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介石、李宗仁內訌,致使陳明仁主政湖南,卻不曾想長沙和平解放

湖南 89℃ 0
摘要:渡江戰役之後,國民黨殘餘勢力迅速南撤,革命军百萬雄師攻佔南京之後,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隨即對南逃的國民黨殘餘部隊展開追擊。國內戰爭期間,蔣介石為了奪取北方,將自己的中央軍主力悉數派出,為的就是避免其他各派搶了地盤。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訓示長沙地下黨儘快與湖南軍政主官程潜取得聯系,儘量爭取長沙能够和平解放。

渡江戰役之後,國民黨殘餘勢力迅速南撤,革命军百萬雄師攻佔南京之後,響應毛主席的號召“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隨即對南逃的國民黨殘餘部隊展開追擊。

經過三大戰役,國民黨主力部隊大部被殲滅,國共兩黨的軍事實力已經發生徹底扭轉。連美國人也看不明白,國民黨兵強馬壯還有美國的大力支持,在短短三年之內竟被人家打了個丟盔棄甲。

蔣介石的嫡系中央軍基本被消滅,僅剩殘餘部隊在後方維持秩序,準備撤退到臺灣,總之蔣介石不敢拿這點家底再去和革命军硬拼了。

除了蔣介石殘餘的一點部隊,在國民黨各派系中,實力最强的就是桂系部隊。桂系軍閥以李宗仁、白崇禧為首,李宗仁老謀深算,白崇禧善於用兵,二人配合多年非常默契,連蔣介石對這二比特都有所忌憚。

國內戰爭期間,蔣介石為了奪取北方,將自己的中央軍主力悉數派出,為的就是避免其他各派搶了地盤。李宗仁、白崇禧卻看出那時出兵未必是好事,所以將桂系兵力集中在長江中游地區,未曾大規模參戰。也正因為如此,桂系兵力得以保存。

渡江戰役之前,蔣介石就宣佈下野,把一個無法收拾的爛攤子扔給了李宗仁。李宗仁原本計畫與中共和談,但幕後掌握實權的蔣介石堅決不同意,而頗為自負的白崇禧此時也與李宗仁產生了分歧,堅決主戰。

李宗仁無奈,只得下令與共軍決戰,連白崇禧也沒有想到國民黨苦心經營的長江防線竟然在一晝夜之間就被革命军全線突破,國民黨部隊一觸即潰。

隨後,白崇禧依舊堅持與革命军死戰到底,他將主力部隊集中到湖南,準備依託三湘大地,與革命军做長期對峙。

那時,湖南成為長江以南國民黨唯一集結重兵與我軍對抗的區域。白崇禧排兵佈陣,湖南的確是兵家必爭之地,如果他們在湖南堅守,將對我軍迅速解放全中國造成嚴重阻礙。

囙此,如何儘快解放湖南就成了重中之重。

在中國自古就有“紹興師爺湖南將”的說法,湖南自古出名將,包括毛主席、彭老總在內的我黨諸多將領都是出自湖南。國軍體系中,湖南籍的名將也不在少數。

同時,湖南也是重要的革命發源地之一,當年毛主席就是在長沙建立了第一批共產主義小組。

中共中央,中央軍委訓示長沙地下黨儘快與湖南軍政主官程潜取得聯系,儘量爭取長沙能够和平解放。長沙一解放,整個湖南也就看見勝利的曙光了。

而實際上,長沙地下黨在很早以前就已經與程潜取得了聯系,程潜也表示了願意和平起義的意向。此時有了中央的訓示,長沙地下黨便和程潜開始秘密協商起義的具體事項。

程潜與當年的譚延闓、何鍵等人一樣都是湖南當地的軍閥,他早年加入同盟會追隨孫中山,倍受器重。後來隨孫中山參加了護國運動、討袁戰爭、二次革命、北伐戰爭等重要活動。

在湖南,程潜的軍事實力並不是最强大的,但無論是在軍界還是在政界,程潜的威望無人能敵。後來,程潜大多數時間都在國民黨中央任要職,湖南籍的官員和將領都受到他不少照顧。

國內戰爭時期,程潜曾想競選副總統,但後來發現實力不足,改為支持李宗仁,而他則回到湖南主持大局。

程潜是老革命,久經風雨,看著山河破敗,心中也不甚悲凉,和眾多愛國志士一樣真心希望和平能够到來,儘快結束這腥風血雨的混戰。

囙此,程潜在湖南積極聯絡舊部,徵求他們關於和平還是開戰的意見。結果,程潜發現,湖南本地的官員和將領,大多數都希望能夠與共產黨和談,避免戰火再次蔓延到三湘大地上。

可就在此時,白崇禧不斷地將自己的嫡系部隊調入湖南,準備在湖南與革命军決戰。

囙此,長沙周邊有很多桂系部隊,程潜的軍事會議上也有不少桂系將領,這些人能否同意跟著程潜與革命军和談呢?

