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十三軍只有軍長一人倖存,其他首任軍首長和後期政委都壯烈犧牲

浙江 60℃ 0
摘要:在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兩支番號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的隊伍,它們分別是浙南的紅十三軍和紅一方面軍的第十三軍。1930年5月9日,浙南紅軍遊擊總指揮部根據中央訓示,在永嘉楓林宣佈浙南紅軍遊擊隊統一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長胡公冕,政委金貫真,政治部主任陳文傑,軍部設在永嘉縣五涑鳥村。

在中國工農紅軍的歷史上,曾經存在過兩支番號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簡稱紅十三軍)的隊伍,它們分別是浙南的紅十三軍和紅一方面軍的第十三軍。

浙南紅十三軍是一支鮮為人知的紅軍部隊,成立於20世紀30年代,是浙江境內唯一的一支紅軍正規部隊,其前身為浙南紅軍遊擊隊。

紅十三軍所在的浙南地區永嘉縣山清水秀,這裡的人民素有光榮的革命傳統,在紅十三軍組建之前,包括永嘉縣在內的浙南地區已經出現了革命的火種。

當時,中共中央為了在浙南地區組建工農武裝,先後派出了鄭馨、王國楨和張培農等優秀黨員到浙南地區組建工農武裝,他們在浙江溫州和台州等地創建農民遊擊隊,並沉重地打擊了國民黨在浙江的反動統治。

1929年11月13日,永嘉縣西內(今楠溪江小源地區)、鐘山(今西溪、菇溪流域等地)地區爆發84村農民大暴動,4000多農民參加暴動。中共永嘉中心縣委根據西楠溪農民暴動的形勢,派中心縣委委員雷高昇、李振聲前往加強領導,决定組建紅軍。11月19日,浙南紅軍遊擊隊在永嘉西內區溪下村成立,共計4個中隊360人。

風起雲湧的浙南農民武裝鬥爭,引起中共中央的重視。1930年1月,中共中央派金貫真巡視溫州、台州。3月初,中央軍委也派胡公冕來浙南負責軍事指揮。3月9日,浙南紅軍遊擊總指揮部成立,胡公冕任總指揮。不久,中央軍委又派陳文傑來浙南加强對紅軍的領導。

1930年5月9日,浙南紅軍遊擊總指揮部根據中央訓示,在永嘉楓林宣佈浙南紅軍遊擊隊統一編為中國工農紅軍第十三軍,軍長胡公冕,政委金貫真,政治部主任陳文傑,軍部設在永嘉縣五涑鳥村。

紅十三軍是中央軍委列入正式序列的全國14支紅軍之一,下轄3個團,鼎盛時期人數達6000餘,足迹遍及溫、臺、處、婺所屬20餘個縣,浴血奮鬥四年多(餘部堅持鬥爭長達十年之久),大小戰鬥100餘次,沉重地打擊了當地國民黨和封建豪紳勢力,播下了革命種子,為中央蘇區的東部緩解了巨大的壓力,也為後來紅軍挺進師創建浙南革命根據地奠定了基礎。

在紅十三軍鬥爭的年代裏,浙南1700多名共產黨員和紅軍戰士為革命獻出了寶貴的生命,紅十三軍營以上指戰員大部殉難,首任三比特軍首長裏只有一人倖存,兩人壯烈犧牲,後期政委也英勇犧牲。

紅十三軍軍長胡公冕

胡公冕是浙江永嘉人,1921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是永嘉籍的第一位中共黨員。早年參加過辛亥革命,陳其美率領模範團攻打上海時,胡公冕就是其手下的排長。加入共產黨後,他還留學過蘇聯,並長期以教書先生的身份在杭州師範學校從事革命活動,影響了一批革命志士。

1924年,孫中山在廣州創建黃埔軍校,胡公冕受到邵力子等人的推薦,離浙赴粵,參與黃埔軍校創建,任衛兵長。1925年起,任軍校教導團裏的營領導,親自率部參加了討伐陳炯明的第一次東征作戰。

1926年7月改任北伐軍總政治部文宣大隊大隊長,率隊參加北伐戰爭沿途文宣工作。10月任北伐軍總司令部副官處處長,11月改任北伐軍東路軍前敵總指揮部政治部主任。

1927年四一二反革命政變後轉移到武漢,任第十一軍第二十五師第七十七團團長,繼續參加北伐進軍河南。第一次大革命失敗後一度隱居於上海。

1929年10月被中共中央派回浙江永嘉楠溪,秘密組織農民武裝鬥爭。

紅十三軍建立後,同政治委員金貫真率全軍開展攻勢,先後攻佔平陽、縉雲等縣城,建立浙南遊擊根據地,擴大了黨和紅軍的政治影響。

1931年12月,胡公冕到上海向中共中央彙報工作。1932年4月,在上海被捕入獄,從此與中共組織失去聯繫。

胡公冕被捕後,國民黨礙於其身份,並不敢將其殺害,直到1936年,他才在時任國民黨陝西省主席邵力子的幫助下,獲釋出獄。

出獄後,胡公冕任國民黨政府甘肅省平凉專署專員,致力於國共兩黨之間的合作抗日。抗日戰爭前期任甘肅省臨洮專署專員後到西安閒居,曾赴延安訪問陝甘寧邊區。解放戰爭時期在上海居住,同中共地下黨組織保持聯絡,積極從事秘密兵運工作,策動國民黨軍起義。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胡公冕擔任國務院參事室參事。1979年6月,因病在京病逝,享年93歲。

