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第18届世界記憶力錦標賽季軍,排名世界第十。
他培養了20多位最强大腦選手,60多位世界記憶大師。
速記手機號,速記文章,考試知識點,單詞……
給你最實用的記憶力提升方法。
跟他一起學習,你的生活會有巨大改變!
中國中化、中國船舶、三峽集團······這個名單會多下去嗎
10年前,三峽集團總部正式從湖北西陲的宜昌搬到了北京。
當時的北京對這個大麦克央企表示熱烈歡迎,在正式搬遷的前一年,北京市决定將海澱的一塊地拿出來給三峽集團建設職工保障住房——第一期建設面積11萬平米。
“兵馬未動、住房先行”
這幾乎是所有國有企業總部异地搬遷的原則,也是他們在搬遷前與地方政府談判時最想要的優惠政策之一。
10年後的今天,三峽集團將總部遷回湖北武漢的時候,“職工住宿、購房資格、公積金”等住房問題,也是三峽集團與省市政府談判時提出的首要事項之一。
1
10年一個輪回。
10年前,三峽集團頂著巨大的輿論爭議將總部機關遷到了北京。
雖然北京是央企總部最為集中的地方,但是一般單一主生產基地型的央企往往是把總部機關設在這個主生產基地所在地市。比如一汽總部在長春、一重集團總部在齊齊哈爾、鞍鋼集團在鞍山。
你是否在抱怨人生艱難,小人處處?
是看走眼、愛錯人、上錯船、生錯種、算錯命了嗎?
改變自己,命運就會呈現完全不同的面貌。
讓已經發生的坎坷扭轉,
讓還未發生的隱患消除,讓身邊的小人變成貴人。
這主要是為了方便管理。手與大腦離著千里地,這似乎只會新增不必要的管理成本。
當時三峽集團的在運水電站只有位於湖北宜昌的三峽、葛洲壩,在建的都在宜昌上游的金沙江。北京,似乎並不是總部的最佳選擇。
在當時三峽集團的設想中,他們要建設北京總部作為集團公司的戰略規劃和管理中心、資本運營中心,宜昌總部繼續保留,建成以電力生產為主的生產中心。
的確,要說到管理與資本運營,宜昌真不如北京合適。
三峽集團在北京的總部辦公樓位於玉淵潭南路東口1號B座,而A座則是南水北調辦與三峽辦的辦公地,一路之隔的更是有財政部、發改委。與首長部門、項目審批部門做鄰居,當然有利於公司的戰略規劃與管理了。
三峽集團財務公司等被安排在北京金融街辦公,一頭紮進了中國資本市場的覈心地帶。
他本是帝都頂級豪門陳家的子孫,
一入贅,卻是跳進了萬丈深淵,
妻子那麼優秀,嫁給他這種廢物。
時間久了,他漸漸的明白……
其實何止三峽這樣的“現金奶牛”型企業想到北京,當時任何一家有機會到北京的企業,都有這樣的衝動。民仲平我筆下曾經提到的位於邯鄲的華北礦建公司,也在21世紀時候搬到了北京。
在北京還沒有提出“疏解”這個概念之前,不僅對於外來人口十分歡迎,對帶來資金與科技的企業更是“高接遠迎”,諸多企業“不遠萬里”將總部搬到了北京。
而且新成立的央企,也幾乎清一色的把總部定在了北京。甚至中國南方車輛集團(中國南車)這樣的生產基地基本在南方的企業,也選擇將總部設在北京。
這為北京帶來了更多的稅收、更多的高端人才、更多的資金科技······
不可否認,作為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國際交往中心的北京,對任何一家具有實力、心懷夢想的企業都有著無與倫比的吸引力。
尤其是央企,這種有著極强政治内容,其企業領導人有著對仕途更高的追求、業務開展有著對政策的較深依賴,這都决定了他們更喜歡待在這部委雲集的地方。
2
到了新時代,這一切都變了。北京要疏解了,不僅新的不容易進來,而且舊的還要被疏解出去一部分。
企業總部歷來是最受地方政府歡迎的招商引資對象。即便是廈門、杭州這樣的都市,也往往會為了爭取一個央企的區域總部而絞盡腦汁。
這些平日裏被地方政府奉為座上賓的央企領導們突然發現,其他地方政府用稅收優惠、配套住房、教育資源、財政補貼等等去爭取的央企總部,在北京這裡卻突然變得不值一文。
新版的首都功能定位裏已經找不到央企總部的位置了。
之前如果說疏解北京的非首都功能還只是政策宣言,而從政策提出到落地,這其間的變數與彈性讓各家央企仍在觀望。而雄安新區的提出並進入實質落地階段,則讓這一切發生了實質性的變化。
