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藍粵網盟友珠江水流
易中天說,廣東這個地方太獨特了,廣東人的思想太開放了!
是的,廣東確實與中國其他省份有著不一樣的思想氣質與文化!
廣東的內容豐富多彩,有些甚至已被人遺忘,筆者就從廣東的人文、歷史、地理等多維度梳理廣東的“冷知識”。
廣東省的來由
北宋建立之初,宋太祖趙匡胤沿襲唐朝,在全國所設的一級行政區劃也是稱作“道”。
今天的廣東、廣西在歷史上本就是一家的,本就是一個有機整體的。今廣東、廣西、香港、澳門、海南等省在宋之前是一個行政區域,被設為“廣南道”。
西元997年(即宋太宗至道三年),宋太宗趙光義把全國州郡劃分為十五路,分別為:京東路、京西路、河北路、河東路、陝西路、淮南路、江南路、荊湖南路、荊湖北路、兩浙路、福建路、西川路、峽西路、廣南東路、廣南西路。
其中的廣南東路、廣南西路,就是由原來的廣南路折開而成。而且廣南東路、廣南西路的轄區,與唐朝時期的嶺南東道、嶺南西道極為相似。
廣南東路轄地,主要為今天的廣東(包括香港、澳門地區),廣南東路就是今天的廣東原型,人們把廣南東路簡稱為廣東;廣南西路的轄地,主要為今天的廣西、海南,廣南西路就是今天的廣西的原型,人們把廣南西路簡稱為廣西。
明朝初朝設定廣東省與廣西省(即1363年),為廣東廣西建省之始。民國時期,廣東廣西沿襲清制設省。
古代嶺南文化並非源自中原
古代的廣東好像與“南蠻”、“文化沙漠”等詞劃上等號。
事實上嶺南的文明程度絕不遜中原文明,近年的考古發現已證明,歷史上嶺南絕非是荒蠻之地。
1985年博羅公莊鎮出土七件完好相當於中原春秋時期的青銅器和編鐘;1996年,龍溪鎮銀崗村發現先秦時期的陶片,發掘出廣東最大的先秦時期的龍窯窯址;2000年在博羅縣羅陽鎮挖掘的春秋墓葬群裏出土了包括青銅鼎、編鐘等在內的大批精美陶器、瓷器、銅器、玉器、水晶文物等,這些改寫了整個嶺南的文明史,橫嶺山遺址發掘也成為2000年中國十大考古發現之一,這些考古石破天驚,顛覆了人們對廣東的歷史印象,讓學界跌了一地眼鏡!廣東古代文明之燦爛可窺冰山一角,會給廣東是南蠻之地、沙漠文化之類的說法有力一擊。
嶺南地區曾屬吳,廣州建有南武城,越滅吳,曾修南武城進行外貿。楚滅越,嶺南才入楚,建有楚亭,並因嶺南有犀角、象牙、明珠等寶貨引起秦始皇的入侵。
苦戰三年,伏屍流血數十萬,主將尉屠睢被殺。使秦始皇終生“北構於胡,南掛於越”,反映蒙古遊牧民族和南方叢林的越族,均與中原為敵的事實。“秦亡後,趙陀和輯百越,這是漢、越文化大融合的時期,使嶺南文化來一次飛躍發展!
