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一鍋粥”到“一本賬”,管理好一家三甲醫院他經歷了什麼?

天津 80℃ 0
摘要:渤海之濱,津門故里。在天津河北區,有一家90餘年歷史的老牌醫院,最開始它是一家鐵路醫院,曾經隸屬於北京鐵路局,2005年前後轉入天津市衛生局成為如今的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田紅軍是醫院的黨委書記、院長,大約兩年以前,在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他來到了這家醫院。從醫近30年,田紅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田紅軍稱,醫院前前後後共收治了12名鐵路相關的新冠肺炎病人。

渤海之濱,津門故里。

在天津河北區,有一家90餘年歷史的老牌醫院,最開始它是一家鐵路醫院,曾經隸屬於北京鐵路局,2005年前後轉入天津市衛生局成為如今的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

田紅軍是醫院的黨委書記、院長,大約兩年以前,在一個特殊的時間點,他來到了這家醫院。

當時的處境非常艱難,醫院舉債運行,中青年骨幹醫生流失嚴重,餘下的員工也是心灰意冷,非常迷茫。醫院上下一盤散沙。

從醫近30年,田紅軍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壓力。他平靜下來,捋順思路,開始嘗試著改變局面。

昔日的至暗時刻

公開資料顯示,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始建於1930年2月,前身是北寧鐵路天津醫院,建國後改名為天津鐵路中心醫院。

1994年,醫院通過三級甲等評審,2004年8月整建制移交天津市衛生局,改稱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下稱“四中心醫院“)。目前有床位880張,是天津市北部區域醫療中心。

在上個世紀計劃經濟時期,醫院服務於鐵路職工,而在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時期,醫院作為大型公立綜合醫院,大門向公眾打開。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白色的行政樓(來源:健康界拍攝)

世紀變遷,人事幾番浮沉。2019年11月,田紅軍接受組織安排,調任至四中心醫院擔任黨委書記、院長。

那是一個很平常的上午,當時他正在外地開會,接到了委裏領導的電話,要求他下午3點前趕回去。到了之後,告訴了他這一調任决定。

在後來的新聞報導中,曾有這樣一段描述,讓人記憶深刻,也充滿想像。

“2019年他服從安排,臨危受命,義無反顧地投身四中心醫院的熔爐……在醫院最困難的時期,穩人心,謀發展……”

“臨危受命”暗示著醫院似乎發生了不平常的事情。“那時醫院正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科教科科長方濤告訴健康界。

領導班子可以換,但要想扭轉醫院當時的局面,卻是非常不容易。

據方濤講述,那時很多中青年骨幹員工辭職,帶來的負面效應很大,收入也少了。

回憶起這段經歷,田紅軍感慨道,剛過來的時候,員工對領導班子普遍不信任,人心渙散。“人員流失特別多,一年裏醫生護士走了幾十人。”

但他做好了心理准備,要帶著醫院走出困境。不過,很快又發生了一件大事。

疫情大考,壓力重重

2019年12月,新冠肺炎疫情在國內暴發,到2020年年初,波及多個都市。

同年1月,天津動車客運段出現了聚集性感染事件,其中確診的多例新冠肺炎患者均為天津動車機務段的職工。

這之後,疫情迅速在機務段裏傳播開來。因為四中心醫院前身是鐵路醫院,所以鐵路職工還是習慣到這裡就醫。田紅軍稱,醫院前前後後共收治了12名鐵路相關的新冠肺炎病人。

當時正值農曆春節期間,疫情暴發後,全院就開始了7*24小時連軸轉的工作。“大年初二我們就全員上崗了,領導班子在醫院連續住了20多天,基本上就沒回家。”他說。

四中心醫院學術報告廳(天津市河北區不可移動文物)(來源:健康界拍攝)

考慮到當時的嚴峻形勢,四中心醫院建議立即封鎖鐵路機務段辦公樓,對疑似密接人員進行隔離觀察。

醫院本身底子薄,新冠肺炎疫情的突襲,給四中心醫院又添陰雲。內部員工告訴健康界,“知道我們醫院收的是新冠的病人,快遞小哥都不敢來了。電話壞了,也沒人敢來維修,病人就更不敢來看病了。”

