當緊迫。

18軍再次迅速進入一級戰備狀態。

大歸隊:“張向明速歸,否則後果自負!”

接到進軍西藏的任務後,為了迅速貫徹中央軍委及西南局的命令,張國華回到部隊後,隨即讓軍部連續下達了三道召回命令:

一、18軍原已轉業到地方工作的中上層軍政幹部,一律無條件立即返回部隊報到。原準備轉業到地方工作的幹部,一律取消轉業計畫。

二、大量吸收對西藏各方面情况有研究的國內外著名專家、學者加入進藏隊伍。

三、迅速動員青年知識份子,特別是藏族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知識青年參軍。

18軍從全國各地徵召了大批青年知識份子。共抽調工程技術人員、行政管理人員600餘人加入康藏公路修建指揮部。又徵召雲南大學,貴州大學,四川大學等高校的應屆畢業生,分配到康藏公路修建指揮部和18軍各師師部工作。

分散到各地工作的原18軍轉業幹部,陸續接到了召回命令。

1950年1月30日,原18軍轉業到南京市總工會擔任文教部部長的樂於泓,突然接到華東局轉來的中央軍委急電:立即到18軍報到,隨大軍進藏,負責聯絡工作。

樂於泓是隨18軍參加渡江戰役後留在南京工作的,他曾擔任過18軍宣傳部部長等職務,是張國華的老部下。他抵達重慶報到後,經過體檢,發現他的左肺已經嚴重萎縮,這是由於他曾經坐過國民黨的監獄,受過嚴刑拷打而造成的後遺症。

像這種身體狀況能不能經受西藏高原反應的考驗?許多衕誌勸他退出,但他仍然義無反顧地堅持參加了進藏大軍。

1950年2月的一天,已經在內蒙古工作的紅軍老戰士、藏族幹部天寶,被西南軍區參謀長李達約見。

“天寶衕誌,西南局决定你參加進軍西藏,18軍現在駐守樂山,你儘快去報到,有困難嗎?”

天寶二話不說,立即趕到樂山18軍駐地報到。

已經在自貢市警察局局長崗位任職上的張向明,因工作業績突出,自貢市委準備提拔他擔任市委秘書長。接到進軍西藏的命令後,轉業到自貢市工作的原18軍幹部全部都回部隊了。但自貢市委捨不得張向明離開,强行把他留了下來了。

幾天後,18軍政委譚冠三親自發了一封電報給張向明:“張向明速歸,否則後果自負!”就這麼,張向明丟下手頭一切工作,趕到了四川。

像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很多……。

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尤其是共產黨的部隊。人民軍隊對黨的命令不允許講任何條件。

但是,服從命令不等於思想上就能一下子轉過彎來。

18軍原計畫是駐守川南,全軍上上下下一片喜氣洋洋的狀態。現在突然命令入藏,許多人思想上一時不能接受。

一紙軍令,突然改變了進軍方向,將要到一個自然條件極端艱苦的地方去,一些人內心難免存在畏難思想。而西藏的高海拔和大風雪,又令人聞之色變。入藏以後,個人的事是完全顧不上了,而且不知道什麼時候能解决,連給家中通封家書,恐怕都很不容易了。

新任務可能遇到的難度和强度,已經超出了全軍將士預先的想像。

一些基層班級,甚至出現了阿兵哥出逃的現象。

擺在張國華面前的問題是:除了要抓緊時間,統籌考慮大軍進藏的各項工作安排,還要儘快解決官兵思想上存在的畏難情緒。

張國華“背女出征”:動員大會上,三歲女兒上臺表演。

進軍西藏的命令是突然緊急下達的。

這是中央軍委全國整體戰畧的一個重要決策,18軍應當無條件服從。

這也是一個影響到18軍全體官兵每一名將士個人命運的重大決策。

每一名將士都要對自己的原定人生規劃重新進行調整。

鑒於一些幹部戰士思想上沒有完全穩定,18軍在各部隊中展開了評功、訴苦大討論活動。提高全體官兵的思想動力和階級覺悟。把進軍西藏和當年紅軍長征所遇到的困難進行比較。讓大家從革命形勢、部隊質量、物資裝備等方面進行對比,使全體官兵正確認識現時的有利條件和困難,克服、解除思想上的負面情緒。

1950年3月7日上午,誓師動員大會在四川樂山召開了。張國華事先特別關照:

“我張國華背女出征,堅決進藏,義無反顧!就讓小難上臺給大家表演吧!”