關於嶺南文化的起源,史學家曾昭旋指出:嶺南文化在新石器時代是自成中心,有光輝的歷史,起於當地,源遠流長,珠江與黃河、長江各文化中心相比,互有長短,而且毫不遜色。
廣東廣西地帶,古文雲交州“爰自開闢,不羈不絆”。這正是兩廣人性格寫照。另一比特舜帝葬於蒼梧之野,兩廣地帶,證明兩廣早是發達的文明地區。
廣東人的母親河——珠江
世界上所有的文明都是大江大河孕育的。廣東人的母親江珠江同樣孕育了燦爛多姿的嶺南文化。
珠江是我國南方地區最大的河流,是國內第三長的河流,雖然長度不到黃河的一半,但是流量卻是黃河的7倍。珠江流域很廣闊,覆蓋了中西部六個省份和自治州,包括廣東,廣西,湖南,雲南,貴州和江西。珠江的發源地在雲南的馬雄山。
珠江全長超過2300公里,僅次於長江和黃河,是中國第三長的河流,如果按年徑流量來算,則超過3300億立方米,是黃河的7倍。是我國南方的最大水系。
珠江流域即珠江水系所流經的地域。這是一個自成一體的地理單元,它的西北部遍佈著與雲貴高原連為一體的崇山峻嶺,北部有五嶺山脈橫亙,中部的兩廣丘陵和眾多的弧形山脈時斷時續綿延其間,山嶺之間河流縱橫,有南盤江、北盤江、紅水河、左江、右江、柳江、灕江、桂江、西江並與北江相彙聚,形成珠江水系。
珠江水系流域面積45.37萬平方公里,在我國境內為44.21萬平方公里,約占全國總面積的4.6%(另有少量流域面積在越南境內)。珠江流域在我國跨雲南、貴州、廣西、廣東、湖南、江西以及香港、澳門8省區(含特別行政區)。
珠江流域屬亞熱帶氣候,夏季炎熱,春季多雨,雨熱同季,有利於動植物的滋生繁殖以及生物多樣性格局的形成,從而為人類起源提供了優越的條件。珠江流域是我國出土古人類化石最多的地區,也是我國古文明的發祥地之一。
珠三角擁有三座世界級都市:廣州、香港、深圳
1、廣州有著兩千多年的歷史,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歷史最悠久的對外通商口岸,海上絲綢之路的起點之一,有“千年商都”之稱。
秦漢時期,中國的絲織品、瓷器、鐵器、金銀等以廣州為起航站運往海外,換回珠寶、香藥、象牙等物品,廣州在當時就成為世界最著名的貿易大港了!
唐代以廣州為起點的“廣州通海夷道”長達14000公里,已達阿拉伯半島和東非國家,為當時世界最長的航線!
宋、元兩代都實行海禁。在高壓政策之下,海外貿易急速萎縮,元氣大傷。明代也屢禁海民通番,禁止使用番貨,甚至連出海捕魚也屬違法,就是一塊木板也不准下海。我們在嘉靖皇帝的上諭中,可以看到如此命令:“查海船但雙桅者,即捕之,所載即非番物,俱發戍邊衛。”天下豈有比之更荒唐事。但由官方機构市舶司壟斷的所謂“四夷朝貢”貿易,不在禁例之內。嘉靖年間,朝廷取消了福建、浙江兩個市舶司,只留下廣東市舶司,繼續運作,成為中國海上絲路的唯一港口。而內地的貨品,也只能長途販運至廣州出口,人們把這叫做“走廣”。
清朝時朝,乾隆皇帝宣佈撤銷原設的沿海各關,僅留廣州的粵海關一口對外通商。作為粵海關屬下的中外交易場所,廣州十三行成為清帝國惟一合法的外貿特區,中國與世界的貿易全部聚集於此,中國的對外貿易,幾乎都流向了廣州的十三行。
當年的十三行,富可敵國。潘、伍、盧、葉四大富商,憑著十三行的壟斷經營,躋身世界級富豪,據說其家產總和,比當時朝廷的國庫收入還要多。美國《華爾街日報》把伍秉鑒(十三行首席行商)列為世界千年50富之一,其家產達2600萬銀兩;潘仕成的家產也有2000萬銀兩,潘家花園的房子可容納上千人,有法國報紙形容,其房產比一個歐洲國王的領地還要大。
世界著名的都市如東京、紐約、首爾等繁榮起來不過才五百年左右,上海的開埠時間不過一百多年,曾被稱為東方第一大港的泉州港也於明清後,與廣州差不多同時期崛起的義大利威尼斯早已衰落!歷史超過兩千年從未衰落,今天繁榮依舊的現代化商業都市,全球僅有廣州,這是廣東人非常了不起了的,是創造了世界都市發展史的一個的奇迹!
2、香港由香港島、九龍半島和新界組成,清朝前屬廣州府新安縣管轄。
香港於1842年清政府在第一次鴉片戰爭中戰敗,被迫與《南京條約》,將香港島割讓給英國。香港自古以來就是中國的領土,1842-1997年間曾受英國殖民統治。1997年7月1日,中國政府對香港恢復行使主權,香港特別行政區成立。
香港是一座國際大都市,是僅次於紐約和倫敦的全球第三大金融中心,與美國紐約、英國倫敦並稱“紐倫港”,在世界享有較高聲譽。香港是亞洲重要的金融、服務和航運中心。
香港最牛逼的不是它有著“東方荷里活”的美譽,而是創建了僅次於紐約、倫敦的世界金融中心,這是非常了不起的!