“按照總體工作部署,將以在京部委所屬高校、醫院和央企總部為重點,分期分批推動相關非首都功能向雄安新區疏解”
官方檔案說的再清楚不過了,在京央企總部將會是白洋澱旁邊這座未來之城的主要建設者。
在這以政治燃料為主要助推劑的新區規劃建設中,所有在京央企總部都將無法置身事外。而他們要做的,要麼是去掉“在京”二字,要麼是爭當新區建設先行者以獲得更高的政治關注度。
3
之前,有新成立的中央企業如國家管網集團、中國綠發集團等,仍將總部設在了北京,但是這之後,則是要麼雄安,要麼去到更遠的地方。
有的企業或許是出於對雄安新區的信心,或許是領導想獲取更高的政治關注度,也或許是不願離著北京太遠,他們選擇前往雄安。
今年五一前夕,中國衛星網路集團正式落戶雄安,成為第一家在雄安注册的中央企業。北京是航太人才最為集中的地方,也是航太企業最為集中的地方,與衛星網路集團聯系密切的北航、航太五院都在北京,顯然雄安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中化集團與中國化工合併重組後成立的中國中化,也把自己的總部選擇了在雄安新區。中國中化的前身之一中化集團,本就是被傳言列入第一批遷入雄安新區的央企。
也有一些可能是認為自己不適合雄安,所以他們選擇了在被正式列入搬遷名單之前,迅速的為自己找個“家”
中國船舶工業集團與中國船舶重工集團合併而成的中國船舶集團,選擇南下上海。上海作為僅次於北京的二大超級城市,是很適合作為承接北京央企總部的,而且員工從北京遷往上海的阻力也會小一些,畢竟上海的教育資源等配套措施都是現成的、優質的。而且上海本身也是重要的船舶工業基地、航運樞紐。
由中國西電集團,以及國家電網折開出的平高電力、許繼電氣、山東電力等電氣設備製造商聯合組成的中國電氣設備集團公司也將總部設在了上海。我們有理由相信,如不是疏解非首都功能以及雄安新區的影響,這家新企業是很可能將總部選在北京的,畢竟他的最大、最覈心客戶國家電網集團是在北京。
選在上海這樣的超級城市也有不利的一面,就是“店大欺客”問題。上海並不缺少大型企業總部,中國遠洋海運集團也在幾年前將總部遷入上海,而且還有諸多央企在上海設立“第二總部”。所以在對遷入的央企,上海給出的條件往往不過够誘人,職工住房保障不足,一般只能給出幾百套公租房,教育資源保障也是差强人意。
這也是像三峽集團這樣的企業願意去武漢等二線都市的原因之一。面對三峽,湖北和武漢的誠意滿滿:
“盡湖北所能、傾湖北所有,該支持的全支持,能保障的全保障,應服務的全服務,以待自家人、辦自家事的理念,確保三峽集團遷得順、接得穩、發展好。”
湖北省甚至專門成立支持三峽集團搬遷工作領導小組,光是省政府就8次召開專題會議研究部署三峽集團搬遷工作。
搬遷工作領導小組還專門下設辦公場所服務保障組、過渡住房服務保障組、教育醫療服務保障組等6個服務保障組,全方位服務三峽集團總部搬遷工作。武漢江岸區委啟動了區政府大院騰退工作,搬走了30家組織,然後整體移交至三峽集團。
武漢已經坐擁東風集團、寶武鋼鐵(雙總部之一)、中國信科集團等一眾央企總部,現在更是有“現金奶牛”全球第一水電企業三峽集團的入駐,成為了中國央企總部聚集都市之一。
4
或許,央企總部空間格局的首次大規模調整即將開始。
上一次央企空間格局調整,是總部位於三四線都市的央企遷入中心都市,如位於十堰的東風汽車遷入武漢,東方電力集團從德陽搬至成都。其背後動因無非是三四線小城無法承載一個央企發展,反而成為了央企擴張的阻礙,為了吸引留住人才、開拓市場等等原因而選擇了搬遷。
而當下這次央企總部空間格局調整,將是真正意義上的“大規模”,而且背後動因絕非只是經濟因素,恐怕政治因素才是第一推動力。
不同於“從小城市到中心都市”的搬遷方向,這一次的央企總部空間格局調整方向將是“從北京到各地”。
這裡的“各地”,主要是指的雄安,另有部分央企八仙過海、各找下家。
據悉,包括國網大樓、華能塔樓等世界級央企的總部寫字樓,已經被某些機關看中,機關服務部門也已經派員考察過這些豪華辦公大樓。
所以,這次搬遷潮還會遠嗎?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