田紅軍表示,為了抗疫,醫院拆了兩、三個病房,合併作為留觀病房,感染科病房和發熱門診診區均按照“三區兩通道”的感控要求重新設定。

經過一個多月的奮戰,疫情逐漸平穩,醫院工作也開始恢復正常,儘管業務上遭受一些影響。

困中求變,溫和變革

疫情最困難的時候過去了,田紅軍開始謀劃著醫院接下來的發展。

通常來講,空降管理者到了一家新的組織,面臨的首要問題就是“人生地不熟”的局面。在他看來,個人能力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如何帶動大家共同朝著想要的目標前進,發揮出每一個人的積極性、主動性。

“實際上你是個陌生人,大家對醫院的瞭解比你多得多。”田紅軍表示,所以要多聽員工的聲音,且要會聽,有自己的判斷力。

醫院行政樓前的花叢(來源:健康界拍攝)

上任後,他開始深入基層,大量調研,組織科主任群體、不同黨派、年輕骨幹等各個層面的座談會,每一場他都會親自參加。私下裏,也會和醫院中層、基層員工交談,傾聽他們的意見和建議。

這樣密集調研了3-4個月,讓他對醫院情况有了更深入的瞭解。針對員工反映較多的問題,開始一步步進行調整。

為了安撫員工的波動情緒,醫院工會在多個科室建立了“職工小家”,關愛員工;對50多個中層崗位管理者進行調整,有升有降,能者上;建立健全醫院各項工作的管理和規章制度,做到凡事有法可依;對醫院進行清產核資,使“一鍋粥”變成“一本賬”;更新陳舊的設備、設施,保障臨床診療工作順利開展;新增績效的激勵性因素,規範考核標準,創造簡單透明、多勞多得、優勞優得的環境。

“慢慢地,大夥兒都想幹活了。原來手術科室都不太想做手術,現在三、四級手術、微創手術的量也提高了。”

最重要的是,員工對領導班子的滿意度從此前的50%提高到了80%以上。田紅軍補充說,儘管現時仍有負債壓力,但該投入的還是不能少。

對於調整期的阻力和衝突,田紅軍強調,管理的要義在於真誠。

“不管是當醫生還是做管理者,你對一個人好不好,他都能感受得到。如果你真誠地希望他好,也能把醫院發展的利益和他的利益結合,那麼他就不會那麼抵觸。如果你只想達到自己的目的,不管不顧,那就很危險。”

管理上要注重細節,注意溝通的方法。相比於新領導上任後大刀闊斧式的改革,田紅軍更認可溫和漸進的形式,所謂“潤物細無聲”。

他認為,當員工不太認可你的時候,如果你做一些太過激的行為,很容易激化矛盾,反對得更厲害。“最終目的是把事情做成,溫和的管道副作用更小。”

採訪當天正好是教師節,同事送了一束花給田紅軍書記(來源:健康界拍攝)

在選人、用人方面,他善於盤活存量人力,覈心觀點是“用人所長”,合適的崗位安排合適的人。

大概用了一年左右的時間,醫院秩序回歸到了相對平穩的狀態,儘管現時仍處於調整期,但力度已明顯放緩。

“二次創業”,穿越競爭叢林

天津毗鄰北京,後者綜合醫療水准更發達,對周邊地區的“虹吸效應”明顯,患者外流現象較為普遍。有受訪者告訴健康界,相比於大型綜合醫院,天津的專科醫院發展更好一些。

在這種競爭環境下,三甲綜合醫院更要狠下功夫,建立自己的學科優勢。

作為天津北部的區域醫療中心,四中心醫院的耳鼻喉科、心血管內科、骨科發展較好,神經內科的靜脈溶栓數量,在全國所有醫院排名位居前十。

四中心醫院是天津市耳鼻咽喉頭頸外科醫院(來源:健康界拍攝)

