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時節,瀘沽湖畔林木葱鬱,湖水如鏡。
瀘沽湖的美,是大自然的賦予,也是傾力保護的結果。麗江市及時製定《麗江市瀘沽湖保護條例》和實施細則,將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風景名勝區規劃、自然保護區規劃、生態紅線等各種規劃統一到“一張圖”,全力推進依法治湖。實施“一帶、兩路、三鎮、四配套”等建設項目,從圍湖發展向控湖轉壩轉變。大力開展沿湖村莊整治、入湖河道治理、面源污染管控等,系統保護治理瀘沽湖。强化沿湖建築管控,全面拆除沿湖17處親水平臺和6個碼頭,對臨湖80米範圍內的民居客棧建築進行退出拆除,拆除後的土地建設環湖生態廊道和濕地緩衝帶。與四川省合作,建立聯席會議制度,開展聯合執法,協調推進瀘沽湖保護治理。截至目前,瀘沽湖水質穩定保持在Ⅰ類。
綠色發展,生態優先。瀘沽湖保護是全市生態保護工作的一個縮影。
近年來,麗江市抓好河湖保護治理,實施生態保護和修復,做好生物多樣性保護,因地制宜發展綠色經濟,全力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
嚴格落實河湖長制,麗江市設定四級河湖長1085名,聯動推動河湖保護治理向縱深發展;全面貫徹落實《長江保護法》等法律法規,依法依規推進金沙江和金沙江流域保護治理;對程海、瀘沽湖、拉市海實施“一湖一策”保護湖泊生態,堅持“退、减、調、治、管”多管齊下加强河湖治理,確保金沙江、瀘沽湖、程海、拉市海水質穩定向好。
麗江市以生態保護和修復、國土綠化、自然灾害防治、生物多樣性保護、綠色能源開發“五個行動”為抓手,務實推進築牢長江上游生態安全屏障。重點對老君山、玉龍雪山等自然保護區進行生態保護與修復,全力加强珍稀瀕危野生動物棲息地、原生境的保護修復。聚焦沿江(河)、沿庫、沿路等重點區域,推進國土山川補綠增綠。持續新增森林碳匯,實施了麗江市林業生態扶貧PPP項目,專案啟動至今,已完成土地流轉5.6萬畝,進行生態修復1.4萬畝,建設國儲林2.7萬畝、經濟林0.2萬畝。在金沙江河谷區滑坡、崩塌、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防治重點區域,推進地質災害防治工作,在高寒冷凉山區、地質災害隱患區、生態敏感脆弱區等區域,統籌推進搬遷避讓工作。
建設生物多樣性保護的管理實體,全力完善生物多樣性保護管理體系。現時,已基本建成以3個自然保護區、2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7個重要濕地、2個地質公園等不同類型管理實體的生物多樣性保護體系,開展了寧蒗彝族自治縣拉伯鄉加澤大山野生紅豆杉資源掛牌管護、玉龍雪山省級自然保護區玉龍蕨種群監測和保護,老君山滇金絲猴巡護等項目,推進珍稀瀕危物種保護。
行走金沙江邊,一幅幅岸綠山青的畫卷在眼前鋪展。很難想像,這裡曾是一片片荒坡。
麗江市堅定走綠色永續的高品質發展之路,大力發展生態產業。經過努力,全市生態產業發展佈局的構架已初步形成,截至2020年底,全市特色水果種植面積82萬畝。其中,芒果種植面積39.7萬畝,軟籽石榴種植面積9.83萬畝,沃柑種植面積6.9萬畝,蔬菜種植面積30萬畝,中藥材保有種植面積25萬畝,特色優勢品種滇重樓、雲木香等標準化種植基地面積均超過萬畝,馬鈴薯種薯生產種植11.1萬畝,麗薯6號已成為全省冬作區薯農的首選品種。
圍繞綠色屏障建設、綠色發展、生態脫貧、生態旅遊發展,麗江市積極開展制度創新,探索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發展路徑,建立“共抓大保護”的生態環境治理新機制,探索總結了一批典型經驗。
位於玉龍雪山景區覈心區的玉龍納西族自治縣玉龍山辦事處甲子村以“支部引路+公司經營+村委監管+群眾參與+收益共亯”的模式,依託優美生態環境發展婚紗旅拍服務,並引導羣衆保護生態、愛護家園,走出了一條農旅環保結合的特色發展新路子。玉龍縣黎明鄉黎光村開展的“村寨銀行與生態保護聯動項目”,將村民金融需求與生態保護機制捆綁,全力激發村民主觀能動性,主動參與環境保護,經過多年運行,實現了山綠人富。曾是全國100個重點產煤縣的華坪,以“礦業轉型、礦山轉綠、礦企轉行、礦工轉崗”的“四轉”模式,全面發展芒果等生態產業,實現了生態環境修復、環境質量提升和羣衆增收致富的良性迴圈,去年全縣芒果種植面積40.2萬畝,位列全省第一,全國第三,華坪縣還被生態環境部命名為第四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論實踐創新基地。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