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第一貪腐大案:乾隆帝親自斷决,督撫人頭落地

甘肃 68℃ 0
摘要:乾隆四十六年,即西元1781年,清廷因陝甘總督勒爾錦鎮壓甘肅地方叛亂不力,被撤職查辦。為儘快弭平叛亂,京師又調動重兵前往進剿,不久,隨軍出征的尚書和珅就將前線情况傳回京城。這讓清高宗不禁一愣,緊接著便聯想起了過去甘肅地方官以賑濟蒙受旱灾難民為由領取中央救濟款的事情。但是,標榜廉潔治國的乾隆帝,對王亶望的獻媚反應冷淡。

01官官相護

乾隆四十六年,即西元1781年,清廷因陝甘總督勒爾錦鎮壓甘肅地方叛亂不力,被撤職查辦。為儘快弭平叛亂,京師又調動重兵前往進剿,不久,隨軍出征的尚書和珅就將前線情况傳回京城。

乾隆帝像往常一樣,想從中瞭解一下平叛行程如何,但是,當他打開和珅呈遞的奏摺後,卻把目光集中到了甘肅地方多雨水的相關文字彙報上。

這讓清高宗不禁一愣,緊接著便聯想起了過去甘肅地方官以賑濟蒙受旱灾難民為由領取中央救濟款的事情。

難道說,甘肅現在突然多雨水只是一種巧合嗎?還是說甘肅的地方官過去一直在合起夥來騙自己?

(乾隆帝)

乾隆越想越覺得不對勁,自打他即位以來,三令五申,表達自己對官僚隊伍貪腐的零容忍。然而,現在貪腐就發生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而且可能瞞哄了自己最少八年!

這還了得?清朝皇帝素來致力於乾綱獨斷,避免自己被官員的一面之詞牽著鼻子走。囙此,方才有了從康熙晚年產生、到雍正年間發展漸趨成熟的密折制度。讓大小官員相互監督,皇帝的情報來源多了,才能通過對比察覺接近事情的真相。

可是現在擺在眼前的事實卻是,乾隆所收到的奏摺中,幾乎沒有過關於懷疑王亶望貪腐的內容,甚至隻言片語都難以找見。難道說清朝官員都高風亮節,做事坦蕩,沒有打上級小報告的習慣嗎?

非也。這樣的例子有很多。可是,王亶望涉嫌貪腐的事情卻相當複雜。因為他在甘肅布政使任上時,不但自己捏造地方府縣蒙受巨大農業損失的假消息,還默許甚至縱容府縣官員加以仿效,甚至變本加厲。

除了王亶望本人外,他的上司陝甘總督勒爾錦、下級蘭州知府蔣全迪,甚至繼任甘肅布政使位置的王廷贊等,都早已熟悉了這套“睜著眼睛說瞎話”的科技。

現在,事情已經相當清楚了,那就是“官官相護”。

“既然大家都有錢賺了,那還有什麼好檢舉揭發的”。畢竟,“斷人財路無異於謀財害命”。

“與其冒著風險去主動說出真相,不如隨大流,一起捏造灾情來騙中央的錢好了”。

02乾隆帝真正的憂慮

這件事,就這樣持續了八年。但是,這只是前任甘肅布政使王亶望贓款來源的一部分。除此之外,他還曾經利用甘肅民間捐豆麥以換取參加鄉試從官特權的政策,來擴大“財源”。

這又該如何操作呢?這些,自然難不住貪欲膨脹的王亶望。有人若供應豆麥來換取鄉試資格,他便從中額外收取一部分手續費,後來,他發現這樣處置還是太麻煩,便直接要求對方將豆麥先折換成一定數量的銀兩。

這已經違背了政策制定的初衷了。可是王一點也不擔憂,在他主政甘肅的任上,總共有近三十萬人通過其手獲取了入仕的捷徑。當然,那些真正需要錢糧來應付危機的地方,幾乎沒有從王亶望等人手上得到一點撥款支援。

