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劉備採用龐統的上策攻取成都,蜀漢的氣運會發生什麼變化?

四川 83℃ 0
摘要:在接受劉璋的邀請後,劉備率軍進入益州。一年後,劉備起兵準備奪取益州,龐統向他獻了上中下三策,劉備選取了中策實施。如果劉備選擇了上策,蜀中之戰會是什麼情况呢?如果劉備汲取龐統上策和中策的合理部分,在奪取鞏固葭萌關臨時後方的同時,利用奇襲的有利因素,派出精銳部隊直插敵人縱深,會大大縮短戰爭的行程。這樣,劉備會儘快奪取成都,益州遭受的損失也會大大減輕,對劉備下一步軍事行動帶來有利影響。

劉備在得到南郡後,沒有把主要的目標放在荊州北部的曹軍身上,而是迫不及待地想要奪取益州。這是因為他和諸葛亮的《隆中對》把跨有荊益作為第一步戰略目標。在接受劉璋的邀請後,劉備率軍進入益州。一年後,劉備起兵準備奪取益州,龐統向他獻了上中下三策,劉備選取了中策實施。如果劉備選擇了上策,蜀中之戰會是什麼情况呢?

一、龐統獻計和實施的後果。

劉備在得到荊州大部後,就把目光盯在了益州身上。他在得到張松獻圖後,便緊鑼密鼓地為奪取益州做準備。在張松的運作下,劉璋為了抵禦張魯的進攻,請劉備入川幫助自己。於是劉備率領龐統、法正、黃忠和魏延等人一起入川。

在進入益州後,劉備並不急著與張魯作戰,而是廣施恩德,收攬人心。在一年後,劉備覺得時機已經成熟,决定起兵奪取益州。他在和龐統商議的時候,龐統向他進獻了上中下三條計策。這三條計策是這樣的:

上策是劉備暗中選取精兵,晝夜兼程地前進,直接襲取成都。中策是假借回師荊州的名義,誘騙劉璋的部下楊懷、高沛前來送行,然後拘捕這兩人,奪取他們的軍隊,再向成都進軍。下策是返回白帝城,同荊州聯絡,然後再徐圖益州。

劉備分析這三條計策,認為上策失之於急,下策失之於緩,只有中策不急不緩。於是劉備採取了中策,先是藉口回荊州,捕殺了楊懷、高沛,收編了他們的軍隊。劉備在把他們的妻子作為人質後,強迫他們跟隨自己進軍成都。

在劉備進軍成都的途中,遭到了劉璋部下的頑強抵抗。在雒城之戰中,連軍師龐統都戰死沙場。直到一年之後,諸葛亮率領的荊州軍隊進入益州,和劉備會師於成都城下,走投無路的劉璋才被迫投降。事實證明,龐統的中策獲得了成功。

二、如果劉備選擇了上策。

但是,我們如果仔細看劉備奪取益州的過程,會發現劉備的進軍並不算順利。他本身的軍隊數量就不足,和劉璋的部下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戰爭。在戰爭中,雙方損失慘重,連龐統都戰死了。到最後,還是在荊州援軍的幫助下,劉備才奪取了益州。這說明,劉備選擇的龐統的中策是值得商榷的。

在龐統的三策中,下策是最不可取的。這是因為益州四面被重山環抱,形勢險要。從荊州進入益州,要突破長江三峽的防線,十分困難。劉備能够輕易的進入益州,得益於張松的內應,借助劉璋的邀請。這一舉動被嚴顏稱作為,獨守窮山,引虎自衛。

在劉備進入益州後,他駐守葭萌關的一年間,沒有作戰,而是廣施恩德,收攬人心。在劉備的努力下,葭萌關一帶的百姓對劉備十分擁戴。劉備此舉的目的就是想把葭萌關建設成為自己的臨時後方,為奪取益州的戰爭做準備。

如果劉備接受了下策的建議,那麼他所做的努力就全部付之東流了。他不但失去了進入益州腹地的有利條件,還丟棄了葭萌關這個臨時後方。這當然是劉備所不願意看到的,他自然不會選擇龐統的下策。

那麼如果劉備選擇上策呢?從整個戰爭的過程來看,也是不穩妥的。龐統的上策就是孤注一擲,對成都進行突襲。在當時,劉備的身邊有劉璋的名將楊懷、高沛監視。如果劉備對成都發動突襲,他在葭萌關的後方必然會被楊懷、高沛奪取。這樣,如果劉備的突襲行動不能一錘定音,他就會陷入四面被圍的境地。