田紅軍的專科領域是精神醫學,來到四中心醫院以前,他一直在天津市安定醫院工作,從科主任到副院長、院長,再到黨委書記,有近30年的從醫經歷和18年以上的管理經驗。

結合自身專業,他在四中心醫院建立了精神科重症加强監護病房(PICU),專門收治軀體疾病較重的精神病患者。

為什麼要建PICU病房?田紅軍解釋稱,對於各類嚴重軀體疾病伴發的精神疾病,精神專科醫院無法收治,而對於精神症狀較重的患者,綜合醫院受限於管理因素,也不敢收治。綜合醫院雖設有精神醫學科,但主要還是針對失眠、焦慮、抑鬱、軀體症狀障礙等輕症患者,病床數量一般也相對較少。

為了解决這幾方面衝突,給區域內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務,田紅軍决定把精神醫學科做强。

健康界瞭解到,四中心醫院原本建有精神科及病房,但沒有PICU病房。受限於成本效益,精神科病房在2016年被取消。

田紅軍是醫院精神醫學科主任醫師,同時也是天津市醫師協會心身醫學專委會主任委員。

從佈局未來角度講,“心身同治”正作為醫院發展的特色。他認為,“除了身體要好,心理健康也要跟上。綜合醫院有大量的心身疾病患者,如糖尿病、高血壓、冠心病、胃潰瘍、各種過敏症、癌症等都需要心理方面的診治。”

實際上,很多疾病都需要心身同治。以常見的幾種慢性疾病為例,患病的前提是患者本身有相關易感基因,在此基礎上如果再有壓力,生活不規律、飲食無節制、缺乏運動等問題,那就會導致身體功能紊亂。

糖代謝節律一旦紊亂,就是糖尿病;血壓、血管的波動節律紊亂,就是高血壓;血脂代謝節律紊亂,就是高血脂;尿酸節律紊亂,就是高尿酸血症及痛風。

值得一提的是,這其實是醫學當中的心身理念。

早在20世紀30年代,美國就確立了心身醫學體系,麻省總醫院是首批建有心身醫學病房的醫院之一。之後,會診聯絡心身醫學(CLPM)發展起來,精神科與其他臨床科室的聯絡和合作逐漸新增。

“在麻省總醫院,每天早上查房時,每個科都會有精神科醫生和心理治療師跟著,提供必要的心理治療。”田紅軍稱,糖尿病、癌症等都屬於心身疾病,是基因加上壓力導致,如果不管壓力的因素,只治療病症本身,效果會大打折扣。

在“十四五”規劃中,四中心醫院將强化精神疾病防治和心理健康促進工作,推動精神醫學科、心身醫學門診建設,開展重點人群心理健康工作,建設睡眠醫學中心。

同時,醫院會充分利用精神醫學學科優勢,探索開展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腫瘤疾病等慢病患者教育和心理干預。

醫院同樣重視科研工作。方濤告訴健康界,科教科通過多種舉措,調動職工科研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做好科研專案的解讀工作。2020年無論是論文發表還是獲批的課題數量都是前三年的總和。

院內古樹(來源:健康界拍攝)

雖有90餘年的歷史沉澱,但對四中心醫院來說,如今更像是“二次創業”,醫院的遠景奮鬥目標是“百年百强”。

危機中有新機,變局中開新局。“任務很艱巨,但大家還是挺有信心的,在努力。”田紅軍笑著說道。

【採訪側記】

天津市第四中心醫院的行政樓是一棟白色的小樓,原來是醫院裏的第一個病房樓,建於1936年,充滿歷史感,就如同走在天津市區的街道上,隨處可見的歷史建築。

田書記給人的第一印象是親和力好,講話真誠。他說自己讀書時,就對人腦、人的意識和思維活動特別感興趣,本科畢業就主動要求去安定醫院工作。

隨閱歷的新增,他的管理風格也發生了變化。35歲時,他是安定醫院的副院長,當時曾有員工評估他的性格是“溫柔如天使,兇狠如惡魔”。如今,大家會評估說,“田書記還挺儒雅的”。

“管理上凶的一面已經沒有了,保留下來的,可能就是做事比較果斷吧。”田紅軍說,重要的是把事情做成,既然溫柔就可以成事,為什麼還要兇猛呢?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