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全球化經濟的不斷發展,越來越多的跨國公司取得了不錯的營收發展,然而就在近段時間,日本一家企業關停了在中國開辦的第一個工廠,這是為什麼呢?
經營30年後關停
在今年9月17日,日本東芝集團在大連的分公司公開表示,公司將會在今年9月底停止一切生產任務,10月份開始陸續撤離解散,届時公司的650名員工都會被辭退並領取一筆經濟補償。
長期以來,日本企業在中國市場的發展都處於一個低迷的狀態,諸如索尼、松下、日立,以及今天的東芝,這些企業的大部分經營業務在不斷縮水,有的還將部分業務進行拋售,自此退出該生產領域,此次東芝的做法也不例外,面對這個曾經的日企巨頭,不少人肯定都想問,日本企業究竟都怎麼了?
以東芝為例,此次關停的公司是在1991年創辦於大連的分公司,至今已經有30年的時間,這也是東芝在中國的第一個生產工廠,不管是經營歷史還是存在的意義都非同尋常。
其實東芝大連公司早在今年的8月份就有了關停工廠的想法,當時公司已經跟內部員工進行了細緻的溝通,表示公司並不是退出中國市場,而僅僅是關停大連這一家企業。
對於具體原因,東芝內部員工表示,由於遲遲沒有新的研發和生產任務,所以企業沒有繼續存在的必要,故而决定將公司關停。
關停大連公司是整個東芝衰落的縮影
據瞭解在公司關停之前就一直存在員工大量流失的情况,2010年前後是東芝大連分公司的發展鼎盛時期,當時員工總數累計有2400人,而在2016年的時候,公司的職工僅剩988人,一直到2020年員工人數已經剩下了642人,銳減比例高達75%。
之所以會陷入這樣的困局,跟東芝地位下降有密切的聯系,在2015年,因為涉嫌財務造假,東芝公司裁員6800人,佔據公司部門總人數的30%。
此後截止到2016年的3月份,東芝累計虧損了4832億日元,一直到2017年的3月,虧損額已經突破了9657億日元,打破了日本製造業領域虧損額最高的歷史記錄。
正是由於企業形象受損,致使市場份額暴跌,新客戶和新訂單數量逐年衰退,才會導致東芝的業務量不斷縮水,裁員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國內家電行業的分析機构表示,東芝大連的關閉有兩方面原因,表面上是受疫情的影響,工廠遲遲不能復工複產,所以為了減輕經營壓力關停,實際上也有企業自身發展的規律,由於家電行業的准入門檻越來越高,公司需要不斷或許勞動力和高精尖科技人員,囙此面對中國高昂的用工成本,東芝也表現得力不從心,所以才會决定關停這一工廠。
未來的東芝該如何發展
如今的東芝在家電行業的發展困難重重,以彩色電視為代表的產品市場份額不斷下跌,在2015年全球中日韓電視出貨量占比中,韓國的比例最高,約為32.5%,日本的比例最少,只有14.2%,到了2016年,中國以33.9%的比例高居榜首,而日本則又下滑到了11.7%。
不難看出,TCL、美的、海爾和海信等中國家電品牌正在不斷分食日本企業在家電領域的份額,靠著發展靈活的經營模式,以及性價比較高的家電商品,中國家電在全球範圍內都負有盛名。
未來東芝等日企家電公司想要在該領域有所突破,僅僅是降低企業生產成本是不够的,除了對品牌競爭力重新掌控,還要對產品品質和效能進行優化提升。
但是就目前來看,東芝等日本企業的資產實力恐怕很難跟美的、海爾等巨頭相抗衡,囙此未來在該領域中,日企的市場地位恐怕很難回到以前的巔峰時刻。
不過未來的發展誰也無法預料,届時日本企業有新的發展也未可知。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