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被譽為“北方香港”,如今卻風光不再,大連為何會止步不前

辽宁 73℃ 0
摘要:作為“浪漫之都”的大連,是個冬暖夏涼的都市,像是聖亞海洋世界還有太陽溝景區等都是很多驢友必打卡的景點之一,但大連也不是一個僅僅靠旅遊而聞名的一個都市,曾幾何時,大連也是一個號稱“北方香港”的副省級都市,更是勵志20年趕超香港,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趕超的消息卻一直沒有傳來,是什麼阻礙了它的發展呢?20年的光陰白白被浪費,大連不僅

作為“浪漫之都”的大連,是個冬暖夏涼的都市,像是聖亞海洋世界還有太陽溝景區等都是很多驢友必打卡的景點之一,但大連也不是一個僅僅靠旅遊而聞名的一個都市,曾幾何時,大連也是一個號稱“北方香港”的副省級都市,更是勵志20年趕超香港,如今時間已經過去了,趕超的消息卻一直沒有傳來,是什麼阻礙了它的發展呢?

禍福相依

大連也是一個臨海的都市,和香港一樣,大家都是小漁村出生,因為其優越的地理位置,還有不凍港的特殊條件,從1881年起,清政府就曾將大連定為了軍事海港,從此刻開始,大連的發展史就徹底拉開了帷幕。

在二十世紀初的時候,當時的廣州還有上海等地區都已經被英美等國家霸佔,在沒有選擇的情况下,大連成為他們唯一的目標,但是等大連港口真正繁榮起來的時候,日軍也發現,大連對他們而言有著比廣州和上海的更佳優勢。

大連被日本接管後,隨後在大連修通了連接東三省的南滿鐵路,大連搖身一變成為當時海鐵聯動的樞紐都市。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並不是說假的,自從運輸不成問題之後,大連的對外貿易便開始迅速發展起來,像是棉花還有石油等資源都開始進行大量的運輸買賣,日本的本土工業產品也通過這個大連這個流通筦道流入中國東北周遭。

雖說在這段時間中,經濟增長得最多的並不是我們國家,但是不可否認的是,這巨大的經濟交易還有工業規模都很大程度的催生了大連的發展。

因為“商業運輸”的需要,大連不得不成立了許多經營鋼鐵還有船隻與機車的工業,這些經營重工業的基礎,在我國抗戰勝利後進入改革開放時期時提供了大量的經營理念作為支撐,是當時我們推進工業化的重要力量,1980年國家將重點建設的工業基地就設立在大連。

大改革

“天時地利人和,大連基本都佔據全了,再加上改革開放這股東風,前往大連的打工人幾乎成為當時工作的一股潮流。”有了國家的大力支持,大連不僅不用繳納省級稅收,所有貿易進出等也沒有任何限制。

等到快90年代的時候,大連已經一躍到國家排名前十的都市,這樣一個前途一片光明的都市,讓人不得不將“20年內將大連打造成第二個香港”的念頭放在了它的身上。

因為得天獨厚的環境條件還有經濟基礎,國家希望大連能再一次進行“都市陞級”。像是那些帶著孩子找輔導班的母親,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在學會某項特長之後,能够從同齡的孩子中實現一次彎道超車。

這一次大連選擇的特長則是“金融、旅遊還有服務業等”,但是如果要發展這些,當初引以為傲的重工業便轉眼間成為當下最雞肋的存在。

為了能够讓大連成功轉型,自身開始不得不進行“磨骨”和“美白”,那些大型的重工業開始被一點點剔除出大連,這些累積多年的工業體系瞬間遭受到滅頂式的打擊,此外大連開始興建一系列的摩天大樓和宏大的基礎建設等,瞬間就有一個工業化都市轉型成為一個國際範的都市,格調一下子就起來了。

但是這“磨骨”一樣的改造又怎麼可能不傷筋動骨,在這看似風光的外表下,已經被掏空的大連開始一日不如一日,那些修建起來的高樓大廈也需要經濟支撐,像是打了“美容針”一般,一段時間內沒有新鮮的“經濟”支撐,便開始以肉眼可見的速度衰退下去,事情發展到這個地步,大連依舊還是在奮力想著對策,依然立志想要轉型。

為了振興發展服務業,大連可謂是下了血本,光是當地的基礎建設就達到了GDP的三分之一,但是收效卻微乎其微,從2000年開始,大連的經濟降的厲害,眨眼間就被青島超越,失去了北方第三城的領先地位。

陰差陽錯

但是隨著工業資訊的發展,那些停駐在北方的人才也在觀望,在廣州廈門等地區成立自由貿易區之後,便形成了一股由北向南的求職趨勢,珠三角、長三角等地區比較密集,而且那邊的工作條件更好,薪水也給得高,在一波波“發財人”的吸引下,大連越來越留不住人。一如那些年來到大連打工的人們。

只不過在這一次,他們成為了被遺棄的那一方,人才的劇烈流動讓大連損失了很多的人才。留在大連的人基本還是那些重工業的技術性人才,對於知識型人才的吸引引力並不够,在失去這些建設新城市的中堅力量之後,大連想要轉型的想法不得不被擱淺。

