茅臺和貴州醇的八年恩怨,導致“北茅南醇”的局面不復存在

江西 54℃ 0
摘要:茅臺和貴州醇曾經在貴州並稱為“北有茅臺,南有貴州醇”。儘管貴州醇並非國家級名酒,只是貴州省名酒,但是其能與茅臺並稱,可見當時的實力有多麼强。茅臺和貴州醇本應該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但是後來兩家卻劍拔弩張,不僅對嚴重影響了兩家酒廠,甚至間接導致了黔酒整體實力的下降和貴州醇的沒落。我們來講一講茅臺和貴州醇從結怨到握手言和的過程。

貴州省名酒:

“我們難以想像一個受過良好教育的高級工程師,堂堂國酒酒廠的廠長,居然幹著欺名盜世的勾當,你於心何忍。”這是1992年7月20日貴州醇向社會發佈的致某酒廠廠長的公開信。當然這個公開信指的是誰我想大家也都能猜出來,而且這封信還是指名道姓地去譴責。

九十年代初期,貴州省有兩個非常强的白酒品牌,一個是貴州茅臺,另一個就是貴州醇。我們現在看貴州省的名酒分佈,大多都集中在北部地方,像茅臺、習酒、國臺(九十年代時還沒有)、金沙回沙、珍酒、董酒、湄窖等都在北部地方。中部也有平壩窖、安酒、貴州老三春等名酒,而南部的名酒則是少之又少,貴州醇算是一個。

茅臺和貴州醇曾經在貴州並稱為“北有茅臺,南有貴州醇”。儘管之前鴨溪窖、平壩窖風靡一時,但也只是“茅臺之下,鴨溪平壩”。儘管貴州醇並非國家級名酒,只是貴州省名酒,但是其能與茅臺並稱,可見當時的實力有多麼强。在九十年代初期,貴州醇曾一度超過茅臺。茅臺和貴州醇本應該互相學習、互相借鑒,但是後來兩家卻劍拔弩張,不僅對嚴重影響了兩家酒廠,甚至間接導致了黔酒整體實力的下降和貴州醇的沒落。

為什麼茅臺和貴州醇兩家會反目成仇呢?我們來講一講茅臺和貴州醇從結怨到握手言和的過程。

風靡一時的貴州醇:

1950年黔南自治州成立了興義縣酒廠。1983年興義縣酒廠試製研發出了35度的低度濃香酒,酒的名字就叫貴州醇,向市場推廣後便迅速火爆了起來。有人說貴州醇開了低度白酒的先河,這個應該是不嚴謹的。因為早在1973年張弓酒就已經率先攻克了低度酒科技,在七十年代末江蘇省的個別酒廠也已經研發出了低度酒。但是至少在貴州,貴州醇還是率先攻克低度酒科技的酒廠。

1992年酒廠為了銷售貴州醇酒方便,直接將酒廠的名字改為了貴州醇,曾經有著“中華第一醇”的稱號。1983年—1995年這段時間是貴州醇發展的黃金時期,儘管貴州醇並不是國家級名酒,但是市場銷售依舊火爆。1993年國內披露了全國250家產值營業稅最佳企業中,貴州醇排名第十一位。在全國酒類飲料行業位於全國第二,貴州省第一位,貴州醇一家就占了當地一半以上的稅收和80%以上的工業總產值。

九十年代時濃香型白酒的天下,當時全國白酒行業前十濃香酒甚至都能佔據八個名額當然貴州醇在那時一直都是濃香酒占主導。那時候也沒有茅老大這一說法,因為那時候的酒業大王是五糧液,當五糧液銷售額突破40億的時候,茅臺還在八億附近徘徊。

九十年代茅臺的發展一波三折,市場經濟和廣告酒的衝擊導致很多酒企都破產倒閉,那個時候的茅臺甚至都很難進入行業前五。因為茅臺的發展不景氣,而南邊的貴州醇卻年年發來捷報,甚至銷售額都已經超過了茅臺,所以一場針對貴州醇的計畫就這樣在嫉妒中誕生。

真假貴州醇:

看到南邊的貴州醇已經超過了自己,這時茅臺便想出了一個一石二鳥的辦法。茅臺找到了當地幾家做酒的小酒廠、小作坊之類的,將他們聯合起來收歸麾下。這時茅臺也推出了一款濃香的“貴州醇”,正是由這些小作坊生產的。茅臺推出的這款“貴州醇”在酒瓶的包裝設計上跟真的貴州醇幾乎是一模一樣,唯一不同的就是酒質的差別。