當時,張國華的女兒小難才剛剛三歲,她出生在戰爭年代。

那一年,張國華的妻子樊近真臨產時,村莊被敵人包圍,她只好躲在老鄉的牲口棚子裏分娩。後來她回憶說:

“瞎燈滅火,冷風習習,舉目無親,一邊是驢的叫聲,一邊是我疼痛欲絕的呻吟聲,真是難啊!”

孩子剛生下,敵人就進了村,樊近真用舊被子把孩子一裹。一名敵兵以為被子裏裹著好東西,伸出刺刀刺了一下。房東大娘見狀,撲騰一聲跪下哭喊:“被子裏是我孫女兒,你們放過她吧!”敵人上前一看,果然是個小女孩,這才罵罵咧咧地走了。

事後,樊近真打開被子一看,刺刀只把被子剌了一個小口子,孩子沒有受傷。

後來,樊近真給女兒起名為“小難”,是為了要讓孩子記住生她之難、帶她之難,永遠記住共產黨人度過的艱難歲月。

誓師動員大會上,張國華首先做動員報告。

1950年3月7日,張國華將軍在進藏動員會上講話

“過去我們協同兄弟部隊解放一個省會,消滅幾萬敵人就覺得很了不起,興高采烈。而這次進軍西藏,是以我們18軍為主,不只是解放一個省會,而是要解放全西藏,完成祖國大陸的統一,這還不值得我們自豪嗎?……你把西藏看成是不毛之地,可英帝國主義卻從不嫌它荒凉,百餘年來拼命往那裡鑽,現在美帝國主義又積極插足。難道我們對自己的國土反倒沒有帝國主義熱心?……如果西藏真被帝國主義分割出去,我們的西南邊防後退到金沙江,恐怕我們在四川也坐不安穩吧!”

張軍長動員講話後,全軍將士驚奇地發現,臺上突然出現了一個三歲左右的小女孩。

這個小女孩天真活潑可愛,臺上的首長講過話後,小女孩走到臺上,向台下舉手敬軍禮。又翹著小嘴說:“叔叔阿姨們,我給大家唱個歌!”

接著,這個小女孩就咿咿呀呀地唱了起來。

台下的人一下子都樂了。每個人都高興地鼓掌。大家紛紛問:“這是誰家的女娃子啊?真可愛!”

“這是軍長的女兒,軍長要背女出征,軍長要帶著女兒和我們一起翻越雪山,到西藏安家,義無反顧啊!”

大家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可愛的三歲小女孩,將會成為18軍進藏的第一個犧牲者。

在女兒生命垂危的關頭:最後一支救命藥,讓給戰士使用。

這天,張國華主持召開團以上幹部會議。他要求全軍迅速動員起來,開展“生活高原化、康藏化”大練兵運動,早日解放水深火熱中的西藏農奴,完成祖國大陸的統一。

會上,大家仔細研究地圖,對進藏路線,需要翻越的雪山、河流等進行了深入研究。

就在會議召開之前,保衛幹事趙謹仁向張國華報告:“小難得了肺炎,發高燒不退,病情十分嚴重,夫人、醫生請你趕快去醫院。”

張國華一聽就發了火:

“3萬多人馬上要進藏,百事都得有個輕重,今天這個會,我當軍長的能離開嗎?”

晚上,張國華忙完了一天的工作,才匆匆忙忙趕到醫院。

當他趕到病床前,看到妻子的眼神,再看看床上的孩子,一下子驚呆了。他可愛的女兒小難已經永遠閉上了眼睛。

張國華撲了上去,猛地把女兒緊緊地摟在懷裡!但他的女兒已經永遠不能再喊他爸爸了!

男兒有淚不輕彈,張國華這條硬漢子,一下子兩串淚珠奪眶而出。

樊近真哽咽著說:“怎麼叫你都不來,難難不停地喊爸爸,就想見爸爸……。”

18軍政治部主任劉振國不斷地在一旁勸說:

“近真衕誌保重!難難是我們18軍進藏路上的第一個犧牲者,我們會永遠懷念她!”

