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廣東,刺繡曾是男人的事情

贵州 88℃ 0
摘要:最近,在熱播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的才藝展示環節,武力值擔當的霸氣大哥趙文卓從包中掏出自己的刺繡成品,驚呆了全場選手。他解釋,小時候為了攢買電視機的錢,十一二歲的時候就跟著爸爸媽媽繡花,學了刺繡這門手藝。這樣的鐵漢柔情、猛男繡花不僅在今日社會十分稀少,在中國過去傳統的男耕女織社會分工下也不可多見,然而,在明中後期之後的廣東卻十分正常普遍,成為粵繡的一大特色。

最近,在熱播綜藝《披荊斬棘的哥哥》的才藝展示環節,武力值擔當的霸氣大哥趙文卓從包中掏出自己的刺繡成品,驚呆了全場選手。他解釋,小時候為了攢買電視機的錢,十一二歲的時候就跟著爸爸媽媽繡花,學了刺繡這門手藝。

這樣的鐵漢柔情、猛男繡花不僅在今日社會十分稀少,在中國過去傳統的男耕女織社會分工下也不可多見,然而,在明中後期之後的廣東卻十分正常普遍,成為粵繡的一大特色。

梁秀玲給我們介紹道,很多人都以為廣繡始於唐朝,其實可以追溯到西漢,當時已經出土有很多關於廣繡的日用品,只是從唐代開始才有文字記載。

據唐代《杜陽雜編》記載,廣東南海有比特進貢朝廷的豆蔻靚女叫盧眉娘,她在一塊一尺見方的手絹上繡了七卷法華經,字如粟粒而筆劃分明,精細工整,唐順宗李誦見了大為讚賞,稱她為神姑。到了明清,隨著手工業和對外貿易的發展,吸收了各地刺繡並形成自己特色的粵繡更是盛行。

盧眉娘

彼時的廣州口岸通商便利,貿易交往繁榮,特色手工藝品遠銷海外,其中便有粵繡商品。

清晚期粵繡花鳥四條屏

這些刺繡精品來自廣東繡工之手,他們大多是廣州、潮州男子,可見廣東男人的繡針功夫一點也不比繡娘差。傳統社會的分工和習慣使刺繡成為一門女性專屬的傳統手工藝,但這種長期形成的固有觀念在廣東卻被打破。

由於帶有較强的民族特色和精緻的做工,粵繡的需求十分旺盛,繡工加班加點趕活兒是常有的事,再加上粵繡作品篇幅大,常常需要長時間站立,體力和耐力稍遜一籌的女工就落了下風,囙此繡行只招“花佬”(男繡工的俗稱)。

粵繡憑藉著飽滿的構圖和色澤、多樣變化的針法自成一體,成為中國四大名繡之一,聞名世界。粵繡又分為廣繡和潮繡兩個流派。梁秀玲所在的廣繡家族自1838年清道光年間開始祖祖輩輩都從事該行業,至今已傳至第六代。梁秀玲是廣繡家族的第五代傳承人,出生於廣繡聚集發源地番禺區新造鎮的一個村子裏,在這裡,不論男女,皆以刺繡為生,可見當時行業的興盛。

她自小在繡架上長大,五六歲就跟著母親學廣繡,常常練習刺繡到午夜,這樣嚴格的訓練也沉澱了梁秀玲的刺繡技藝和氣質,舉手投足皆是時間釀造的韻味。

梁秀玲

“等長大以後,離開媽媽的管教,我就再也不繡廣繡了!”梁秀玲給我們分享成長中真實的心路感受,而真正長大後隨著思想的成熟,她卻發現自己骨子裡仍然對這門技藝是喜歡的,不知不覺中成為自己生命中很重要的部分,難以割捨。

“每繡完一個賣出去,就好像嫁了女兒一樣。但我不能因為不舍而一直留在自己身邊,更希望給它找個好人家,讓它去到喜歡它的人身邊。”每一副繡品的誕生,都是從繡者生命割離開來的一部分心血。

成為母親的梁秀玲同樣繼承了這種培養管道,她的一對90後子女也從小學習刺繡,一邊讀書上學,一邊繡自己的作品。在時代審美的發展變化下,廣繡漸漸跳出了傳統刺繡畫的框架,他們將廣繡與家居軟裝結合,如屏風、掛畫、門簾、布毯,走出一種極具生活審美的特色裝潢風格。

梁秀玲子女-梁曉曼和梁可維

除了追求廣繡的創新和生活應用,他們以“繡手”擔起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的使命,在多所學校中作為廣繡培訓老師傳播廣繡藝術,播種下以匠心織造美麗的種子。

作為培訓老師傳播廣繡藝術

廣繡,繡在了粵劇舞臺上的每一位鮮活的歷史角色上,繡在了古今同穿的民族華服上,繡在了每一處認真生活的角落。

作“繡”,秀出的是精緻的生活態度。

如果喜歡,點個在看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