實際上,自從淮海戰役後期開始,國民黨內部關於與中共和談的爭論就沒有停過。只不過,蔣介石一意孤行,最終把半壁江山都給丟了。

南方各省也看的非常清楚,革命军的實力遠遠不止他們看到的小米加步槍,老蔣的全副美式武裝的五大主力幾乎全軍覆沒。在東北和淮海戰場上,國軍堅決奮戰,結果被人家全部殲滅。

平津的傅作義接受和平改編,不但保住了自家性命,他和部下還能保留原有職務,受到中共方面的優待和重用。

既然共產黨可以不計前嫌,那麼南方各省的掌權者,自然也不想打仗。不過,在長沙這種討論變得更加激烈起來了。

因為桂系的不斷加入,使得反對的聲音很響亮,但湖南本地的將領們也據理力爭,毫不退讓。

這次會議吵得很厲害,程潜一拍桌子,穩定一下秩序,然後問道:“子良,說說你的意見。”

程潜口中的“子良”,正是時任國軍第一兵團總司令,悍將陳明仁。

陳明仁是黃埔軍校畢業,跟隨蔣介石久經沙場,屢立戰功,以他帶兵打仗的本事來說,在國軍中屬於上乘名將。但此人性格耿直,剛正不阿,在國民黨體系內顯得格格不入,有幾次甚至直言頂撞蔣介石。所以,他的職務和軍銜一直不高。

在遼沈戰役之前,黃埔出身的陳明仁還只是七十一軍的軍長,與他的眾多同學比起來,地位很低。

但是四平街之戰,陳明仁親自率兵死戰東北野戰軍,最終將林彪逼退。四平之戰也是林彪少有的敗績之一,陳明仁一戰成名。

白崇禧退守湖南,還有一個重要目的,就是想讓陳明仁做前線總指揮,對付革命军。因為湖南即將迎來的正是林彪的東北野戰軍。

三大戰役期間,國民黨大多數戰役都敗給了革命军,之前那些被吹上天的名將不是戰死沙場,就是兵敗被俘,當然更多是冒充逃兵跑了回來。所以,國民黨內對這些平時愛說大話的國軍將領很是不屑。

而陳明仁則是在東北實實在在地打了一場硬仗,所以當時陳明仁的威望很高,大家都想聽聽他的意見。畢竟陳明仁是土生土長的湖南人,和程潜的關係也很親密,他要是主和,諒那些桂系將領也不敢說什麼。

陳明仁站起身來,對程潜說:“頌公,學生以為對付共軍,應當向當年對付鬼子一樣,死戰到底……”

陳明仁慷慨陳詞之後,會場上頓時議論紛紛,很多人面露驚愕表情,這位一向仗義執言的名將,今天怎麼幫著外人說話?共軍真打過來了,遭殃的還不是咱們湖南的父老鄉親嗎?

也有人私下裏暗罵陳明仁白眼狼,但陳明仁坐下之後便一言不發,直到散會。

程潜對於陳明仁的發言也有些詫異,因為此前他們兩個之間有過交流,基本確定了和談、起義的方針。可今天陳明仁怎麼一反常態呢?程潜有些不解。

當天深夜,程潜久久難以入眠,副官來報,陳明仁將軍求見,程潜吩咐快快請他進來。

見到陳明仁進來,程潜立即起身相迎,並且迫不及待的問到:“子良啊,今天在會上,你怎麼又變得突然主戰了?咱們之前不是已經說好了,要爭取和平的嗎?”

陳明仁見程潜如此著急,會心一笑,緩緩說到:“頌公,你怎麼忘了?此前咱們不是已經說好,要有所避諱的嗎?”

