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擴種鄉土果樹,擴大海南長臂猿棲息地

海南 76℃ 0
摘要:從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往白石潭景區,有一條小小的水泥路,這是東一管護站通往斧頭嶺管護點的道路。霸王嶺風光。“趁著現在還沒下雨,得抓緊種樹。為了擴大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霸王嶺分局通過實施生態修復及搭建生態廊道工程,對南叉河地區400畝松樹林進行改造,推進生態修復,種植長臂猿喜食的鄉土果樹。

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擴種鄉土果樹,擴大海南長臂猿棲息地
青巒添新綠佳果饋鄉猿

海南日報記者林書喜張文君

從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霸王嶺分局往白石潭景區,有一條小小的水泥路,這是東一管護站通往斧頭嶺管護點的道路。10月4日下午2點,霸王嶺分局海南長臂猿監測隊隊員王進强正帶著10多名工人在道路的兩旁種植海南長臂猿喜歡采食的鄉土果樹。


霸王嶺風光。海南日報記者陳元才攝

“趁著現在還沒下雨,得抓緊種樹。在熱帶雨林的山區,隨時都有可能下雨,影響種樹。”王進强一邊組織工人種樹,一邊對海南日報記者說。

為了擴大海南長臂猿的棲息地,霸王嶺分局通過實施生態修復及搭建生態廊道工程,對南叉河地區400畝松樹林進行改造,推進生態修復,種植長臂猿喜食的鄉土果樹。截至目前,已種植近10種鄉土果樹1萬株,搭建繩索廊道6條和種植樹木廊道898株。

善解“猿”意種下1萬餘株鄉土果樹苗

今年55歲的王進强是霸王嶺分局的老職工,長年跟林木打交道,讓他對喬木類的植物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為此專門買了一本《植物志》,進行自學。

每當看到不知名的植物,王進强除了請教老人獲知當地的名稱、叫法外,還會翻閱《植物志》來對比該植物的學名,瞭解掌握這些植物的特徵、生長習性等。

每每有專家來霸王嶺調研,王進强就會一邊當嚮導,一邊虛心向專家請教。這樣,經過多年的學習積累,他認識海南本土的喬木類植物達上千種,成為當地有名的植物“土專家”。

2007年,他加入海南長臂猿監測隊後,又對海南長臂猿經常采食的鄉土樹種進行了深入觀察和研究,掌握了長臂猿最愛的10多種鄉土果樹。

“蕉木樹屬番荔枝科,它的果實有點像芭蕉,但比芭蕉小,成熟後呈黃色,是長臂猿最喜歡吃的果實之一,這種果實人也可以吃。”“胭脂樹的果實有點像紅毛丹,但表面是黃色,長臂猿特別愛吃。”……說起長臂猿喜歡采食的鄉土果樹,王進强如數家珍。“海南木蓮樹的果實有點像番荔枝,但海南長臂猿並不吃果實,而吃它的花,”王進强說,因為木蓮樹屬木蘭科,花很香,聞起來像白玉蘭的味道。

對於每種果樹的生長習性,王進强也是了然於胸。“比如,黃桐樹和胭脂樹要種在偏低、潮濕的地方,蕉木是耐陰的,種在陰處,而海南蒲桃喜陽,是强陽性物種,需要有光照才能生長,囙此要種在高一點的山坡上。”

“海南長臂猿喜歡采食的鄉土果樹有10多種。”王進强說,除了前面提到的蕉木、胭脂、木蓮樹,還有黃桐、嶺南山竹子、海南蒲桃等。

據瞭解,這些鄉土果樹由海南林科院負責育苗,從今年8月開始種,截至目前已種有1萬餘株樹苗。王進强說,計畫要種4萬株,鄉土果樹生長緩慢,要10多年才能結果實。

之所以選擇在東一管護站到斧頭嶺管護點的道路兩旁種植鄉土果樹,是因為這裡靠近海南長臂猿的B群和D群的棲息地,以長臂猿的跳躍速度,半個小時即可到這裡,這樣通過人工干預擴大長臂猿的棲息地,有利於長臂猿繁衍。

長途跋涉每次進山觀測要耗時5天

9月5日,海南熱帶雨林國家公園管理局對外宣佈,今年3月2日、3月3日,霸王嶺分局海南長臂猿監測隊發現,海南長臂猿B群、D群兩個家族群分別新增嬰猿1只。至此,海南長臂猿的種群數量由2020年的5群33只新增至5群35只。

“每次觀測到長臂猿的數量有新增時,我心裡都十分高興。”霸王嶺分局海南長臂猿監測隊隊長鄒正沖說,2003年,他開始跟隨專家進山調研海南長臂猿,2004年霸王嶺海南長臂監測隊成立後,他立即申請加入。

海南長臂猿B群和D群由霸王嶺分局海南長臂猿監測隊負責監測。囙此,每個月該隊要花5天時間進山觀測。

“進山前我們要先備好5天的菜、乾糧等食物。”鄒正沖說,進山時一般是8人,每個監測點4人。首先他們騎著機車從組織出發,行駛很長一段路程到達管護站,然後再沿山路步行一段時間,才能到達海南長臂猿B群和D群的監測點,兩個監測點分處在兩個山頭,第二天淩晨4點就得起床,再步行1個小時左右達到海南長臂猿監聽點。

“海南長臂猿清晨會猿叫。我們就跟著聲音去尋找。”鄒正沖說,長臂猿是非常敏感的動物,聽覺非常靈敏,一旦發現樹林中有异響,馬上逃走。為了不驚動長臂猿,他們事先要把手機調到靜音,小聲講話,慢慢靠近,蹲下身觀察。其中,一個人負責數長臂猿的數量,一個人負責拍照,另外兩人負責記錄長臂猿的生活習性。“長臂猿在樹上行動非常靈活,我們需要分工才能更好完成監測任務。”鄒正沖解釋說。

鄒正沖說,海南長臂猿是群居動物,實行一夫多妻制,囙此,在海南長臂猿長到4歲至5歲時就會被趕出“家門”,那時全身都還是黑色的,分不出是公還是母。到了7歲左右性成熟後才能分辨出,公猿的毛還是黑色,而母猿的毛則變成了黃灰色或淡棕色。除了喜歡吃一些野果外,海南長臂猿還會吃一些蟲蛹以及嫩葉等。

“經過霸王嶺廣大幹部職工和科研院所的40多年共同努力,海南長臂猿從1980年代的2群7至9只,新增到現在的5群35只,成效顯著。”霸王嶺分局黨委委員馮業旺告訴記者,除了進行每群每月至少5天的日常野外跟踪監測外,從2013年起,每年10月開展一次同步大調查,檢驗當年的保護成果。

(海南日報石碌10月6日電)

标签: 鄉土果樹 擴大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