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時期,呂蒙出身草根,但憑藉過人的天賦,與發奮勤學的精神,很快成為東吳名將,得到孫權、周瑜、魯肅等認可,“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白衣渡江”等典故講的就是呂蒙。
縱觀呂蒙一生,對孫權非常忠心,士別三日的勤奮讀書,策劃攻打荊州的智與勇,可以說忠、勤、智、勇全都具備,無疑是古今罕見的名將,但一直以來呂蒙卻不太受到歡迎,這是為什麼呢?眾所周知,關羽是最受歡迎的歷史人物之一,而呂蒙偷襲荊州導致關羽被殺,是不是呂蒙不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呢?
劉備借荊州由來
所謂劉備借荊州,其實就是借的荊州南郡。當時,荊州一共有七郡,即為南陽郡、南郡、江夏郡、零陵郡、桂陽郡、武陵郡、長沙郡,而荊州七郡在赤壁之戰後由三家瓜分。
赤壁之戰後,曹操向北撤退,退出了荊州部分地區,佔據荊州北部的南陽郡、襄陽郡、南鄉郡三郡,再加長江北的江夏一部分,孫權佔據江夏南部。隨後,孫權發動南郡之戰,一舉奪取了南郡,劉備順勢佔據武陵、零陵、桂陽、長沙四郡。南郡之戰後,劉備分得南郡南岸地,後來孫權為了避免戰線過長,也希望劉備抵擋曹操,於是在劉備請求下,就將南郡治所江陵讓出,這就是“借荊州”的由來。
215年劉備奪取益州之後,孫權就索要荊州,劉備稱等到奪取凉州後再歸還。但孫權等不及了,直接派呂蒙率軍2萬前去攻取了長沙、零陵、桂陽三郡,這時曹操發兵漢中,蜀魏漢中之戰一觸即發,於是為了避免兩線作戰,劉備就與孫權和談,最終達成中分荊州的協定,即雙方以湘水為界,江夏郡、桂陽郡、長沙郡歸孫權,南郡、零陵郡、武陵郡歸劉備,其他地方還屬於曹操。
按理說,劉備欠孫權的地盤,只有南郡治所江陵,孫權奪取了長沙、桂陽兩郡,也拿到了不少利息,囙此之後只要雙方在南郡問題上達成和解,那麼荊州歸屬衝突就解决了。但呂蒙不這麼看,他的一念之差破壞了吳蜀聯盟。
關羽之死與呂蒙
赤壁之戰時,劉備與孫權結成聯盟,雙方共同抵抗强魏。按照吳蜀規劃,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打破曹操的長江防線,從而挺進中原,孫權北上攻打徐州,兩路合擊曹操,讓他首尾不能相顧。但這時一個關鍵人物去世了,這就是老好人、堅持吳蜀聯盟的魯肅。
原本魯肅轄區與關羽江陵毗鄰,兩人相安無事,魯肅認為曹操雄踞北方,吳蜀應當互相幫助,不能因一些利益爭奪影響大局。但當時呂蒙就很不認同,曾向孫權獻上密計,大意有三層:一是劉備關羽狡詐無比,以後必然會攻打東吳,現在應該趁機攻打;二是只要守好長江,我向前佔據襄陽,那麼我們就不需要關羽幫忙抵擋曹操;三是攻打徐州勞而無功,不如攻取關羽,佔據全部長江流域,形勢就會更加壯大。孫權深以為然,不久魯肅去世,孫權就以呂蒙代替魯肅為都督。
