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史書沒有寫明是否劉備有授意關羽發動進攻,但關羽非常有必要發起襄樊之戰!
漢中之戰已完勝?不,留了一個大尾巴
在很多朋友看來,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時,劉備集團已經取得了漢中之戰的完全勝利。
哪有那麼容易!
曹操退出漢中不假,但曹操並未走遠,只是移兵到了補給更方便的週邊。
首先,曹操本人,並未回到許昌,而是駐長安,他的兒子曹彰也從北方率軍抵達長安。
同時,曹操在陳倉,集結了張郃、徐晃、曹洪、曹真等名將(見《三國志》徐晃傳),隨時可能威脅漢中!
五子良將,兩將在小小陳倉!另一方面,由於曹操退軍時,遷走了漢中百姓,導致劉備“得其地不得其民”,補給幾乎完全依賴西川大本營。由於長期駐紮漢中損耗大,劉備主力也已撤回西川。
可以說,儘管劉備奪得了漢中之地,但該方向的壓力依然很大!
曹操的力量佈局:兩頭强,中間弱。此時,曹操聚力於西線,留足力量於東線。
奇迹一般的合肥之戰後,曹操加强了在東線的兵力。在荊州方向,曹操勢力十分薄弱。
由於曹仁調集軍隊鎮壓宛城侯音叛亂,襄樊地區的軍事力量十分薄弱!
史載,曹仁駐紮樊城時,兵力只有幾千人,而襄陽的兵力比樊城更少!也就是說,此時,襄樊地區的駐軍最多只有萬餘。
“兩頭强,中間弱”,曹操的力量態勢呈現出“啞鈴狀”。
局部反擊面對“啞鈴”狀的力量佈局,從中間發起局部反擊,改善戰畧形勢是常見的選擇。
可是,這種局部反擊,以調動敵人(或相機殲敵一部),改善戰畧環境為目的,不應以攻城掠地為目的。
因為,由於敵人在總體力量上有優勢,一旦我軍攻勢停頓,敵軍調動完成,我軍很可能陷入被動!
1947年,我軍利用國民黨軍的“啞鈴狀”的力量佈局,發起的“千里挺進大別山”,也是遵循這一原則。
囙此,關羽發起的反擊,原意應該是局部反擊,通過趁虛進攻,調動曹軍,緩解曹軍在漢中方向的壓力,並視情况殲敵一部。
這也是為何在整個襄樊戰役期間,作為防守方的曹操不斷調集軍隊援救,(除了徐晃,張遼等也正在趕往參戰,曹操本人也移軍靠近襄樊前線),孫權軍更是親自坐鎮,傾注大軍奪取三郡,而劉備本人卻“謎之消失“的原因。
因為:在劉備集團的部署中,這不是一次志在必得的戰畧進攻,而只是一次戰畧佯動。關羽調動曹軍後,視情况見好就收。(關羽的襄樊之戰,與所謂“隆中對”中的分兵以向宛洛是兩碼事,不應放到一起來說)
這種情況下,劉備才可能眼看著曹操不斷調撥大軍,他卻完全“無動於衷”。關羽沒有把握好“度”關羽在發起攻勢早期,基本秉承了這一戰術原則,並基本完成了調動敵軍,並殲敵一部的任務。他們圍困了襄、樊,並“水淹七軍”,殲滅了於禁軍。
同時,從“呂蒙裝病,陸遜示好”的計謀來看,在戰役初期,關羽軍確實有留下足够的力量防止東吳的偷襲。(僅僅在4年前,東吳就曾經發起過突然襲擊,奪取了長沙、桂陽、零陵。關羽不可能一開始就不備!)
可是,在關羽軍在“破城在即”時,開始戀戰。
面對曹操不斷調撥的援軍,關羽兵力不足,為此,關羽冒險抽調守城兵力加入圍城。企圖一舉“破城”,形勢迅速轉入危急。廖立的評估,透露出的資訊。廖立,當時擔任侍中一職,可以參與(至少接觸)劉備集團的中樞決策。
他後來回顧說:“劉備取西川後沒有直接攻取漢中,讓曹操得先手,是失策。隨後,奪取漢中,又讓關羽失敗,更是失策!““羽故侍勇名,作軍無法,直以意突耳,故前後喪師眾也”。
由此來看,廖立並沒有認為關羽不應該發起襄樊戰役。也就是說:關羽發起襄樊之戰,即使並非緣於劉備授意(很可能是劉備授意),也是劉備同意的。
但是,關羽在發起襄樊戰役後,卻沒有把握好“度”。頓兵與曹操援軍連續激戰,最終引發後院起火。
另一方面,關羽治軍有問題。在處理內部將領關係時,與糜芳、傅世仁等人關係緊張,引發了糜芳等人致命的背叛。在處理軍心上,關羽軍在“呂蒙攻心”之下大部散去,關羽束手無策。
陰謀論站不住脚至於很多朋友說的“劉備故意做掉關羽”之說,就很不可靠了。
赤壁之戰前,劉備軍的兵力組成為“劉琦軍萬餘,關羽水軍萬餘”,劉備自己的部隊早就被打散了!
劉備入川之初,帶的兵力只有幾千人。絕大部分力量委託諸葛亮、關羽等人。
劉備有許多缺點,但他對覈心團隊成員“用人不疑”,還是可以做到的!“大部隊”委託他人,而不在劉備本人直接領導之下,是常態!
再者,荊州之地何其緊要,劉備拿這裡的安危來換取“做掉關羽”?倘若劉備是這樣的胸懷,早就在群雄爭霸的硝烟中撲街了!
劉備無論如何厚黑,不會拿著寶貴的南郡等地來“做掉關羽”!
囙此,我認為,關羽發起襄樊戰役,在當時的形勢下是必要的!
但是,關羽作為一比特武將,身邊沒有有足够影響力的“好政委”、“好參謀”,既沒有處理好內部關係,也沒有把握好進攻的“度”,最終失敗。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