聽聞此言,程潜若有所思,輕輕地點了點頭。

陳明仁繼續說:“我當然是希望和平的,打了這麼多年的仗,戰爭有多殘酷,沒人比我更清楚。我又怎麼忍心讓我們湖南父老再遭塗炭!”

他頓了頓,接著說:“可是,頌公,今時不比往日啊。你我二人密謀大事的時候,那桂系部隊尚未入湘。那個時候,只要你我二人步調一致,在湖南說句話,沒人敢有半個不字。但現在呢?幾十萬桂軍蜂擁而入,你我手上只有七萬新兵,根本不是對手。”

程潜不住地點頭,認同陳明仁的看法。

陳明仁接著解釋了今天為何一反常態:“今日會上,幾個桂系手握重兵的桂系將領態度極為囂張,因為他們的部隊已經佔領了長沙各處戰畧要地,長沙現在是他們的。並且,今天的會場上還有幾個生面孔,這些人既不發言也不表態,就只是在觀察,我猜這些都是毛人鳳派來的。我那位下野的老校長,對咱們還是不放心啊!所以,當著他們的面,我不能表露真心!”

程潜聽陳明仁講完,方才恍然大悟,他明白,不僅長沙,連整個湖南也已經不是他們的了。陳明仁謹慎行事是對的,越是關鍵的時候,就越要小心。

經陳明仁的提醒,程潜也意識到自己很有可能會被蔣介石、白崇禧替換掉。儘管明明知道被人監視,但程潜不能像陳明仁那樣暗度陳倉,他必須正大光明的力主和談。

因為程潜和陳明仁不一樣,他在湖南的地位和威望舉足輕重,在當時無人能比。他的話將會影響很大一部分人的態度,這對通盤大局影響甚大。

程潜告訴陳明仁,自己已經站在了風口浪尖上,只能進不能退,萬一姓蔣的對自己下毒手,或者自己被替換掉,那麼接下來和平的重任就玩指望陳明仁了。

最後,程潜還安排陳明仁與長沙共產黨取得聯系,以防萬一。

事情果然不出二人的預料,桂系將領和保密局特務分別向白崇禧和蔣介石報告了程潜和陳明仁的態度。

時隔不久,李宗仁便找藉口免去了程潜湖南省主席的職務,而陳明仁則未受牽連。

湖南省軍政主官的位置空缺,在這種關鍵時刻,必須立即挑選棟樑之材擔當大任。但在選人的問題上,蔣介石和白崇禧發生了分歧。

蔣介石的黃埔系主要將領大多數已經在三大戰役中折戟沉沙,僥倖跑回來的,大多又都是些平庸之輩。選來選去,蔣介石只選出了一個宋希濂。

宋希濂在原來的國軍將領中屬於中上等水准,曾經擔任過一段時間的西北行轅主任,幹得還不錯。現在讓他來主政湖南,雖然不是最理想的人選,但也勉强能够勝任。

蔣介石這邊剛剛選中宋希濂,白崇禧那邊立即就發火了,用誰都行,就是不能用這個宋希濂,因為二人之間有不小的仇怨。

淮海戰役的時候,宋希濂的部隊當時隸屬白崇禧的華中剿總,正在鞏固長江防線。前線戰事告急,蔣介石讓白崇禧出兵援助,但白崇禧拿出種種理由,就是不發一兵一卒。

蔣介石急了,便繞過華中剿總,直接命令他的學生宋希濂率領所部,緊急馳援徐州。宋希濂接到蔣介石的命令,當即表示校長有令,學生萬死不辭。

於是,宋希濂緊急集結隊伍,準備渡江北上,當時他的部隊在長江南岸,長江上面還沒有橋樑。要想渡江,必須請華中剿總派船運兵到北岸。

白崇禧一看,你宋希濂敢不聽我這個頂頭上司的,我這邊也沒船派給你,有本事你帶著你的人,遊過長江去。

無論蔣介石如何催促白崇禧趕緊派船運兵,白崇禧一律表面應承,私下裏堅決不放行。宋希濂在長江南岸急得團團轉,眼睜睜地看著他的黃埔同窗一個接一個被人家給滅了。

宋希濂也是個紅臉漢子,差點提著衝鋒槍去找白崇禧算帳,二人從此結下了梁子。

如果讓宋希濂當了湖南的軍政主官,肯定和白崇禧唱不了一臺戲。