在整個戰爭中,僅僅為了雒城的戰鬥,劉備就和對方爭奪了一年之久。在來到成都城下的時候,劉璋還擁有三萬精兵,穀帛足支一年。只是因為荊州軍打到達,馬超的反戈,讓劉璋失去了希望,這才投降了劉備。囙此,如果劉備採取了龐統的上策,是一種極為冒險的行為,如果不能奪取勝利,就會陷入極為不利的境地。

三、劉備可以修改的中策。

不過從戰爭的過程來看,劉備採取的中策還是可以修改的。這是因為從戰爭過程來看,劉備採納的中策不是不急不緩,而是顯得過於緩慢了。劉備和劉璋進行了長達一年的戰爭,不但消耗了自己的實力,還讓益州遭受了重大損失,對劉備下一步的戰畧造成了不利的影響。

這一切,都是因為劉備行動遲緩造成的。這是因為劉備完全是按照正規的作戰管道進行的。劉備先是向劉璋請求回荊州,在迷惑對手後,擒殺楊懷、高沛。在鞏固了葭萌關後方後,再對成都發動攻擊。劉備的兵力相對劉璋眾寡懸殊,這使得他陷入了苦戰。劉備不得不與劉璋的軍隊輪番苦戰,在付出了巨大代價才來到成都城下,可是時間已經過去了一年之久。

如果劉備在他採納的龐統中策上加以修改,加入上策的部分內容,情况可能會有所不同。龐統的上策覈心思想就是對成都進行奇襲,利用劉璋不懂軍事的弱點,對他進行精確打擊。這樣,劉備就可能在劉璋的援軍沒有到達的時候,就一舉摧毀劉璋的戰爭中樞,奪取戰爭的勝利。

如果劉備能够將這方面的內容考慮進去,他就還會擁有一個有利的因素,那就是張松的內應。張松是劉璋身邊最信任的部下,擁有巨大的權力。如果劉備打到成都城下,張松就會發揮重要的作用,甚至會兵不血刃地放劉備入城。

可惜劉備沒有重視這一點,他回荊州的藉口也沒有向張松通氣。由於劉備聲稱離去,使得張松哥哥那種首鼠兩端的人物,害怕禍及己身,出賣了張松。正是劉備機械的執行龐統的中策,造成了這一系列的悲劇。

如果劉備在執行龐統的中策時,同時採納龐統的上策裏奇襲的方案,這一系列悲劇就不會發生了。劉備可以對楊懷、高沛進行襲擊的同時,派出一支精銳部隊奇襲成都。在葭萌關的局勢穩定後,劉備的主力就馬上出發,追隨先頭部隊。如果這樣,這支精銳部隊即便奪取不了成都,也至少能够在劉璋沒有反應過來的時候,奪取雒城。

在劉備的主力到達後,雙方合力攻打劉璋的部下。失去了雒城地利的劉璋軍隊,只剩下待人宰割的命運。如果再加上張松的內應,劉備很可能會迅速結束益州之戰。那麼,益州遭受的損失將會大大減輕,劉備的實力會更加壯大,對他下一步的軍事行動會更加有利。

如果我們看龐統的這個計策,就會聯想到魏延的“子午穀奇謀”。他們的戰術思想、軍事計畫何其相似。這不能不讓我們認為,魏延的“子午穀奇謀”正是受到了龐統上策的啟發。可是令人惋惜的是,和劉備沒有採納龐統的上策一樣,諸葛亮也照樣沒有採納魏延的“子午穀奇謀”。

結語:

劉備奪取益州的時候,龐統向他進獻了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最終選擇了中策,奪取了益州。但是,我們看到龐統中策實施成功的同時,劉備也陷入了曠日持久的戰爭,遭受了重大的損失。這是因為龐統的中策對於戰爭的行程來說,還是失之於緩。

如果劉備汲取龐統上策和中策的合理部分,在奪取鞏固葭萌關臨時後方的同時,利用奇襲的有利因素,派出精銳部隊直插敵人縱深,會大大縮短戰爭的行程。有了張松的內應,劉備即便不能奪取成都,也會搶佔雒城要塞,逼迫劉璋軍在不利條件下作戰。這樣,劉備會儘快奪取成都,益州遭受的損失也會大大減輕,對劉備下一步軍事行動帶來有利影響。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