張國華將軍的女兒小難,成為十八軍進藏路上的第一個犧牲者

原來,小難患的是急性肺炎,由於部隊藥品緊缺,當時只有兩支盤尼西林(青黴素),在她發燒時,醫生給她注射了一支。

在張國華組織開會時,小難高燒不退。醫生想把最後一支盤尼西林也給她注射。

但部隊即將進藏,人心此時尚不够穩定。當時有一名阿兵哥也急需用藥。這名戰士身體瘦弱,情緒非常低落。

現在只剩下最後一支救命藥,給誰用?非常現實的問題是:先救誰的命呢?

樊近真思前想後,認為這最後一支寶貴的救命藥,戰士更加需要。她不斷在內心安慰自己:小難也許高燒退了,病就好了。

囙此,儘管醫生一再說:小難非常需要用藥,但樊近真仍然堅決不同意把最後一支盤尼西林給女兒使用。

這最後一支救命藥,軍長病危的女兒沒有能用得上,而是注射到了一名普通士兵的身上。

保衛幹事趙謹仁後來每次回憶起當時的情景,都忍不住流淚,他說:如果當時把那支盤尼西林給難難用了,也許就能救她一命了。

小難的肺炎,如果是現在,任何一家縣級醫院都可以把她治好,但在當時艱苦的條件下,作為一軍之長,連最後一支青黴素都沒有留給自己病危的女兒。

小難幼小生命的離去,是張軍長家庭的不幸,也是當年這支英雄部隊無數家庭的縮影。

上圖為:張國華將軍和妻子樊近真合影

入藏途中:看著高燒不退的小康,樊近真產生了一種嚴重的恐懼感。

小難犧牲後,樊近真已經懷了身孕,本來她不準備隨同大軍進藏,但西南財委書記劉岱峰要去西藏籌建銀行,而樊近真是財經方面的人才,劉岱峰認為她不去太遺憾了。既然組織需要,樊近真只能跟隨入藏。

大軍入藏途中,在甘孜的一座簡陋的藏族土樓裏,樊近真生下了她的另一個女兒,因為這個孩子出生在康藏路上,同時希望她將來健康平安成長,所以取名為小康。

小康在甘孜出生後,人們好奇地發現,張軍長在行軍途中,經常背著他出生不久的女兒。

小康出生後,由於部隊在行軍,物質條件非常困難,導致營養嚴重不良。出生不到兩個月,由於高原反應,引發疾病,高燒不退。

看著發燒的小康,樊近真產生了一種嚴重的恐懼感,在一年兩個月之前,她眼睜睜地看著自己的另一個女兒,也是因為發燒,在自己懷中停止了呼吸,她不能再失去這個女兒了。

張國華只好讓兩個士兵把他的妻子和小女兒先送回後方。

樊近真把女兒送回後方了,但她負責的財經工作卻無法丟開。1951年8月,她把剛出生三個多月的女兒和不滿兩歲的兒子托給別人照管,再次毅然踏上了進藏的道路。

可以想像,作為母親,樊近真做出這個決定,是多麼地不忍,多麼地艱難,多麼地烦乱!但她是軍長的妻子,必須為全軍的女同志作出表率,她別無選擇!

多年之後,樊近真在和自己的女兒張小康獨處時,經常會以一種特別的眼神盯著張小康看。張小康問:“媽媽你看什麼?”

上圖為:張國華的女兒張小康,出生於十八軍進藏途中

樊近真悠悠地說:“小難怎麼長得全是我和你爸爸的優點,你怎麼會都是我們的缺點呢?”

看著張小康露出不高興的表情,樊近真總會補上一句:

“不說這些,不說了。”

本文參考資料:

1.《雪域長歌》,四川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作者:張小康(張國華將軍之女)。

2.新華社:《慶祝西藏和平解放70周年》特別節目《寶“藏”檔案》

3.《老西藏精神——紀念西藏和平解放40周年》,革命军文藝出版社1991年版,成都軍區政治部編。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