白崇禧倒是不屑於和宋希濂這種小輩玩江湖,但他非常擔憂如果將帥不和,堅守湖南的計畫將會泡湯。

要是沒有了湖南作為屏障,共軍就可以直接殺進他廣西老家去了,那時候後果不堪設想。

所以白崇禧堅決反對,蔣介石雖然在幕後操控,但是對於李德鄰、白建生這對搭檔,還真沒有什麼好辦法。畢竟,現在桂系的實力最强大。

最終蔣介石主動放弃了宋希濂,白崇禧本想推薦桂系將領擔任湖南主官,但李宗仁勸他要給老頭子個面子,不然將來不好見面。

白崇禧認為有道理,於是再退一步,請蔣介石再選一員良將擔任湖南主官。

蔣介石思來想去,想到了當時正在長沙的第一軍團司令,陳明仁。

實際上蔣介石對陳明仁的印象並不算好,這個學生太過耿直,脾氣還有些急躁。不過,這種性格倒是很適合打仗。

儘管老頭子不太喜歡陳明仁,但那也只是相比其他黃埔生來說的,相比較其他派系的將領,蔣介石還是一如既往的相信自己的學生。

當然,老蔣信任陳明仁還有一個重要的客觀因素。遼沈戰役,四平街之戰,陳明仁率部死守陣地,給革命军以重大打擊。當時革命军中就有將領放話出來,一定要砍下陳明仁的人頭。

所以,老蔣認為在革命军眼裡,陳明仁是不共戴天的仇人,誰都有可能投共,唯獨陳明仁不可能。

最終,陳明仁當上了湖南省主席兼長沙綏靖司令。

不過,蔣介石並不瞭解,此時的陳明仁已經對他,對國民黨徹底失去了信心。而他絕望的原因也同樣和四平街之戰有關係。

1947年,戰況慘烈的四平街之戰結束以後,陳明仁因為擊退林彪,保住了四平而得到而來蔣介石的嘉獎。蔣介石立即將他擢升為第七兵團司令,並為他頒發青天白日勳章。

此時的陳明仁意氣風發,正準備在遼沈戰場上大幹一場,但隨即蔣介石的另一個親信把他從山頂推到了穀底。

當時雖然保住了四平,取得局部小勝,但東北整體戰局不利,蔣介石對熊式輝、杜聿明頗感不滿。陳誠此時想趁機在東北擴展自己的勢力,於是毛遂自薦去東北整飭腐敗,重振軍心。

蔣介石非常信任陳誠,於是答應了他的請求。

陳誠到東北之後,大力排斥异己,到處安插自己的親信。而剛正不阿的陳明仁和他並不是一路,於是陳誠以“縱兵搶糧”的藉口將陳明仁撤換。

蔣介石偏信陳誠,對於陳明仁的冤屈視而不見,只是將其調回南京任一個閒職。後來,戰局發生變化,蔣介石便任命他為第一兵團司令,進行重組。因為原來的第一兵團已經在鄭洞國的率領下,於長春起義。

經過這次跌宕,以及整個戰局急轉直下,國民黨以及軍隊中的腐敗和黑暗,讓陳明仁徹底對這個党國失去了信心。

陳明仁主政湖南之後,白崇禧隨即命令他部署長沙防禦,希望他拿出當年死守四平的氣勢,在瀏陽河畔再次擊退共軍。

陳明仁表面上向白崇禧保證肯定會竭盡全力確保長沙不失,而另一方面則加緊配合地下黨做基層軍官的工作。

革命军逼近長沙的時候,蔣介石又想起了程潜,因為自從他辭職之後,就再也沒有發現他的踪迹。蔣介石還派專人去捉拿程潜,並讓陳明仁配合查找,可老蔣並不知道,程潜正是被陳明仁藏了起來。

1949年8月4日,正當蔣介石、白崇禧坐在自己的指揮室裏,準備再次欣賞陳明仁的堅守大戰時,突然聽到了一個相當於晴天霹靂的消息。

就在這一天,程潜、陳明仁攜數十名湖南軍政官員聯合通電全國,宣佈脫離國民政府,正式起義。

次日,一百餘名國民黨將領、官員也發佈通電響應程潜、陳明仁的起義號召。長沙終於得以和平解放!

我是史海魅影,關注我為歷史點贊。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