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奪得皇位後,為何要捨棄繁華富庶的南京,去北京建都

江苏 67℃ 0
摘要: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張士誠、北元等對手後,建立了大明,但是朱元璋只是將北元趕到了北方草地上,並沒有完全消滅掉北元。北元的蒙古鐵騎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從朱元璋手中爭奪中原地區,所以朱元璋為了避免國都遭受北元的威脅,將大明的都城,建在了地處南方的南京。朱棣稱帝後不久,就做出了遷都北京的打算。個人認為,朱棣執意遷都,有4點原因。

朱元璋擊敗陳友諒、張士誠、北元等對手後,建立了大明,但是朱元璋只是將北元趕到了北方草地上,並沒有完全消滅掉北元。北元的蒙古鐵騎隨時可能捲土重來,從朱元璋手中爭奪中原地區,所以朱元璋為了避免國都遭受北元的威脅,將大明的都城,建在了地處南方的南京。

朱元璋的孫子朱允炆即位後,大明的都城依然是南京。不過可惜的是,朱允炆沒做幾年皇帝,就因為他莽撞的“削藩”,導致燕王朱棣不滿,他以“清君側”為名,發動靖難之役,奪了建文帝皇位。朱棣稱帝後不久,就做出了遷都北京的打算。遷都是一件大事,勞民傷財,遭到了很多大臣的反對,但是朱棣一意孤行,不顧大臣的反對,執意將大明都城從南京遷到了北京。

個人認為,朱棣執意遷都,有4點原因。

一、南京地處江南、繁華服飾,適合偏安,但不適合長治久安。南京地理位置十分優越,位居江南地區,還毗鄰大海和長江,氣候適宜,交通便利,物產豐富,是個適宜居住、生活的好地方,但是歷史上,東吳、東晉、劉宋、南齊、南梁等多個朝代曾在南京建都,卻都不長久。

人們常說,“生於憂患、死於安樂”,國都建在南京,周邊沒有蒙古、鮮卑、匈奴等強敵的騷擾,再加上景色宜人,物產豐富,很容易讓國君沉迷於享樂之中,不思進取,導致國家的衰亡。例如南唐後主李煜,他在位期間後,貪圖享樂,迷戀詩詞歌賦,追求奢靡的生活,導致了南唐的滅亡。朱棣是個有雄心的帝王,自然不會和李煜一樣,迷戀酒色、詩詞歌賦和江南美景。

二、朱棣的根基在北京。朱元璋在位期間,將朱棣封為了燕王,所以朱棣的勢力範圍在北京。朱棣正是在北京等地區的阿兵哥、百姓的支持下,他才擊敗建文帝,奪得了皇位。囙此,朱棣不能忘記他們。朱棣奪得天下之後,雖然反對他的人,如方孝孺,大多被朱棣殺了,但是南京城中的大臣,百姓,他們都曾是建文帝的子民,忠於建文帝,這讓朱棣始終對他們有防備之心。

朱棣雖然奪得了天下,但是建文帝只是失踪了,並沒有死,南京城中的大臣,百姓,可能會暗中聯合失踪的建文帝,密謀奪回天下。更有甚者,忠於建文帝的大臣、百姓,為了給建文帝報仇,可能會刺殺朱棣等,這讓朱棣始終難以安心,所以朱棣决定遷都到北京,他才能够真正安心。

三、朱棣不願看見建文帝的舊物

朱棣雖然不斷地對外宣揚,朱元璋臨死前,本來打算傳比特給他,但是朱允炆隱瞞了消息,才篡奪了皇位,但實際上,這點連朱棣本人都不相信,天下人更沒有人會相信。朱棣雖然奪得了皇位,但他內心很虛,不願看到與建文帝有關的任何事物,不願聽到與建文帝有關的任何消息。

朱棣生活在南京,他做的皇位是建文帝做過的,他生活的宮殿是建文帝生活過的,他的國都是建文帝曾經的國都,雖然朱棣稱帝後,通過各種辦法要抹去建文帝存在過的印記,但建文帝的身影無處不在,讓朱棣很難將建文帝印記從南京城中抹去。朱棣需要遷都,去一個建文帝沒有生活過的城池,去一個只有自己印記的城池,這樣自己和天下人,才能够慢慢忘掉建文帝。

四、為大明守國門。大明從朱元璋建立之日起,就面臨著蒙古等外敵的威脅。朱元璋不信任手下大將,所以將兒子分封在邊疆,讓他們去為大明鎮守國門。朱元璋的一眾兒子中,負責北方防禦蒙古、韃靼的,主要是甯王朱權和燕王朱棣,但是朱棣靖難之役成功之後,他卻不敢將甯王朱權再次分封到北方,讓他去鎮守邊疆,因為朱權能力出眾,很有可能會成為另一個“朱棣”。

朱棣擊敗建文帝後,就在南京做了皇帝,這讓北方邊疆一下子失去了十多萬精銳阿兵哥,以及朱棣和朱權兩個能力出眾的藩王,軍事力量瞬間大降,也讓大明的邊疆不穩定起來了,蒙古、韃靼經常進犯大明。朱棣為了大明邊疆的穩定,做出了遷都北京的做法,他要親自去為大明守國門。

朱棣遷都到北京後,親自率兵征討蒙古等,沉重地打擊了蒙古的有生力量,讓大明邊疆恢復了穩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