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州:生態文明建設亮點紛呈

云南 111℃ 0
摘要:近年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全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全州已查明的高等植物共3643種;陸生野生動物有763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1種。

近年來,大理白族自治州各族幹部群眾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殷殷囑託,全面推動生態文明建設。

推進系統治湖、科學治湖、依法治湖、全民治湖,“七大行動”、“八大攻堅戰”接續開展,環湖截污、生態搬遷、“三禁四推”、海東面山綠化等工作強力推進,河湖長制全面推行,洱海保護治理實現了從“一湖之治”向“流域之治”、“生態之治”的轉變,形成“洱海案例”和“洱海經驗”,並入選全國美麗河湖優秀案例,贏得社會各界廣泛讚譽。洱海水質下滑趨勢基本得到遏制,一度消失的“水質風向標”——海菜花重現洱海。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天藍、地綠、水清的美麗大理更加令人神往。

向荒漠化石漠化土地要“綠洲”

對標省委、省政府現場辦公會提出的“蒼山洱海一體化保護治理,提升森林生態質量”目標任務,今年8月,大理州林業和草原局啟動了洱海流域試點困難立地精准定向飛播造林工程項目,向荒漠化石漠化土地要“綠洲”。

針對洱海流域約4.6萬畝屬於石漠化程度嚴重、山高坡陡等困難立地亟需修復的現狀,大理州林草局多次研究精准飛播造林,决定在大規模開展精准飛播造林前,先在洱海流域開展試點工作。為使試點有較强的代表性,選擇了大理市挖色鎮大官洞山代表的幹熱石漠化區和大理市銀橋鎮蒼山林區雪人峰關停採礦區代表的高山冷凉石漠化區為試點,試點總規模為430畝,其中高山冷凉石漠化區100畝、幹熱石漠化區330畝。

按照適地適樹適種源的要求,試點項目選擇了雲南松、旱冬瓜、苦刺、清香木、麻櫟、馬桑等10個參試樹種。與以前飛播造林相比,由原來的普通種調整為良種或優良種源種子;由原來的針葉樹種或灌木為主,擴大到適宜不同氣候帶的針葉樹種、闊葉樹種及灌木,涵蓋主要生態造林樹種、鄉土樹種、觀賞苗木樹種;由原來純林飛播管道,調整為針闊混交、針灌混交、闊灌混交,以生態造林樹種搭配鄉土樹種、觀賞樹種等多模式的飛播管道,使飛播成林擁有更加豐富的生物多樣性和更加穩定的森林結構。

多舉措保護野生動植物資源

大理州野生動植物種類繁多,是茶花和杜鵑花的原產地、蘭科植物的富集區、雲南紅豆杉的適生區。全州已查明的高等植物共3643種;陸生野生動物有763種,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51種。每年夏、冬季節,都有大量候鳥遷徙通過,已觀測到的鳥類占全省的67.5%。

依託全州49個各級各類保護地,2個鳥類環志站,6個陸生野生動物疫源疫病監測站,大理州通過保護地科考、古樹名木掛牌等管道,摸清動植物家底,全方位提升保護水准。通過實施滇金絲猴、漾濞槭等極小種群物種保護項目,不斷保護、修復和擴大珍稀瀕危野生動植物棲息地。有力的保護措施帶來了顯著效果,特有物種漾濞槭種群數量逐年增多,多年絕跡的小熊猫等國家級野生保護動物在蒼山重現,滇金絲猴數量新增。提升濕地服務生態和保護野生動物功能,採取近自然恢復為主,人工構建為輔的策略,構建適於魚類、兩栖類、爬行類、鳥類的棲息環境,為我國西南片區夏、冬候鳥遷徙提供重要食源補給,初步監測濕地鳥類從2012年的37種增至58種。

2017年,大理州林草局依託條件成熟的野生動物馴養繁殖企業和社會公益機构,分別在大理市和祥雲縣設立陸生野生動物臨時收容救護點,主要負責收容救護蛇類、鳥類、外來入侵物種和被遺棄的人工馴養繁殖的野生動物等小型動物。收容救護的野生動物均嚴格按照規定進行隔離檢查、救護、野化訓練、放歸自然。多年來,大理州共收容救護了1828頭(條/只)國家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種類包括黑熊、眼鏡蛇、眼鏡王蛇、獼猴、黑翅鳶、雕鴞等,其中不乏國家一、二級保護動物以及瀕危品種。

針對鳥類遷徙實際,依託4個國家級和2個省級疫源疫病監測站,即時監測和排查鳥類疫情;每年秋冬季節在南澗鳳凰山和巍山鳥道雄關環志中心開展鳥類環志,截至目前,共環志鳥類11萬只,種類高達282種,對符合條件的49只鳥類安裝了衛星跟踪器,運用科學技術手段,更快速、準確、科學地研究和掌握候鳥遷徙規律,為鳥類的繁殖地、遷徙地保護,以及鳥類生活史研究提供了依據;認真開展清網行動,嚴厲打擊破壞鳥類資源的違法犯罪行為;堅持開展“野生動物保護文宣月”和“愛鳥周”宣傳活動等系列生態公益活動,普及法律法規,提升全社會保護野生動植物的參與度和積極性。

爭當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

近年來,大理州把保護生物多樣性作為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考察雲南重要指示精神的重要內容,成立了大理州生物多樣性保護委員會,建立生物多樣性保護聯席會議制度,統籌推進生物多樣性保護工作,制定出臺《大理州生物多樣性保護實施方案(2014—2020年)》及《三年實施方案》。建立健全外來入侵生物監測、灾害防控指揮體系和應急處置制度,發佈《突發林業有害生物事件處置辦法》、《重大林業有害生物灾害應急預案》,開展薇甘菊、鳳眼蓮、紫莖澤蘭、空心蓮子草、福壽螺等有害生物和外來入侵物種的監測和防控管理。

大理州還以生物多樣性保護優先區域以及重要生態系統、珍稀瀕危特有和極小種群物種、重要遺傳資源等為重點,加强生物多樣性保護網絡體系建設,以項目為抓手,在“就地保護體系建設、遷地和離體保護體系建設、生物多樣性調查和監測體系建設、生物多樣性資源可持續利用、生物多樣性保護能力建設”五大優先領域具體推進落實了30個優先項目。通過項目實施,全州生物多樣性喪失的趨勢基本得到控制,生物多樣性資源本底調查與評估穩步推進;珍稀瀕危特有和極小種群物種保護得到進一步加强,種群數量逐步恢復;自然保護地建設管理趨於規範,生物多樣性監測網絡、評估與預警體系建設取得積極成效,信息化管理水准穩步提高;生物物種資源出入境管理制度、生物遺傳資源獲取與惠益共亯制度等基本建立,對外合作與公眾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更加廣泛。

在昆明舉行的COP15非政府組織平行論壇上發佈的“全球生物多樣性100+案例”中,大理州雲龍縣天池國家級自然保護區2個案例入選,其中,“螞蟻森林滇金絲猴棲息地修復和廊道建設項目”位居“生物多樣性100+全球特別推薦案例”之首,“雲龍天池多重效益森林恢復項目”入選“生物多樣性100+全球典型案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