俗話說,若想人不知,除非己莫為。王亶望如此膽大,未嘗沒有考慮過自己的伎倆有一天會被置於陽光下。但是,權力所帶來的無限利益,外加上勒爾錦等一干大員罩著自己,王亶望收手的想法即便有,也是一閃而過。現在,他參與編織的彌天大謊,終於被和珅的報告揭穿了。

(影視劇中的和珅)

當然,諷刺的是,無意中將王亶望這個大貪官拉下馬的和尚書,在乾隆晚年居然積攢起了至少相當於大清朝三年財政收入總和的財富。這些都是後話。眼下,乾隆决定正式開啟對王亶望以及他在甘肅“老同事們”的審查。

乾隆帝之前不是沒有懷疑過王亶望,當他告知皇帝甘肅地方一年有近兩萬人交納豆麥時,皇帝聯想到甘肅民力貧瘠的現實,也曾產生過些不解。當他下江南巡遊時,恰好調到浙江巡撫任上的王亶望,又大肆鋪張,好抓住機會給乾隆獻殷勤。乾隆帝看在眼裡,不快在嘴上,可心裏未嘗真正厭惡王亶望的盛情接駕。也沒有立刻把他的這番用心和貪腐聯系在一起。

實際上,在清朝,“貪污腐敗”本來就是一個很難用傳統道德來評判的事情。清朝的官員薪俸低得可憐,根本無法應付日常開銷,囙此,才會有了雍正時期的“高薪養廉”。雍正帝為了在提升官員生活水準、遏制其貪腐欲望和减少群眾負擔之間取得一個良性的平衡,曾經專門規定地方府縣在徵收地丁銀後,額外徵收的錢數不得超過總額兩成。但是,憋足了勁要糾正康熙朝晚期積弊的四阿哥,卻疏忽了,真正讓官員貪腐不斷的遠不止於薪水低,還有監察制度設計上的漏洞。

王亶望就鑽了這樣的空子,作為布政使,他有權行政,但他的行政工作要受到身為總督的勒爾錦的監察(這還不算密折制度)。但是,面對金錢的誘惑,勒爾錦終究還是主動與王亶望拴在了一起。此後,他們甚至還與身為乾隆帝身邊心腹之人的大學生、軍機大臣於敏中搭上了關係。京師管理財政的官僚隊伍中,並非沒有瞭解王亶望底細的人,可是,讓他們沒有說出的理由,恐怕還是王亶望的“上下打點”發揮了作用。這還不算,王亶望甚至還想“賄賂”皇帝。

但是,標榜廉潔治國的乾隆帝,對王亶望的獻媚反應冷淡。這似乎成為了大清朝廉潔工程最後一道安全閥。不過,要知道,掌握安全閥的皇帝本人,本就不需要為金錢來擔憂。他只需要操心自己的絕對權力是否安全即可。也正是如此,王亶望真正會惹來乾隆的懷疑乃至於打擊,深層原因便在於他多年的冒領賑災糧款,讓乾隆帝看到了官僚系統對自己的陽奉陰違,換句話說,他手中的權力是極不安全的。

03貪腐迴圈的死結

很快,面對浙閩總督陳輝祖等人的審查,王亶望自知貪腐往事難以再掩蓋,於是和盤托出。原先參與冒領賑災款等事項的前陝甘總督勒爾錦,也得了個自盡的下場。

不過,親身經歷了王亶望垮臺全過程的陳輝祖,也實在不聰明,他已經認識到甘肅冒賑案引起了皇帝本人的關注,還頂風作案,把王亶望私藏的金子折為銀兩,自己好從中牟利。之後,他感覺自己沒撈够,又敲詐起其他參與審案的吏員。結果,不到半年時間,陳輝祖自己也因下級揭發東窗事發,步了王亶望的後塵。

王亶望死了,捲入甘肅冒賑案的官員也大多伏法,可是,這對乾隆帝本人來說,同樣算不上是什麼光輝的勝利。只要專制皇權還存在,像王亶望這樣的人就還會出現,而且只會越來越多。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