而且大連的地形地貌並不是非常適合建造一個都市,而是適合建造一個港口群,大連整個地勢是比較狹長的,老城區基本是陷入海中的港口附近,而每個港口都有其獨特的影響力。

不以某個都市中心為發散,各個港口各自為政,但是同樣的對於那些新城區卻毫無帶動能力,將經濟放在這邊只能是吃力不討好,但是如果不投入經濟資源,又是萬萬不得行的。

那些老企業早就佔據了大連的交通便利的位置,那些新興企業早已經沒有了落脚的選擇,好不容易找到合適的位置之後,交通問題又成為一大障礙,在那些連通性越來越强的現代化都市對比下,大連像是一個頭重脚輕的娃娃,別說向前跑,光是站著都有些費勁。

明白事情走向的嚴重性之後,出於自救的心理,提出了“大大連”的戰畧,所謂的“大大連”就是指還是要走新型工業化和城市化的道理,換一種管道說就說,那些年被拋弃的重工業,如今又要請回來了,在請回來的同時,也儘量保持如今城市化的容貌。

錯失機會

那些被趕出家園的重工業在一夕之間再次搬回了大連市區,不僅如此,在政策方面也得到了更多的扶持,大連在改變的同時,這些重工業也在進行著自我優化,那些污染嚴重的重工業開始逐步被全新的、環保型的產業替代,大連和重工業之間似乎再次握手言和,攜手步入美好的新時代。

這一次或許大連已經找到了屬於自己正確的道路,但是卻已經嚴重錯失了改革開放頭十年的蜜月期,在那幾年的時間中,廈門深圳等都市已經迎來了屬於自己的高速發展,而深圳更是吸納了像是騰訊和阿裡等新興企業的領頭羊,大連那些年想要超越香港的夢如今深圳已經替他完成,大連與香港的距離越來越遠,甚至連東北三省中也在逐漸失去原有的地位。

這黃金的幾年時間終究是錯付了,在改革開放的時期,大連其實已經抓住了第一輪外貿發展機遇,承接了日本的大量企業轉移,但是成也蕭何敗蕭何,大連沒有在此期間培養自己的自主企業,等到和中日關係陷入冰封期的時候,大連的外貿環境迅速惡化,經濟進一步轉向惡化。

在當初提出的“北方香港”的想法其實在當時還是非常先進的,但是恨就恨在一個生不逢時,在大連正準備摩拳擦掌的大幹一番事業的時候,那些新興產業與互聯網科技卻還沒有發展成熟,當時連背景上海等都還未完全發育成熟,大連想要領先一步,顯然是有些異想天開,這種揠苗助長式的成長,勢必會阻礙大連的正常發育。

重新出發

在接連的挫敗下,大連又轉回了重工業發展路線,雖說這樣的轉變有給大連帶來一絲生機,但是國內現在重心早已經在加工製造業上,互聯網等產業正式崛起,眼看新的一輪塔樓已經建起來了,但是大連手中握著的卻是一張早已經過期的門票。

越挫越勇的大連在2010年提出了“三個中心,一個聚集區”的大戰略,開始將重心放在了服務業鏈,雖說終於跟上了國家的發展脚步,但是已經屬於吊車尾的都市。

大連在這幾十年的時間中做出了很多改變,但是這些改變也大多不徹底,本來大連是一座以國有經濟為主體的都市,後來隨著改革開放慢慢變成民企、外資、國有三方持平,在南方都市正在以民企為主導的情形下,大連開始越做越回去,又重新回到了重工業主導國企為主導的局面。

“大連很辛苦地跑了很多年,但是卻一直沒有在正確地跑道上,等到反應過來的時候,只能重回起跑線上,而此時其他的都市早已經跑過了一段賽道。”20年的光陰白白被浪費,大連不僅失去了當年的風光,連東北一哥的位置也無望了,如今“北方香港”的目標越來越遠,重回當日的輝煌也變成遙不可及的願望。

那些生活在大連的線民們對於大連未來的發展也有些迷茫,大連的發展有些過於依賴政府的方針,但如今最有潜力的幾個企業基本都是民企,大連現如今的人均生活水準已經達到了二線都市的水平。

但是都市要發展的話,則必須提高當地的經濟收入,光靠稅收的話說實在也有些困難,拓展資金的管道有局限,又沒有新鮮血液注入,這種啃老式的發展很難有什麼可期待的新發展。

餓不死人但是也無法壯大,這或許就是大連現時最客觀的狀態,在2020全國各大城市的GDP公佈之後,我們回想起當初大連的豪言壯語,但是現實當中南北兩邊前30名都市中,二比一的現實也有些打臉,這樣的格局形成並不是一朝一夕,大連更是從一匹黑馬變成了最無望的那個,這種改變讓人不得不有些唏噓。

現在的大連多少也有一些想要大力發展旅遊產業的意思,將來或許也會發展成養老的旅遊城市,作為我國的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最近卻也有一件有些讓人落人口舌的事情,在8月21號的時候,大連在市內開設了一條“日本風情街”,利用這種異域風情來吸引客戶購買日本製造的商品。

結語

這種做法且不說此舉是不是只是為了單純地拉動經濟,但是君子愛才取之有道,雖說如今早已經進入和平的年代,但是那些年的歷史並不是說忘就能忘的,更何况如今那些呼籲支持國產,扶持國內企業的呼聲漸高,此舉必然有些讓人疑惑,這或許是大連踏出的另一步棋,但是正確與否,或許要在多年後才能再次見證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