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曹魏很長時間沒有組織大規模南征,原因詭異

河北 67℃ 0
摘要:赤壁曹操大敗,曹操、孫權和劉備進入鼎立勢力動態震盪期,曹操雖做著重新南征的準備,但一直受到孫劉聯盟及其他勢力的牽制,根本沒有精力大規模南征。8月劉錶病逝,二兒子劉琮繼位荊州牧。綜上所述:曹操208年赤壁戰敗後也一直想南向復仇,但孫權、劉備在東西兩線不斷的出擊形成戰畧壓力,長達十年,為不斷應對兩線挑戰,無力南向大規模南征。

赤壁曹操大敗,曹操、孫權和劉備進入鼎立勢力動態震盪期,曹操雖做著重新南征的準備,但一直受到孫劉聯盟及其他勢力的牽制,根本沒有精力大規模南征。

一、赤壁之戰及後果

1、赤壁之戰前曹操的形勢和考慮

西元200—207年11月,曹操消滅了袁紹的勢力,徹底統一了北方,將視角投向了南方,特別是荊州這個自古兵家必爭的覈心之地。208年在進行必要的政治準備的同時,在鄴城開鑿玄武池訓練水兵隨時準備南征。

此時劉備帶關羽、張飛、趙雲投在劉錶手下,因與蔡瑁為代表的荊州勢力衝突,避禍駐紮新野,與駐紮在夏口的劉錶大公子劉琦護衛犄角互援。8月劉錶病逝,二兒子劉琮繼位荊州牧。因擔心劉備就近取荊州,曹操採納荀彧的建議,率領輕騎趕赴宛、葉,在老朋友蔡瑁(劉琮的親舅舅)的配合下,劉琮投降,曹操接著擊敗劉備,輕易得到荊州。

曹操戰爭準備是重點打劉錶取荊州,沒有想到荊州輕易到手,並且再次擊潰劉備,佔領江陵,劉備走夏口,有與孫權聯合之事。按照形勢,為徹底消滅劉備,曹操希望孫權不要插手,所以給孫權寫了一封信,覈心意思率大軍:“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東吳上下一時恐慌,戰、和紛爭不下。

2、赤壁之戰前劉備和孫權的基本狀況

曹操擊敗劉備,輕取荊州水陸軍備,劉備逃往夏口,在諸葛亮的建議下,準備聯合孫權,共拒曹操。當時孫權方面“文主降,武主戰”爭論异常激烈。面對實力懸殊的對比,孫權也猶豫拿不定主意。最後在東吳大都督周瑜和謀臣魯肅的堅持下,在諸葛亮舌戰群儒,縱論形勢的分析下,孫權下定决心與曹操決一死戰。其實孫權也看到了曹操常年征戰,南下準備不足,曹操的信也無非是想嚇住自己,像輕易收取荊州一樣收取江東。孫劉聯軍5萬多人在周瑜的統領下,與曹操在赤壁一帶相會相持。

3、赤壁之戰後的局勢

曹操其實應該按照謀臣賈詡和程昱的建議,安撫百姓,進一步擴大荊州勝利的政治優勢,東吳將不戰而降。結果一封“方與將軍會獵於吳”戰書,沒想到孫權不買帳,只能實施決戰。為克服北方阿兵哥不習水戰的缺點,把所有戰船鐵索相連。東吳老將黃蓋詐降,火攻曹操水軍大寨,曹操水陸大寨大火連片。曹操在孫劉聯軍的夾擊之下,只能將餘船焚毀,領兵撤退,敗走華容道。

赤壁曹操元氣大傷,實力聚减。劉備在諸葛亮的運籌帷幄之下,從征戰多年還沒有根據地的困境,一舉奪得非常富足的荊州戰畧要地,實現了《隆中對》跨有荊益,聯吳抗曹的戰畧第一步。孫權也乘此機會擴大了很大的地盤。赤壁之戰是三方一次决定歷史走向的大決戰,是三國鼎立的一個分水嶺,赤壁之戰後基本奠定了魏蜀吳大足鼎立的割據。

赤壁戰後,曹操返回北方,仍然開始做著重新南征的準備,在淮河訓練水師。孫劉聯合一起攻打下江陵,孫權因為戰畧形勢需要,害怕曹操的威脅,把江陵借給了劉備,劉備一下子和曹操直接接壤,直接受到兩方的牽制,真正的三國犄角產生了。

二、赤壁之戰後三國的戰畧側重點

209年—210年,赤壁之戰後,留守江陵的曹仁戰敗退守襄樊。劉備帶兵佔領荊南四郡。孫權為讓劉備牽制曹操,把江陵借給劉備,自己向南攻打交州,孫權退出荊州。

三、三國勢力角逐最後的焦距點

1、211年曹操平西凉。曹操回到北方,一方面强化內部集權,再一方面加强對地方的管理。派夏侯淵帶兵進入關中,明面意圖是攻打張魯,實際上要收編規整關中各大勢力。馬超韓遂等不肯就範,聯合叛亂攻下長安,據守潼關。西凉叛亂直接威脅到曹操的後背,曹操親率主力出征,同時命南線曹仁北上協助作戰。東線部隊則駐守合肥,應對孫權主力部隊的進攻。這又給劉備創造了戰畧機遇,於是劉備受劉璋邀請帶兵入蜀,荊州暫時處於壓力擱置。

2、213年劉備、劉璋漢中反目。

曹操忙於平叛,劉備和劉璋反目,劉備全力攻擊張魯,孫權也很配合,在東線全力攻擊合肥後背,曹操好不容易騰出手,救急奔合肥抗擊孫權。關羽守荊州又處於角力之外。

3、215年曹劉漢中爭奪戰。

劉備吞併了益州,虎視漢中,威脅長安。囙此曹操戰張魯,取漢中。直接對壘劉備,兩者主力爭奪漢中時,孫權又趁機兩線給曹劉添亂。荊州方面劉備迫於壓力割讓了三郡給孫權,孫權參與到了荊州的爭奪之中,荊州正式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局面。

4、東線、西線兩頭征戰。

217年——218年,曹操非常惱怒兩線作戰,趁奪下漢中騰手東線打擊孫權,痛下殺手把孫權打的投降稱臣。劉備又趁機攻打漢中,曹操苦於兩線苦戰消耗,遷出漢中人口,放弃漢中。其實雙方均無力再主動發動進攻。

5、關羽北伐。閒置修養七年多的關羽,其實只要按兵不動,曹操、孫權兩家都不敢輕易盲動起戰端。劉備也會得到很好的修養生息。可惜關羽看到曹操、孫權疲憊,錯估形勢,盲然發動北伐,攻襄樊,擒於禁,殺龐德,水淹七軍,威震華夏,把曹操打得痛徹骨髓。曹操聯合孫權傾全國之力碾壓關羽,孫權背後偷襲關羽,關羽敗走麥城,被俘身死。

綜上所述:曹操208年赤壁戰敗後也一直想南向復仇,但孫權、劉備在東西兩線不斷的出擊形成戰畧壓力,長達十年,為不斷應對兩線挑戰,無力南向大規模南征。這也讓關羽得到長足的修養,但關羽盲目起戰端,也自取其禍。

這段歷史和人物故事給我們的直接的啟示就是:積累實力非常重要,戰畧實力要發揮效用時一定要充分分析各方資源的具體情況,既要知己,更要知彼,權衡厲害,再决定戰畧力量的使用,切不可盲然啟用戰畧力量,最後留下禍患。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