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音符書寫“90後”對黨和祖國的熱愛上海愛樂樂團作曲家龔天鵬交響曲《百年頌》上演

上海 57℃ 0
摘要:2014年,從紐約茱莉亞學院學成歸來的“90後”龔天鵬,成為上海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9月30日上午,龔天鵬創作的交響曲《百年頌》,由指揮家張亮執棒上海愛樂樂團上演。

  2014年,從紐約茱莉亞學院學成歸來的“90後”龔天鵬,成為上海愛樂樂團駐團作曲家。回國後的第一件事,就是拜訪樂團另一比特“90後”——年逾九旬的著名作曲家、上海愛樂樂團老團長呂其明。

  “你從小在西方學習,若論你的古典音樂寫作技巧,我不怎麼擔心;若論你的音樂應有的時代性和民族性,你的課堂還沒開始,而且永遠不會結束。”呂老對龔天鵬說的這番話,對這位年輕的作曲家影響深遠。

  9月30日上午,龔天鵬創作的交響曲《百年頌》,由指揮家張亮執棒上海愛樂樂團上演。這部為建黨百年創作的作品,正是龔天鵬接受了呂其明諄諄教誨後,謳歌偉大時代,激蕩愛國情懷的作品。

  從特寫鏡頭到恢宏史詩

  龔天鵬最初萌生作曲的衝動,是在2008年“5·12”大地震之後。當時他只有15歲,是茱莉亞學院的“鋼琴天才”,曾與小提琴大師帕爾曼同台。在結束歐洲的一場演出趕往機場的途中,他聽到車載收音機裏播放的汶川大地震的消息,內心受到巨大衝擊。

  “我以前以為音樂家是萬能的,音樂是至高無上的。但這個時候,救援人員在拯救生命,我卻發現自己什麼都做不了。”那個暑假,遠在地球另一端,龔天鵬完成了自己的第一交響曲《悲情天臺山》,由此開啟創作生涯。一路走來,他的作品總是與時代同步。

  2017年,龔天鵬交響合唱《啟航》作為第十九届中國上海國際藝術節開幕演出首演,描繪中國共產黨1921年在上海的誕生。如果說《啟航》是一個特寫鏡頭,《百年頌》就是一部恢宏史詩。

  龔天鵬曾帶著呂其明的叮嚀,去祖國大好河山采風,去中共一大會址等紅色地標瞻仰,認真學習黨史。歷經八次修改打磨,《百年頌》愈發飽滿深情。最新版本時長約40分鐘,分為四個樂章,用音符勾勒了波瀾壯闊的百年征程。第一和第二樂章回顧了中華民族經歷過的覺醒年代,從建黨之初到抗戰的崢嶸歲月,再到新中國成立後人們把青春獻給祖國的激情時光。第三和第四樂章把視角逐漸轉向當代,從改革開放起筆,書寫一個“90後”對祖國山河的熱愛和對新時代的讚頌,以及對美好未來的展望。

  從《紅旗頌》到《百年頌》

  1965年,呂其明創作的管弦樂序曲《紅旗頌》在上海之春舞臺初試啼聲,在隨後的半個多世紀裏,這部中國音樂史上的傑作被無數次演繹。然而,呂其明並未放弃對《紅旗頌》精益求精的追求,在該作品首演54年後才最終定稿,並在第36届上海之春國際音樂節進行了首演。

  孜孜以求的熟悉情景,也出現在龔天鵬的身上。從構思到譜曲,兩年時間裏,龔天鵬投入大量精力在交響曲《百年頌》的創作上,每一次試演之後,他都要逐條整理專家的修改意見,甚至多次推倒重來。

  呂其明和龔天鵬,一比特是從戰火紛飛中走來的老共產黨員,一比特是從美國學成歸來的青年作曲家,任時代變遷,紅色血脈在音樂中傳續。“呂老的藝術生涯為何如此成功?不單單是他的靈感、旋律和創意,更多的是他對黨和國家發自內心的感情。這份赤誠和信仰從他在戰火中前行到他獲得‘七一勳章’,始終未曾更改。”龔天鵬說。

  他曾聽呂老為他講述《紅旗頌》開頭弦樂旋律的創作心路。“你以為那是憑空想像出來的嗎?呂老說,那是他經過多年積累,把祖國大江南北的人民生活、民間特色咀嚼透了,通過一點一滴的積累,在對的時間所爆發出的力量。這就是藝術創作的最高境界。”

  從前輩身上獲得精神指引,以及譜寫多部紅色題材交響樂的經歷,激發了龔天鵬對創作使命更深入的思考。“‘為人民創作’不是一句口號,我們的心中得真真正正地裝著人民。文藝工作者的創作必須抵達寬廣境界,捍衛偉大精神。”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