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重農抑商的古代封建社會,能稱得上姓名的商賈巨富,基本上寥寥無幾,其中明代的沈萬三,成為了其中一位。
根據現有的資料,很難說清楚沈萬三是如何起家,民間普遍的說法是,他有一隻“聚寶盆”,裡面放進去一個銀錠,就能生出一堆的銀元寶,取出一支放進一支金釵,能取出一大把金釵,這一段故事一傳十十傳百,,弄得大夥都深信不疑。
有人則認為,1286年出生在浙江湖州的沈萬三,是靠著另外一名姓陸富豪的贈與,“元時富人陸道源,皆甲天下……。暮年對其治財者二人,以資產付之”,積累下大片家業,但是可以肯定的是,到了元末,沈萬三已經是“沈萬三有宅在吳江二十九都周莊,富甲天下,相傳由通番而得”。而他“好廣辟田宅,富累金玉”,以致“資巨方萬,田產遍於天下”。的確是一名相當大的地產開發商。
最傳奇的故事,莫過於朱元璋建立明朝之後修築皇宮,沈萬三捐贈的資產,修築了都城的三分之一。
為此沈萬三的兩個兒子封了官,在南京還有了“廊廡一千六百五十四楹,酒樓四座”的奢華住宅,然而這名富豪的衰落,卻如同他的崛起一般迅速,面對疑心過重的朱元璋,他被猜忌是遲早的事情,沈萬三隨即也被發配到雲南充軍。
但沈萬三的奇迹,卻依然在繼續,他在雲南尋覓到了新的商機,從江南茶馬古道進口大量江浙的絲綢、陶瓷等,運送到雲南,甚至遠銷緬甸印度,東山再起。
然而因為朝廷的禁令,他還是在邊陲度過了屬於自己的一生,卻也留下了幾個問題解决,沈萬三去世後,他的財富和後人去了哪裡?這樣的一大筆資產,自然連朱元璋也極其動心,卻很難聽到關於沈萬三家族的後續故事。
實際上,朱元璋沒找到,卻讓他給找到了。
早在2017年8月11日,國內明史學會沈萬三研究會的會長就來到雲南騰沖界頭鎮,這裡居住著不少沈姓人,根據《界頭沈氏家譜》,其先祖沈彥通應當就是沈萬三的後人,到如今一共傳承了19代,從而繁衍下2400多名後裔。
為何能够如此肯定這個結果呢?因為在其先祖沈彥通墓碑前的孫家壩,還存放有一個墓誌銘,記錄了沈萬三入雲南以來的細節,以及落戶騰沖之後的山地,這多少讓人有些吃驚,在界頭鎮黃家寨蓮花湖山上的祖墳地,占地面積達到了1000畝,並且立下了高大的石碑,這些都可以當成沈萬三生前財富的體現。
而一比特來自《東方文化周刊》,名字叫紮西劉的攝影師,也發現了意外的驚喜,在2000年對貴州大山的一處訪問當中,他發現當地村民服飾竟然還有明朝的遺風。這足以說明,當年明廷向邊關遣送了大量的中原移民。
根據《三迤隨筆》提到,沈萬三和鎮守雲南的將軍沐英之間,關係也十分要好,在沈萬三獲罪的時候,正是沐英為他開脫,這才使得後者發配雲南。
當時間來到了1369年,沐英的屯軍地點便是在雲南小屯鎮,沈萬三的後裔會不會居住在這裡?
經過仔細的蒐索,沐英果然發現,在小屯鎮的天龍地區,有著陳、鄭、沈、張四大姓,都是從中原遷居而來,其中以沈姓最具風格,他們家族喜歡經商,供奉財神爺,還留下了向南京祭祖的習俗,這些行為習慣似乎都在說明,這正是沈萬三的後裔。
只不過經過這麼多年的流傳,沈萬三留下的巨額財富,也隨著時間消失在人群當中,沈萬三是不幸的,出身微寒的他奮鬥一生,卻難以脫離皇權的限制,最終在他鄉去世,然而他也是幸運的,朱元璋時期高層親信多有滅族者,然而沈萬三能够開枝散葉,壽終正寢,實屬不易。
沈萬三被流放後,後代家產都去哪了?朱元璋沒找到卻讓他找到了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