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歲和35歲生孩子,差距到底有多大?婦產科醫生說出了真相……

養生健康 59℃ 0
摘要:而且生孩子後,女性的時間將不斷被上班、家務、孩子拉扯,因為現時大部分的家務都默認由女性承擔。根據美國生殖醫學學會的數據,健康的25歲女性每個月自然懷孕的幾率是25%左右。但35周歲以上,孕期及分娩併發症出現的概率就會明顯增加。

每一個30歲還未結婚的女生,都一定會在逢年過節時被親戚念叨:

“還不找對象?”

“趁年輕趕緊生,年紀大了就不好生了!”

“年輕人要先成家,再立業,有了孩子才有打拼的動力。”

(來源:網絡)

其實,大多數女生都聽過“24~29歲是最佳生育年齡”,但一個紮心的事實是,很多人在這個年齡正是事業剛剛步入正軌的階段,如果此時選擇了“生”,往往就意味著捨棄“昇”。

因為生孩子很可能會把職場女性推入邊緣化的危機。

(來源:日劇《我,到點下班》)

而且生孩子後,女性的時間將不斷被上班、家務、孩子拉扯,因為現時大部分的家務都默認由女性承擔。

(來源:《半坡上的家》)

電視劇《安家》中,需要夜裡加班的婦科醫生媽媽,為了不打擾家人休息,只能坐在衛生間馬桶上工作。

在這種困境下,很多女生不得不錯過“生育黃金期”,但同時,她們也會擔心,錯過了,究竟會有什麼影響?

首先,一個明確的事實是:隨著年齡的新增,男性和女性的生育力會下降,流產和胎兒畸形的概率會新增,懷孕和分娩的風險也會新增。

1.女性自然懷孕幾率隨年齡增長下降

根據美國生殖醫學學會的數據,健康的25歲女性每個月自然懷孕的幾率是25%左右。也就是說,每100個當月嘗試懷孕的女性中,有25個會成功。30歲,這個幾率是20%,而到了40歲,這個數位减少到5%以下[1]。

隨之下降的還有卵巢儲備功能,卵巢儲備功能指的是卵巢記憶體留卵泡的數量和質量。女性的卵巢儲備,在出生左右是頂峰,隨後逐漸下降,直至絕經[2]。

影響生育的還有卵子質量,如果卵子質量不佳或者有遺傳异常,那麼可能會無法受精,受精卵無法在子宮著床或導致流產。

但臨床上沒有直接的方法可以測定卵子質量,只能通過胚胎异常的百分比來推測評估卵子質量與年齡的關係。同樣可以看出,隨著年齡增長,胚胎异常的百分比逐漸增高。

事實上每個年齡段的女性都面臨一定的流產風險(大約10%-15%),而隨著年齡增長,發生自然流產的風險也相應地新增,並在35歲後飛速上升[3]。

2. 30~34歲生孩子,嚴重併發症的風險可能沒有你想的那麼高

一項對全美2009年700多萬孕產婦的統計研究顯示:與25~29歲的女性相比,年輕女性(≤19歲)發生早產、絨毛膜羊膜炎、子宮內膜炎和輕度先兆子癇的概率新增。

而高齡孕產婦(≥35歲)發生早產、高血壓、嚴重先兆子癇、子癇前期和產後出血等孕期及分娩併發症的概率大幅增加[4]。

上圖的橫軸代表了不同年齡組,縱軸是每1000人患孕產相關併發症的發病人數。可以直觀地看出:

發生併發症的概率呈現兩頭高、中間低的趨勢。

也就是說,年齡太小或者年齡太大,都會新增風險,而中間風險相對較低,其中25~29歲組和30~34歲組的差距其實並不太大。

但35周歲以上,孕期及分娩併發症出現的概率就會明顯增加。這也是為什麼醫學上將35周歲定為“高齡產婦”的標準。

除了孕期及分娩的併發症,大家最關心的還有胎兒的狀況。的確,隨著年齡的新增,胎兒發生异常的概率肯定會更高。但實際上這個絕對值,沒有我們想像的那麼高。

加拿大的一份大樣本研究資料統計顯示:不良妊娠和分娩結局的風險隨著孕產婦年齡的新增而新增。但發生嚴重胎兒及嬰兒不良結局的絕對風險,即便是35周歲以上的女性,這個值也相對較低(5%-7%)[5]

(數據來源:Absolute risks of obstetric outcomes risks by maternal age at first birth: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很多女性在“最佳生育年齡”的壓力下,不得不打亂自己的人生安排;也有很多人,因為錯過了最佳生育年齡而焦慮不已,好像那些嚴重的事情都將要降臨到自己頭上。

其實什麼時候生“最佳”,並沒有一個最優解。如果從醫學角度來說,我們綜合分析上面的數據,考慮到我們自身和寶寶的健康,能够在24~29周歲生育固然是最好。

但如果錯過了,也沒有那麼糟糕。要知道即便是健康的20多歲女性,也可能發生一些不良的結局。總的來說,在35歲之前生育,還是有極大的概率一切順利,不是說超過30歲生,就一定會有問題。

生育生育,生只是開始,養育一個孩子還需要時間、耐心、經濟和智慧各方面配合,並非只有醫學一個角度。

20歲出頭剛走進社會,還沒站穩腳跟,還不能為自己和孩子負責時就被迫選擇生育,對女孩子人生的影響程度,未必就比那百分之幾的發病率更小。

(圖片來源:《非常道》)

馬伊琍談平衡家庭和工作

對於年輕人來說,“最佳生育年齡”不應該是“年齡到了”的捆綁,而應該是雙方都做好了準備,去迎接一個新生命到來的時候。

對於女生來說,她們需要的也不是親戚“早生孩子早幸福”的勸告,而是擁有選擇生育的權利,而是伴侶也能認識到做家務和照顧孩子不是“幫忙”,也是自己的責任,而是生完孩子後,不用承擔社會的偏見,能像男人一樣在職場上公平競爭。

審稿專家:龔靜|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安貞醫院婦產科副主任醫師

參考文獻

[1]https://www.reproductivefacts.org/news-and-publications/patient-fact-sheets-and-booklets/documents/fact-sheets-and-info-booklets/age-and-fertility/

[2]Wilkosz,Pawel et al.“Female reproductive decline is determined by remaining ovarian reserve and age.”PloS one vol. 9,10 e108343. 13 Oct. 2014,doi:10.1371/journal.pone.0108343

[3]Nybo Andersen AM,Wohlfahrt J,Christens P,Olsen J,Melbye M. Maternal age and fetal loss: population based register linkage study. BMJ.2000;320(7251):1708-1712.doi:10.1136/bmj.320.7251.1708

[4]Cavazos-Rehg PA,Krauss MJ,Spitznagel EL,Bommarito K,Madden T,Olsen MA,Subramaniam H,Peipert JF,Bierut LJ. Maternal age and risk of labor and delivery complications. Matern Child Health J. 2015 Jun;19(6):1202-11. doi: 10.1007/s10995-014-1624-7. PMID: 25366100;PMCID: PMC4418963.

[5]Schummers L,Hutcheon JA,Hacker MR,VanderWeele TJ,Williams PL,McElrath TF,Hernandez-Diaz S. Absolute risks of obstetric outcomes by maternal age at first birth: a population-based cohort. Epidemiology. 2018 May;29(3):379-387. doi: 10.1097/EDE.0000000000000818. Erratum in: Epidemiology. 2018 Jul;29(4):e38. PMID: 29517506;PMCID: PMC5922259.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