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陰謀論!全國多地拉閘限電,背後真相其實很簡單

江苏 69℃ 0
摘要:9月下旬以來,全國多個省份拉閘限電。據媒體報導,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和東北三省等地,限電限產的聲音此起彼伏。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受“拉閘限電”影響的不止工廠用電,還包括居民用電。紅星資本局調查發現,此次“限電”,要說原因很簡單——供需失衡。另一方面,用電需求猛增也是此次“限電”潮的重要原因之一。此外,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份均表示,要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况。

9月下旬以來,全國多個省份拉閘限電。據媒體報導,山東、江蘇、浙江、廣東和東北三省等地,限電限產的聲音此起彼伏。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受“拉閘限電”影響的不止工廠用電,還包括居民用電。從9月23日開始,東三省在用電高峰時段部分拉閘限電,在社交媒體上,不少網友表示:因為停電,手機沒有訊號、都市主幹道紅綠燈無法正常運行、部分商鋪只能點蠟燭營業……

拉閘限電的情况下,以至於一篇從限電講到世紀通脹、中美金融大戰的文章一度在網絡上瘋傳。人民日報海外版旗下的俠客島隨即否認了有“大棋”的存在。

紅星資本局調查發現,此次“限電”,要說原因很簡單——供需失衡。一方面,受全國性煤炭緊缺、煤價高企、煤電價格倒掛影響,現時不少省份出現供電緊張局面。另一方面,用電需求猛增也是此次“限電”潮的重要原因之一。

針對當前供電形勢,中央、地方多舉措保障電力。

9月27日下午,國家電網公司表示,將全力以赴打好電力保供攻堅戰,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况,堅決守住民生、發展和安全底線。

此外,遼寧、吉林、黑龍江等省份均表示,要全力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况。

一、現象

多地限電,工業企業停工停產

限電帶來的影響,最早發生於企業生產。

從9月22日晚上起,多家上市公司先後發出公告稱,由於供電緊張,為響應當地“能耗雙控”的要求,上市公司本身或旗下的子公司的生產線臨時停產。

分地區來看,江蘇省內,晨化股份、聚傑微纖、雙樂股份、紅寶麗、藍豐生化、錦雞股份、南京化纖、康平科技等A股公司發公告稱,受供電影響臨時停產。

浙江省內,迎豐股份、西大門等企業為降低供熱負荷,被迫臨時停產。義烏市一家位於義東工業園區的服裝工廠負責人向紅星資本局表示,已收到限電通知。

雲南省內,*ST澄星、天原股份、神火股份、雲鋁股份等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減產停產影響。

山東省,上市公司中農聯合於9月26日發佈公告表示,其位於山東省泰安市岱岳區範鎮的子公司,收到國網山東公司泰安供電公司岱嶽供電中心的通知,要求公司降低用電負荷,導致山東聯合部分生產線開車時間减少,預計將對公司產銷量造成一定影響。

在製造業大省廣東,東莞等地的工業企業被要求“開三停四”、“開二停五”甚至“開一停六”錯峰用電。

東莞市一家乳膠製品工廠相關負責人告訴紅星資本局,“為了錯開限電,工廠現時只在夜班開工,從晚上12點上到早上8點”,這種情況從中秋節後開始,一個星期限電5天,該負責人表示現時工廠產量下降了三分之一。

9月26日,廣東省能源局和廣東電網有限責任公司聯合發佈用電倡議,提出“辦公場所3層樓及以下停用電梯”、“商場、娛樂場所等要縮短廣告燈、景觀燈照明時間”等號召。

比較有代表性的是桃李麵包,其在27日公告稱,全資子公司江蘇桃李、東莞桃李、長春食品、瀋陽桃李、大連桃李、山東桃李、天津桃李、丹東桃李、哈爾濱桃李均接到當地政府限電通知。

*ST金正亦在27日公告,公司及子公司菏澤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安徽金正大生態工程有限公司、雲南中正化學工業有限公司分別接到當地發改委或者當地供電公司通知,通知要求公司及子公司降低用電負荷或限時限產。

缺電已傳導至居民生活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被限電的不僅是工業用電,也包括居民用電。