在香港,公司可以根據其金融需求貸款歐元、美元或日元。如果這些不再可能,那麼中國公司將只能以人民幣貸款。
它會帶來很多問題,比如:人民幣不能自由兌換,無法再使用人民幣收購經合組織國家的公司。此外,人民幣的貸款利率遠高於美元、歐元或日元的貸款利率。
再有就是中國大陸的私營公司在貸款方面被邊緣化。幾乎90%的貸款都給了國營公司。這對中國經濟而言是災難性的,因為恰恰是私營公司具有創新能力和生產力,能够推動國家經濟的發展。
囙此,所有情况都表明,香港金融中心對中國大陸來說是獨一無二和不可或缺的。
世界金融中心相當於聚寶盆,因為貨幣可以自由兌換,外資才通過香港源源不斷的輸入深圳,輸入廣東,成就了中國經濟的騰飛。
沒有毗鄰香港,沒有港資與廣東華僑的投資,深圳的經濟水准與汕頭或廈門沒有任何區別,那些鼓吹深圳是靠全國建起來的簡直就是幼稚無知!
對於香港今天的境地,我只能用痛心疾首來形容!有人說,用上海或深圳代替香港,再建一個世界金融中心。在我們現有的體制下,我們一萬年也建設不了一個世界金融中心,香港是無法複製的!
3、從東晉年間算起,廣府人在這裡定居已達1700年之久,是史料記載深圳歷史上最為悠久的居民。作為拓荒者的廣府人最早來到深圳,千百年來,他們在這裡安居樂業,繁榮了當地的經濟,並給自己居住的這片土地上的母親河起名“深圳”,意即“田邊的深水溝”。後來,“深圳”一名又擴展到深圳河畔的墟鎮,即後來的“深圳墟”。
這些廣府先人講的是粵語莞寶片,可與廣州話直接交流。
在深圳的廣府宗祠應在500座以上,這些宗祠最早建於宋朝。這些歷經滄桑的廣府宗祠證明了深圳的歷史底蘊。
大資料顯示,流入深圳最多人的前十都市分別是:東莞、惠州、廣州、梅州、茂名、揭陽、河源、汕頭、贛州。除了贛州屬江西省外,前九名全部都市都是廣東省的都市。
深圳是移民都市不錯,但幾乎都是以兩廣人為主,在深圳的廣東人不少於一千萬人!
廣府人與潮汕人建起整個深圳。自上世紀80年代改革開放以來,催生了一批草根地產商的崛起。京基地產的陳華、綠景地產的黃康景、財富地產的徐森、鵬瑞地產的徐航等來自南漢系(廣府人);黃楚龍的星河地產、黃茂如的茂業集團、紀海鵬的龍光集團以及郭英成的佳兆業集團等則來自潮汕系。在持續20多年的房地產狂潮中,逐漸成為中國房地產發展史上不可忽視的群體。
深圳富豪榜前100名,廣東籍貫富豪占比近60%!
深圳能吸引這麼多大企業進馳,無非是一深圳優惠的稅收政策,二是借力深圳金融。
深圳雖然享受諸多政策紅利,但深圳的命運是與香港息息相關的。今年深圳第一季度的GDP有6867.54億元,同比增長17.1%,兩年平均增長4.6%。
今年一季度,全國GDP同比增長為18.3%,兩年平均增長5.0%,深圳兩組數據都沒達到平均!
今年廣州的GDP同比增長達到了19.5%,兩年平均增長5.6%。比深圳兩組數據都高1%以上。
增長速度不如廣州,甚至連全國平均都沒達到的深圳,深圳經濟衰退不可避免,這是香港因素的緣故!
深圳的出路在於徹底融入珠三角的經濟文化圈中,恢復粵語應有的地位。做一個真正的廣東人並不掉價,也不會辱沒你的血統。把自己放在大珠三角的版圖中重新定位。但不管如何定位,都應該很清楚地知道自己的資源優勢究竟在哪裡,這樣才能立於不敗之地。廣東不會拋弃深圳,深圳也不應拋弃廣東。
廣府華人把粵菜與粵語帶到世界各地
廣東人很早就坐著木船飄洋過海到海外謀生了!