襄樊之戰爆發後,呂蒙再一次上書孫權,認為“今出其不意,自可禽制(關羽)”。於是,襄樊之戰時呂蒙背後出兵,一切都進行得十分隱蔽和詭密,突然襲擊了荊州蜀控區,奪得荊州南郡、武陵郡、零陵郡三郡,並導致關羽敗走麥城被殺。這裡存在一個問題:到底是呂蒙殺了關羽,還是孫權訓示殺了關羽?毋庸置疑,肯定是孫權下的命令,即所謂的“羽至即斬”,呂蒙還不够資格也不敢私自下令斬殺關羽。
可以說,襄樊之戰中孫權偷襲荊州,破壞吳蜀聯盟,罪魁禍首是呂蒙。至於關羽之死,呂蒙是起因,但真正兇手是孫權,因為原本完全可以“擒而不殺”。
呂蒙的三大罪狀
在東方文化傳統中,不宣而戰不是罪過,但師出無名的不宣而戰,攻打正統的不宣而戰,攻打盟友、破壞聯盟的不宣而戰,這就難為世人接受了。
首先,孔子雲“名不正,言不順”,古代正式出兵都講究師出有名,但孫權偷襲荊州屬於師出無名。劉備借荊州,借的只是荊州南郡,之前孫權已經取得長沙、桂陽,也算是得到了一些利息。就算明知劉備不會輕易交還南郡,但在吳蜀聯盟、合力攻曹的關鍵時刻偷襲荊州,孫權也應當暫時忍耐。呂蒙建議偷襲荊州,完全是利益熏心,根本沒有讓人信服的出師理由。三國時期,蜀國每次出兵往往都以“恢復漢室”與“討賊”為名,曹魏是以漢獻帝名義討伐不臣,孫權攻打曹操也是“討賊”名義,但偷襲荊州卻師出無名。
其次,劉備自詡漢家正統,這也得到歷代統治者的認可,原因在於沒有統治者希望後代像漢獻帝那樣,或者希望有人推翻後代統治。囙此,劉備政權的“名”很正,呂蒙偷襲荊州自然要受到非議。其實,如果孫權最終一統中國,那麼還有機會書寫歷史,可以用各種筆法修飾攻打正統的行為,但東吳偏居一隅,保守偏安不思進取,後來還因為偷襲荊州一事引發導致吳蜀兩國衰落的戰爭,因此作為罪魁禍首的呂蒙,還怎麼讓人喜歡呢?
第三,當時天下形勢明朗,曹操一家獨大,吳蜀兩國合力才會具有一定優勢。按照正常思維,老二與老三都不能單獨與老大聯手,更不能互相內耗,否則都可能讓老大獲益,囙此保持吳蜀聯盟的穩固在當時極為重要。
但呂蒙在襄樊之戰的關鍵時刻偷襲荊州,直接破壞吳蜀聯盟,導致後來劉備怒而發兵攻吳,儘管劉備兵敗夷陵之戰,但實際上是吳國損失也很大,這是吳蜀兩國衰落的轉捩點,曹操這位老大坐山觀虎鬥,坐觀老二老三實力削弱。與此同時,呂蒙顯然沒有魯肅的眼光,只看到眼前小利,認為偷襲荊州可以實現孫權“全據長江”的宿願,可以構築一條“牢不可破”的長江防線,但事實證明他目光短淺,夷陵之戰後蜀國損失慘重,沒有蜀國的牽制,東吳一度非常辛苦的獨自面對魏國;蜀國滅亡之後,沒有了蜀國牽制,東吳也很快被滅亡。
劉備去世之後,如果不是諸葛亮眼光長遠,主動再與吳國結盟的話,那麼吳蜀二國處於戰爭狀態,那麼在魏蜀兩國攻打下的吳國會怎樣?答案顯而易見,魏國攻打長江防線,蜀國從側後方攻吳,估計吳國會亡於孫權時。
可以說,偷襲荊州的連鎖結果,呂蒙沒有考慮清楚,至少不如魯肅看得清楚。如果劉備的報復不那麼魯莽,如果蜀國堅持不再與吳國結盟…….吳國都將陷入危險境地。由此也可見,呂蒙有小智,卻沒有大智。
與關羽、甘寧、太史慈等相比,呂蒙雖有“士別三日”、“刮目相待”、“吳下阿蒙”等勵志典故,但他的行為不太符合傳統價值觀,偷襲荊州是高明的戰術卻是愚蠢的戰畧,自然也就很難得到世人的歡迎了。
參考資料:《三國志》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