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自內蒙古的240餘件文物亮相國博:長城內外皆故鄉

内蒙古 104℃ 0
摘要:中國青年報用戶端北京9月28日電在歷史長河中,眾多草原民族的血脈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他們的文化藝術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今天上午,“長城內外皆故鄉——內蒙古文物菁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展覽通過240多件(套)精品文物,以“農牧結合的早期形態”“長城的修建與民族交融”“長城沿線多元文化的交融”三個部分,系統揭示內蒙古地區幾千年來農耕與遊牧文化交流、融合和昇華的歷史脈絡。

中國青年報用戶端北京9月28日電(中青報·中青網記者蔣肖斌)在歷史長河中,眾多草原民族的血脈融入了中華民族的大家庭中,他們的文化藝術成為中華文化的組成部分。今天上午,“長城內外皆故鄉——內蒙古文物菁華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開幕。

展覽通過240多件(套)精品文物,以“農牧結合的早期形態”“長城的修建與民族交融”“長城沿線多元文化的交融”三個部分,系統揭示內蒙古地區幾千年來農耕與遊牧文化交流、融合和昇華的歷史脈絡。

展品中既有內蒙古博物院、內蒙古自治區文物考古研究院、鄂爾多斯市博物院、烏蘭察布博物館的館藏,如“許季薑”青銅簋、“上郡守壽”銅戈、“晋鮮卑歸義侯”金印、殯葬農作圖,以及陳國公主墓、元上都遺址出土的精品文物,還有國家博物館館藏的與之相關的文物精品,如《九邊圖》屏,以及內蒙古赤峰市大營子村駙馬贈衛國王墓出土相關器物。

“晋鮮卑歸義侯”金印由純金製成,是西晋王朝賜給鮮卑烏桓族首領的印信。西晋王朝國力不足,對眾多遊牧民族採用分封的懷柔政策。在內蒙古烏蘭察布市涼城縣出土的窖藏金銀器中,先後發現“晋鮮卑歸義侯”和“晋鮮卑率善中郎將”等金印。印中的“歸義”“率善”等字樣都反映了這一史實。

“晋鮮卑歸義侯”金印,內蒙古博物院

明朝為防禦為蒙古的南下,明王朝從明太祖朱元璋開始,逐步在北部邊疆設定了九個軍事重鎮,這就是九邊防禦體制。九邊屯戍連綿,城堡遍佈,是明朝抵禦蒙古入侵的屏障,但在和平時期,又是明蒙之間進行政治、經濟交往的地帶。

《九邊圖》屏的正面為絹本,粘貼於12塊木板之上,畫面整體採用寫實的青綠重彩山水的畫法繪簡略地圖。東起遼東半島山海關,西至嘉峪關,其間邊陲要地稱“鎮”者共九個,分別為:遼東鎮、薊州鎮、宣府鎮、大同鎮、榆林鎮、寧夏鎮、甘肅鎮、太原鎮、固原鎮,故名《九邊圖》。

《九邊圖》屏,中國國家博物館

內蒙古自治區位於祖國正北方,東西橫跨近30個經度。橫貫東西的長城,見證著中原農耕文化和草原遊牧文化的碰撞和交融,形成了著名的“長城地帶”。長城地帶處於氣候過渡帶,是遊牧和農耕生產方式的過渡地帶,也是一條特殊的文化地帶,在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的形成和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意義。

新石器時代,中國北方族群的經濟生活是以農業為主,兼營畜牧、狩獵的混合經濟。距今3500年左右,受乾冷氣候影響,草原地區逐漸形成“逐水草而居”的生活方式。

秦漢一統中原,北方匈奴崛起,長達數百年的漢匈戰爭,不僅加速了中國境內的民族融合,也掀起了席捲歐亞的民族大遷徙的序幕。此後,鮮卑自大興安嶺南下,建立北魏王朝。唐宋時期,突厥、回鶻、契丹先後控制蒙古地區。

13世紀,地跨歐亞的蒙古鐵騎,對世界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清代,蒙古等草原民族逐漸融入中華民族的大家庭。在北方各民族的不斷興替中,草原文明與中原文明碰撞交流、走向融合,在中華文明中書寫了生機勃勃又多姿絢爛的篇章。

本次展覽由中國國家博物館和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遊廳、內蒙古自治區文物局聯合主辦。

展覽呈現在國博北9展廳,展期3個月。

(攝影:盧旭)

來源:中國青年報用戶端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