從9月23日起,東北三省部分地方開始在用電高峰時段部分拉閘限電。

遼寧省瀋陽市沈北新區、渾南區多地突發停電,持續時間4-6個小時不等。

吉林省長春市也出現了居民區停電的情况。

黑龍江省齊齊哈爾市表示,因電路設施檢修,9月27日將對鐵鋒區等數個區域停電,時間從早上7時到晚上8時不等。

黑河供電公司電纜及帶電運檢中心9月27日公告稱,因俄羅斯電網進行檢修,將對轄區內2座變電站進行倒閘操作,黑河市區城區範圍內部分區域將會停電,具體停電時間為09月28日16時30分至18時。

限電給當地居民生活生產帶來巨大影響:

9月26日,有東北地區的網友表示,停電已持續了3天,並且時間越來越早,手機也沒有訊號。還有網友提到,因為停電導致都市主幹道的紅綠燈無法正常運行,部分商鋪只能點蠟燭營業。

據財新網報導,因為停電導致電梯停運,有孕婦爬了24樓才返回家中。

據央視新聞,因突發限電導致排風系統停運,遼寧澎輝鑄業有限公司在9月24日發生高爐煤氣中毒事故。事故中,共有23人送至遼陽市中心醫院救治。截至27日,23人仍在醫院接受觀察治療,暫無生命危險。

電力短缺還帶來用水問題,9月26日晚間,吉林市新北水務有限公司官方微信表示:“不定期、不定時、無計畫、無通知停電限電,這種情況將持續到2022年3月份,停電停水變為常態”。27日,該水務公司因“措辭不當,內容不准”而道歉。

9月27日下午,針對當前供電形勢,國家電網公司表示,將全力以赴打好電力保供攻堅戰,保障基本民生用電需求,最大可能避免出現拉閘限電情况,堅決守住民生、發展和安全底線

二、供給端

電煤價高量少,發電廠“賠錢發電”

9月26日晚,在“保電煤供應保溫暖過冬保工業運行視頻調度會議”上,吉林省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吳靖平表示,受全國性煤炭緊缺、煤價高企、煤電價格倒掛影響,現時不少省份出現供電緊張局面。

事實上,從今年上半年開始,電煤價格始終高位運行。中國電煤採購價格指數(CECI)編制辦公室指出,截至8月23日,CECI進口指數到岸綜合標煤單價已經連續7期上漲。

中電聯9月16日發佈的《中國電煤采購價格指數(CECI)分析周報》顯示,9月9日,5500大卡、5000大卡電煤離岸綜合價為1060.57元/噸、845.13元/噸,已經破千。

在此背景下,電廠盈虧平衡被打破。

9月初,大唐國際、北京國電電力等11家燃煤發電企業聯名呼籲漲價,讓煤電企業虧損的現狀再次受到關注。紅星資本局此前報導,京津唐地區某燃煤發電企業持續多日出現“發一度電,賠一毛錢”的情况。

而據《財經》瞭解,近日用電緊張期間,遼寧的火電出力僅為裝機容量的一半左右。

紅星資本局注意到,今年電煤價格上漲期間,全國存煤量也在同步减少。

根據中國煤炭工業協會9月3日發佈的《2021年上半年煤炭經濟運行情况通報》顯示,6月末,全國煤企存煤約5000萬噸,同比降26%;全國主要港口合計存煤6298萬噸,同比降8.3%;全國火電廠存煤約1.1億噸,同比减少2100萬噸,可用約18天。

9月27日,中煤集團表示,為進一步落實發改委保供穩價要求,中煤集團繼低於市場價格10元/噸向江蘇利港供應煤炭後,再次以低於市場價格10元/噸向浙能集團供應煤炭(“明州76”輪),保障重點電力用戶用煤需求。

風電驟減供應下降,水電受季節性影響

除了煤電原因,遼寧省電力保障工作會議上還提到,9月23日至25日的停電,是由於風電驟減等原因,導致電力供應缺口進一步新增至嚴重級別。有市場分析指出,風電驟減是由於近日天氣影響,導致風電發電能力下降。

如此看來,風電的影響或許是短期問題。就在10天前,遼寧發改委、工信廳、電網公司聯合下發《遼寧省新增風電項目建設方案》,决定新增風電項目建設總體規模1220萬千瓦,新增後,風電的比重會進一步新增。

