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明朝建立之後,太祖朱元璋懲於秦朝和隋朝二世而亡的教訓,决定封建諸王,以起到“上衛國家,下安生民”的職責。囙此當時親王們在就藩之時,是不惜一切代價的。比如洪武十一年(西元1378年)老朱次子秦王朱樉之國西安,第三子晋王朱棡之國太原,除了各有三千多人的護衛隨行之外,他們倆的表哥曹國公李文忠還奉旨親率大軍護送。
但是等到朱棣靖難之後,親王們的戍邊職責日漸稀釋,考慮到之國成本,封國也逐漸改為內陸省份。比如地理位置重要的山西,除了明初三大親藩:晋王、代王和沈王之外,後世皇帝再沒有把自己的兒子或者兄弟派往山西就藩。原因無他,輸運困難耳。
明代四川是十三個承宣布政使司之一,素來被稱為“天府之國”,同時轄地還很廣大。那麼四川一地在明朝一共分封過幾個親王呢?只有三個!其中蜀王是明初那一撥就藩的親王,申王還沒之國就在京城去世,剩下的壽王還中途逃離了四川,這又是什麼原因呢?
壽王其人
朱佑榰,生於成化十七年(西元1481年)十一月十二日,明憲宗朱見深第九子(倫序第七子),生母安妃姚氏。成化二十三年(西元1487年)正月,58歲的皇貴妃萬氏去世。憲宗皇帝自幼年時便對這位比自己大17歲的女子一往情深,囙此萬氏死後,皇帝陛下的身體迅速垮了。當年七月,自知即將油盡燈枯的憲宗將自己幾比特年齡較大的皇子册封為親王。
其中第四子朱佑杬封興王,第五子朱佑棆封岐王,第六子朱佑檳封益王,第七子朱佑楎封衡王,第八子朱佑橒封雍王。不過明明雍王比起朱佑榰來只大了五個月,偏偏這次封爵到他這兒就戛然而止。
當年八月朱見深駕崩,皇太子朱佑樘繼位,是為孝宗。弘治四年(西元1491年)八月,孝宗封幾個弟弟為親王。其中先帝第九子朱佑榰封壽王,第十一子朱佑梈封汝王,第十二子朱佑橓封涇王,第十三子朱佑樞封榮王,第十四子朱佑楷封申王。
弘治七年(西元1494年)九月,興王朱佑杬之國湖廣安陸。弘治八年(西元1495年)二月,岐王朱佑棆之國湖廣德安。當年八月,益王朱佑檳之國江西建昌。從年齡上來看,接下來之國的應該是衡王朱佑楎和雍王朱佑橒,然而在二王之前率先之國的反而是壽王朱佑榰。原因也很簡單,衡王和雍王的封國一個在山東青州,一個在湖廣衡州,而壽王的封國遠在四川保寧府。
親王之國是一件大事,王府中上自親王,下至雜役校尉,人數眾多。各級地方官員既要保證親王安全,又要提供衣食住行,可謂是負擔沉重。加上本次壽王封國路途遙遠,在其之國之前、之中和之後,都發生了許多的爭議。
之國保寧府的鬧劇
之國之前:更定規則
自那批開國親王之後,明代又一次大規模親王之國發生在明宣宗宣德年間。當時仁宗朱高熾五子:鄭王、襄王、荊王、淮王和梁王分別之國鳳翔、長沙、建昌、韶州和安陸,所用到的船只是二三百艘。明憲宗成化年間,英宗朱祁鎮五子德王、秀王、吉王、崇王和徽王分別之國濟南、汝寧、長沙、鈞州,所用到的船隻猛增至七百餘艘。
而等到興王、岐王之國,不但船隻數量高達九百餘艘,一路之上又擾亂地方,破壞鹽法,引起了朝堂上下輿論譁然。故而在益王之國之時,船隻數量降到了七百艘,軍校所用車輛也從兩人一車改為四人一車,即使這樣,依然用到了一千四百多輛車。
現在壽王之國,按理應該遵循益王之例。但其王府承奉、長史等官在朱佑榰面前嚼舌根,讓他一定要按照興王和岐王的先例之國。此事不出所料,再次在朝野間引起一片譁然。兵部不得不在朝堂上提出強烈抗議,最終促使朝廷對於親王之國的標準重新進行了更定。
比來所用車船,比之宣德、成化中已增數倍。若不立為定制,將來之弊殆有不可勝言者。此後親王之國,請給船照吉府例,多不過七百艘。官員、軍校俱照益府例,軍校每四人一車。官員照合得車數,每兩銀二兩四錢。送本府長史司交收給散,令其自雇。—《明孝宗實錄卷一百四十五》