紅十三軍政委金貫真

金貫真也是浙江永嘉人,1919年2月考入浙江省立第十師範學校讀書。

早年參加過五四運動,是浙江學潮和青運的領軍人物,在浙江師範讀書期間,他組織過進步組織溪山學友會,並成為浙南最早的黨組織溫州獨立支部的主要成員。

大革命失敗後,金貫真受黨派遣到莫斯科中山大學學習。1929年8月回國,參加了中共中央在上海舉辦的特別訓練班學習。

1930年1月,金貫真受命到達浙南。他不怕艱險,忘我工作,北上仙居、黃岩,南巡里安、平陽,充分利用年關和新春的農閒時機,深入溫州、台州各地進行巡視考察,調查研究溫州、台州等城鄉的社會情况,對溫、臺各地黨的工作和農民武裝鬥爭作了許多重要訓示。

1930年春節前夕,同志們勸他:“你離家五年多了,四處奔波,這次從蘇聯歸來,該到家過一個團聚的年節了”。他說:“敵人花天酒地過年,正是我們工作的好時機。”

後來他妻子鄭玉釵正月初二趕到溫州,倆人各自訴說了別後情况,就在當天深夜,金貫真聽到了輕輕的敲門聲,對妻子說:“我有事要去。等溫州解放了,那時接你來!明天你先回家吧!”

說著,披衣起身,開門外出,迎著寒風,踏雪而去,又投入了緊張的革命鬥爭。誰曾料到,這次以勝利相見為約的分手,竟成了這一對年輕夫婦的永別。

紅十三軍組建後,金貫真對部隊進行了整訓,經過他的引導,紅十三軍在短時間內便愈發壯大,成為了我軍在浙南地區的覈心力量。

1930年5月,金貫真從平陽佈置任務後回溫州,在溫州虞師裡聯絡點被特務包圍,負傷被捕,當夜慘遭殺害,年僅28歲。

金貫真是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浙南傑出的革命戰士,為創建紅十三軍作出了卓越的貢獻。

紅十三軍政治部主任陳文傑

陳文傑是浙江寧波人,早年在工廠當雇工,參加過反帝愛國運動。192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中共寧波地委職工運動委員會委員、寧波總工會手工業工會主席,從事工人運動。

大革命失敗後,陳文傑到武漢隨賀龍部參加南昌起義。後回到寧波,任中共寧波市委書記,繼續領導工人運動。

1927年11月,陳文傑為掩護其他衕誌安全撤退,被國民黨當局逮捕。1929年被保釋出獄後到上海,根據黨的訓示去浙南工作。同年10月來到浙南地區永嘉縣組織農民赤衛隊,開展遊擊鬥爭。

陳文傑擔任紅十三軍政治部主任期間,軍隊政治工作搞得有聲有色。大力開展政治教育,鼓舞部隊士氣;嚴明軍紀,嚴格執行黨的政策;部隊每到一處,陳文傑都親自做羣衆工作,擴大了紅軍的政治影響,部隊日益壯大。在金貫真犧牲、胡公冕去上海向中央彙報的情况下,陳文傑軍政一肩挑,率部轉戰溫州地區,指揮攻打縉雲、甌渠等戰鬥。

陳文傑身為紅十三軍的領導人,始終保持普通一兵的本色。部隊開飯時,他總是替哨兵站崗,讓哨兵吃完飯自己再吃;行軍途中,他經常把草鞋送給戰士,自己赤著脚,在發燙的山路上行走,脚板都燙起了泡,戰士們親切地稱他為“赤腳大仙”;宿營時,他總要去巡視幾遍;部隊開拔,他親自去檢查羣衆紀律。

陳文傑由於過度操勞而病倒,1930年9月養病時,因叛徒告密,不幸被捕。敵人對他軟硬兼施,耍盡一切手段,施以各種酷刑。陳文傑視死如歸,堅強不屈,沒有半句口供。21日於溫州市郊松臺山英勇就義,年僅27歲。

浙南紅軍首任軍首長裏,除胡公冕一人活到解放外,其他二人皆在紅軍時期被捕犧牲,年僅二十七八歲。

金貫真、陳文傑的犧牲使紅十三軍的軍部名存實亡,中共中央先後派嚴樸、潘心元、李超時到浙南,力圖全面恢復紅十三軍,但都沒有成功。1930年12月,紅十三軍後期政委潘心元因叛徒出賣,在浙江玉環縣被捕,英勇不屈,壯烈犧牲,也年僅27歲。

紅十三軍的領導人命運坎坷,令人惋惜。但這支英雄的軍隊並沒有囙此而垮掉,1932年“岩頭東宗事件”後,紅十三軍進入各餘部艱苦堅持鬥爭時期。1935年10月,粟裕、劉英率領中國工農紅軍挺進師轉戰閩浙邊,紅十三軍餘部加入紅軍挺進師,參加紅軍三年遊擊戰爭,並在三年後成為新四軍的重要組成部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