特別是鴉片戰爭之後,大批廣東人因生活所迫漂洋過海移民海外。他們歷盡艱辛,備嘗磨難。與此同時,他們也把嶺南文化帶到海外,並在海外發揚光大!
融合了西餐特色的粵菜也隨之盛行全國、走向世界!今天,世界各地幾乎都有粵菜菜館,據不完全統計,現時美國有中國餐館約5萬家;英國有4000家左右;法國、荷蘭各有2000多家;日本不下數千家。一些研究者統計,在海外的中餐館中,粵菜館所占比例占了八成!
現時粵語已經成為澳大利亞第四大語言,加拿大第三大語言,美國第三大語言,紐西蘭第二語言。
據統計,全球使用粵語人數高達1.3億。海外使用粵語人數最多的國家是馬來西亞,有600萬人之多,次之美國與新加坡也各有300萬人,加拿大200萬人,泰國150萬人。
在海外,粵語比普通話更流行。粵語的强大在於,這個城市只要有20%的廣府人,那麼這個城市的流通語言必然是粵語,比如東南亞很多都市的廣府人的人數並不佔優勢,但無論是閩南人還是客家人,他們都將粵語作為全球海外華人的流通共同交流定義的語言。
很難想像粵北韶關有很多人講粵語的,比如韶關市區、樂昌市區、仁化市區、曲江市區及韶關部分農村都是講粵語的,要知道這裡的廣府人數並不占多數。
想不到他們都是廣東人
西方學者公認的“東方三大聖人”:孔子、老子、六祖慧能。六祖慧能,禪宗南宗創始人,廣東廣府人。
張大千,生於四川祖籍廣東廣府人,中國潑墨畫家,書法家,被西方藝壇贊為“東方之筆”,與黃君璧、溥心佘合稱“渡海三家”,並與齊白石、徐悲鴻等人齊名。
左宗棠的上司——廣東廣府人駱秉章,湘軍的實際創始人。駱秉章作為湖南軍事首腦,曾國藩的湘軍正是在駱的羽翼之下組建成軍。
袁崇煥,廣東廣府人,清太祖努爾哈赤的死對頭,袁崇煥多次率軍打敗努爾哈赤。1626年的寧遠戰役中努爾哈赤被袁崇煥的洋炮擊中,重傷不治而亡。
湛若水,廣東廣府人,與王陽明齊名,當年常常被人與其相提並論。湛若水創立的“甘泉學派”與王陽明的“陽明學”被時人並稱為“王湛之學”
廣東還是太平天國運動、維新變法、辛亥革命的源頭。
1851年1月11日,洪秀全誓師起義,向清王朝宣戰。這場震驚中外,席捲了大半個中國的革命運動轟轟烈烈的拉開了序幕;1898年廣東人康有為、梁啟超及其追隨者刮起了一場改革風暴――維新變法。
追溯發生過的歷史,穿越中華大地上歷史的煙雲,歲月在迷蒙中浸漶,不應遺忘粵人對國家的卓越貢獻!
因為海洋,嶺南與世界現代史靠攏了,西方的航海地理大發現,澳門第一個進入世界視野。東西方的交流從這個半島登入。
一場鴉片戰爭,中國近代史的序幕在南方揭開。20世紀初,廣東成了革命的策源地,廣東要推翻的是中國幾千年的君主專制統治,走向民主共和。一場亘古未有的北伐,從南海之濱出發,直打到京都!
洪秀全、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等廣東人的橫空出世,成為朝廷最害怕、最痛恨的人,“粵匪”說的就是他們。
廣東經濟並非是改革開放後才發展起來的
清朝時廣東的GDP在全國排第三位,當年的廣州十三行富可敵國。民國時期在陳濟棠治下,廣東工商業快速發展,成為全國首富地區,整個廣東進入民國年間的“黃金時代”!
廣東當時還是民國稅賦重地,稅賦高達9000萬元,經過閻錫山整頓的山西才1300萬元,東三省2700萬元,安徽才700萬元。這些資料顯示,廣東在清朝與民國就是一個經濟發達的省份了!
河流之上的文明,韓江、梅江、東江、西江、北江等,這些嶺南大地上流淌的江河,孕育出了燦爛奪目的嶺南文化!
從黃河文明,到長江文明,再到珠江文明,依時間的序列孕育、崛起。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