在7月26日的國家能源局新聞發佈會上,相關發言人介紹了我國風電的建設和運行情况,2021年1-6月,全國風電發電量3441.8億千瓦時,同比增長44.6%。與此同時,2021年1-6月,全國風電新增並網裝機1084萬千瓦,其中東北所屬的“三北”地區占約41%。

相比風電,水電受季節性影響更加明顯。東莞證券在研報中指出,水電多分佈於雲貴川,由於這些地區近年引進電解鋁等高耗能企業,降低了水電電力的對外供應,加劇了廣東、江蘇、浙江等地的用電緊張。

國泰君安在研報中指出,今年三、四季度雲南電力供需仍偏緊,即使在豐水期持續至11月底的情况下,三季度供給仍短缺19億千瓦時,四季度小幅盈餘約5億千瓦時,但整體依舊呈偏緊態勢。

今年6月,白鶴灘水電站首批機組投產發電,烏東德水電站全部機組投產發電,但國泰君安研報指出,若不考慮火電、風電、光伏等的新增發電,按照雲南省現時規劃的重點水電站項目,烏東德、白鶴灘以及托巴僅能提供約162億千瓦時/年的省內供應增量,遠遠不及雲南省內的新增用電量。

但水電的建設和運行情况總體向好,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介紹到,2021年1-6月,全國規模以上水電發電量4826.7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4%。全國新增水電並網容量769萬千瓦,重大水電工程建設也取得積極進展。

資料顯示,目前我國能源消費以煤炭為主,2020年我國煤炭消費占能源消費總量的比重為56.8%;瓦斯、水電、核電、風電等清潔能源消費量占能源消費總量的24.3%,同比上升1.0個百分點,合計不到煤炭消費比重的一半。水電、風電對此次缺電潮的影響相對有限,更多還是受煤電影響較大。

三、需求端

需求猛增成限電重要原因

一邊是電煤量少價高,風電水電受季節影響,另一邊卻是電力需求處於持續提振狀態。根據中電聯日前發佈的資料顯示,上半年全國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6.2%,而規模以上火電發電量同比增長則為15%。

用電需求猛增也是此次“限電”潮的重要原因之一,高溫、供暖、經濟發展的用電需求都較高。

據第一財經報導,東北某發電企業的一名管理人員表示,即使有煤可燒,也要留給冬季。“臨近供暖期,為了儲存供暖期所需要的煤炭,很多火電廠已經停機了。現在我們廠還在高位運行,但也已經申請雙停來積攢煤炭了。”

9月以來,廣東、江蘇的氣溫較往年平均偏高,南京等多地都迎來了有氣象記錄以來的最晚高溫日。今年前7個月,我國全社會用電量為4.7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6%;第二產業工業用電量3.2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16.8%;服務業用電量8132億千瓦時,同比增長25.1%。

廣發證券資深宏觀分析師王丹指出,出口超預期帶動工業部門高景氣,而第二產業組織能耗高,工業的用電量傳統占比差不多是GDP占比的2倍。2021年上半年工業占GDP的比重為33%,顯著高於去年的31%。

用電量增速領先的行業包括紡織、電腦、通用設備、電力機械等,增速均在20%以上,合計拉動全社會用電量同比增長1.9個百分點,而這些行業均屬出口導向型行業。今年前8個月,出口增長高達33.7%,兩年平均一直穩定在14%以上,較去年底顯著超預期。

今年前7個月,廣東、浙江、江蘇用電量增速分別為19.1%、21.6%和20.6%,顯著高於全國16.6%的水准。這些出口大省都在“雙紅”預警名單中,證明强出口驅動應該是用電需求猛增的原因之一。

奇怪景象:外貿實際生產量或遠大於訂單量

江蘇某五金機電製造企業負責人告訴紅星資本局,他們的外貿訂單增長了50%。今年一季度,他們的訂單就滿了,每天都在加班加點地生產,用電量提高了10%以上。“訂單源源不斷,產銷兩旺,除了疫情的影響,我們的產品品質提升也獲得了更多海外客戶的認可。”