這樣可以巧妙的利用貴州醇的名氣來將這些產品投放出去,即使不成功那損害的也是貴州醇的名氣。廣東省是真的貴州醇最大的市場,茅臺則直接將茅臺系列的“貴州醇”投放進入廣州市場。所以茅老大也是狠呀,上來就直接下死手,真假貴州醇混雜在一起,這些劣質酒直接導致了貴州醇的口碑的下降。

真的貴州醇肯定不會允許這些假的貴州醇擾亂自己的市場,於是就跟茅臺打官司,就這樣兩家貴州的酒企在廣東打起了官司。有意思的是兩者都是被告,兩者也都是原告,貴州醇起訴茅臺不正當競爭,而茅臺則是起訴貴州醇商標侵權了“貴州”這兩個字。其實“貴州”這一商標確實是茅臺先注册的,而貴州醇的商標是南盤江,但是在貴州醇酒廠推出貴州醇這一系列的時候,茅臺並沒有相關產品出售。

本來案子有希望早些解决的,但是貴州醇方面的一比特關鍵人物黃女士不幸離世,導致案情又往後推了幾年。當時是1993年5月26日,在當庭陳述時,代理律師黃惠蓮女士突發心臟病溘然離世。如果黃女士當時沒有去世的話,那可能就是另一番風景了。1993年11月,貴州省輕工廳向貴州醇傳達了對兩廠的調解意見,建議茅臺和貴州醇酒廠共同生產“貴州醇”。當然這個意見並沒有得到認可。

後來這官司一打就是八年,這八年搞得兩家酒廠都心力憔悴,都在忙官司的事情,也錯過了很多市場機會。後來在地方政府的調節下,“貴州醇”這一商標歸貴州醇酒廠所有。2001年茅臺酒廠董事長季克良去考察貴州醇酒廠,並且和時任貴州醇廠長鄢文松握手言和。

貴州醇被收購:

儘管兩家冰釋前嫌,但是造成的是兩家元氣大傷,甚至許多放弃了許多開發新產品和開拓新市場的機會。茅臺系列的貴州醇本來就是一些小酒廠生產的,根本沒有什麼酒質可言,到官司結束後貴州醇的口碑已經完全被這些劣質酒給毀了。而對茅臺的影響卻並不是那麼大,畢竟“貴州醇”並不是自己的嫡系產品,哪怕砍掉之後其他的茅臺系列也仍然有著很高的銷量。

本身就元氣大傷的貴州醇,再加上後來多元化投資失敗,貴州醇到了破產的邊緣。2012年貴州醇被維維集團收購,維維集團做了幾年之後也是沒能力挽狂瀾,一直是虧損。2019年維維集團將貴州醇轉賣給了江蘇綜藝集團,包括後來連枝江酒業也一起賣給了江蘇綜藝。

江蘇綜藝集團任命朱偉衕誌為枝江和貴州醇的董事長。我相信許多人在頭條上能經常刷到過朱偉的頭條,現時他的粉絲量已經超過了六萬,自己都快成一個網紅了,可能這也是一種行銷管道的一種吧。到底朱偉衕誌能不能帶領貴州醇再創輝煌,這個還很難說,畢竟貴州醇這個品牌已經淡出很長時間了。不過他僅僅用了幾個月的時間就扭轉了貴州醇的虧損,這何嘗不是一個好的開始呢。

總結:

現時貴州醇酒廠主推的產品已經由濃香轉變成了醬香,當然價格也是不低。“北有茅臺,南有貴州醇”這句話放在九十年代來說無可厚非,但是現時茅臺都已經這個體量了,再來標榜這句話就有點碰瓷茅臺了。話又說回來,如果當初沒有劣質的貴州醇事件,那麼貴州醇何嘗不是另一番光景呢?

現時貴州醇想要趕上或是超過茅臺基本上不太可能,從貴州醇計畫中也能看出來,它要做僅次於茅臺的醬香酒。這個其實也很難,因為排在它前面的習酒、郎酒、金沙回沙、國臺、珍酒等實力都很强,也不會坐等著被超過。我只能說拭目以待吧!

時隔二十年左右,貴州醇攜帶者“真年份”系列再次回到了福斯的視野,並且收購了赤水河畔的藺郎酒業,大大地提高了產能。說一下這個真年份系列,它有兩個生產日期,一個是生產日期,另一個是釀造日期。現在再喝貴州醇,除了能品嘗出它的陳香醇厚之外,還依然能體會到鄢廠長的付出的心血和無奈。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