孝宗同意了兵部的建議,同時又對沿途所用拽船人夫人數進行了規定。親王和王妃所乘坐船只:每船下水五十名、上水八十名。運送物件船隻:每船上水二十五名、下水十五名。本府官員船上水二十名,軍校船上水十名,下水俱五名。就這個數位我們就可以想像一下,七百艘船,至少要用到數萬人的拽船人夫。這個標準並不固定,如果親王封國在山東或者河南,需要酌情减少。而像四川這般遙遠的封國,恐怕還不止。
之國之中:怨聲載道
保寧府位於今四川省東北部,府治就在嘉陵江畔的閬中。從京城到保寧府,壽王一行先要從北京出發,沿著運河南下直至南京,然後轉長江航線途經武昌,最終才能抵達保寧府。
弘治十一年(西元1498年)九月初六日,壽王前往天壽山辭別大明歷代先帝的陵寢。九月十五日,朱佑榰在皇宮向兄長朱佑樘陛辭,孝宗皇帝親自到奉天門為弟弟送行。但是沒想到的是,壽王一行剛到臨清,就出了么蛾子。
臨清位於山東省西北部,是京杭大運河的樞紐都市。儘管有皇帝本人的諄諄教導,王府官員南下之時仍然一路吃拿卡要,各處州縣“不勝荼毒”。在抵達臨清的上一站德州之時,王府承奉宋祥、趙鳳,典膳時俊等人就問當地官員索要賄賂銀三百餘兩。而臨清兵備按察司副使陳璧是個狠人,一分錢也不給,把宋祥等人氣了個半死。
結果等到陳璧率當地官員朝見壽王之時,宋祥竟然指揮王府內使一擁而上,把陳璧打了個頭破血流。同時王府軍校登岸之後進入民房商鋪公然搶劫財寶貨物,史稱“城中為之罷市”。怒不可遏的陳璧一面緊急上奏朝廷,一面率領軍民奮起反抗,一下子查出宋祥私自販賣的私鹽六萬三千餘引。就在孝宗派出給事中丘俊等人調查此事的同時,壽王一行已經來到武昌,宋祥等人又聯合護送太監梁義沿途敲詐了一萬多兩銀子。
經過一年多的調查,最終孝宗下旨將承奉宋祥、趙鳳解京送司禮監奏請處治,典膳時俊、王府長史王春、秦誠通改調別府,此事就此了結。此事的處理結果雖然不重,但影響卻很壞。幾年之後還有官員就此上疏,認為壽王之國之時有幹天和,是灾异叢生的原因之一。
癸卯,刑部尚書閔瑤及都察院左都禦史戴珊等以灾异言八事:一擇藩輔。謂近者壽、涇二王之國:內使等官騷擾吏民,連興大獄,是由輔導不職所致。請敕司禮監及吏部如遇親王出府,承奉、長史等官務加選擇。—《明孝宗實錄卷一百八十八》
之國之後:麻煩無窮
壽王府位於閬中城內西南隅,即今城西閬中中學一片,占地約1平方公里。城西原有鳳凰山,乃盤龍山餘脈,自北蜿蜒數裏而來,至府署後嶙峋突起,狀如舞鳳,稱龍鳳呈祥。山上花木薈蔚,歷代建將相坊、會經樓、觀音寺等名勝古跡於其上。壽王選中在此山建造王府,術士認為金虎昂首,不利主家,遂將鳳凰山削為平地。
壽王府闊為四裏,遷移軍民居室千餘家,徙縣學、寺觀、廟宇、公署數十區,造宮殿房屋八百五十間。饒有林園花木之盛。—《舊通志》
壽王府的規模,不要說和明初親王相比,即使和明代中期的親王府相比也頗有不如。同時從繁華的京師來到交通不便的保寧府,壽王本人心態顯然尚未調整。而其在之國途中的胡作非為,又導致王府高層官員幾乎被一鍋端,讓壽王府的官員水準直線下降。
一次王府小吏因事被保寧府知府責打之後,壽王竟然聽信長史司官員的挑撥,要求巡撫巡按等官對其進行處置。朱佑榰也不想想現在是什麼時代了,哪還輪的上他這個親王亂來,最終自然是碰了一鼻子灰,孝宗還降敕教育弟弟以後一切“務遵祖訓行事”。
弘治十四年(西元1501年)十月,岐王朱佑棆去世。因其無嗣,孝宗下旨將岐王運回京師安葬。眼瞅著兄長在德安留下的新王府無人居住,壽王不禁動了遷國的念頭。經過幾年的不懈努力,終於在明武宗正德元年(西元1506年)得以遷國德安府。
結語:從京師到四川千里迢迢,壽王這次之國所造成的惡劣影響給朝廷官員造成了不可磨滅的印象。而幾年之後朱佑榰因為在四川待不慣,軟磨硬泡又遷去了湖廣德安,再一次耗費了朝廷大量的錢糧。這樣的賠本買賣,對於此後財政日益捉襟見肘的明廷來說,自然是難以承受。囙此自壽王之國四川,是明代歷史上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來源:樓哥看歷史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