江蘇某外貿服裝廠的負責人也告訴紅星資本局,從去年開始,服裝廠接到的訂單量有一定增長。“內銷增長不明顯,主要是外銷,客戶已經遍及歐美、日本和東盟。不過由於疫情不方便在外跑客戶,絕大多數訂單都是來自老客戶”。他們廠去年年底投資了上百萬元擴產,今年上半年投產,產能翻倍,用電量也快速增長。

南京海關資料顯示,今年1-8月,江蘇外貿進出口值同比增長了17.1%,較2019年增長了16.4%。其中,出口20310.4億元,增長18.6%。

然而紅星資本局在採訪中卻發現,外貿企業的實際生產量,很可能遠大於訂單量和成交量。

今年大宗原材料價格上漲,以及海運費暴漲,導致很多外貿企業訂單量充足,利潤率卻在下滑。上述受訪的服裝廠今年接到一筆海外訂單,客戶只支付了10%的訂金。然而他們不知道的是,客戶把這筆訂單同時交給了3家中國服裝廠,只有有能力把貨物運送到客戶手中的第一家服裝廠,才能够收到尾款。“我們3家都不知情,都按照訂單要求生產了。”

還有不少外貿企業接到海外客戶的通知,要求延遲發貨,甚至取消訂單。這些訂單的成品都積壓在庫房,生產它們卻確實耗費了人力、物力和電力。

四、解讀

“能耗雙控”執行期近6年,不存在臨時加碼

“能耗雙控”,控制的是能源消費强度(也稱組織GDP能耗,能源在創造經濟產值時的利用效率)和能源消費總量。

“十三五”時期,為倒逼發展管道轉變、加快推進生態文明建設,根據黨的十八届五中全會部署,在以往節能工作基礎上,我國建立了“能耗雙控”制度,在全國設定能耗强度降低、能源消費總量目標,並將目標分解到各地區,嚴格進行考核。

在“十三五”規劃綱要中,這個名額細化為全國組織GDP能耗比2015年下降15%、2020年全國能源消費總量控制在50億噸標準煤以內。“十三五”期間,各地按既定計畫完成了5年“能耗雙控”目標。

“十四五”規劃進一步提出完善“能耗雙控”制度,重點控制化石能源消費,2025年組織GDP能耗和碳排放比2020年分別降低13.5%、18%。

為確保完成“十四五”節能約束性名額、推動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國家發展改革委今年9月印發了《完善能源消費强度和總量雙控制度方案》(發改環資〔2021〕1310號,以下簡稱《方案》)。

國家發改委指出,“能耗雙控”分解目標做出了相應的調整。

一是進一步突出强度優先。結合以往能耗雙控制度實踐和各地區能耗强度實際水准,能耗强度高於全國平均水準的地區,將要承擔比以往更高的目標要求;對能源利用效率較高、發展較快的地區適度傾斜。

二是能耗强度名額創新實行雙目標管理。從“十四五”開始,國家將向各省(區、市)分解能耗强度降低基本目標和激勵目標兩個名額。基本目標是地方必須確保完成的約束性名額,激勵目標按一定幅度高於基本目標。同時,《方案》規定地方在完成能耗强度降低激勵目標的情况下,能源消費總量將免予考核。

三是國家預留少量能耗名額。

人民日報評論指出,能耗强度約束制度已實施10多年,“能耗雙控”執行近6年,按季度發表的“晴雨錶”也做了八、九個年頭。“能耗雙控”目標要求一直穩定、明確,不存在臨時加碼。

居民被拉閘斷電,專家:肯定不是“能耗雙控”的鍋

今年5月和8月,國家發改委先後公佈了一季度和上半年各地區能耗雙控目標完成情况的晴雨錶。結果顯示,部分地區能耗强度不降反昇,一季度有4省份、上半年有7省份被“雙紅預警”。

8月份以來,部分省份開始對高耗能產業實施了限產限電措施,有人將其歸結於“能耗雙控”。

人民日報評論指出,各地本應按照既定“雙控”目標落實政策,但自疫情發生以來,大宗商品價格屢創新高,相關企業存在擴張產能衝動。同時,國內有序防控疫情、較早實現復工複產,為承接境內外生產需求打下必要基礎。此後,國內工業大省能源消耗迅速上升。

同時,部分地區在2030年碳達峰預期下,將“碳達峰”前的近10年理解為“攀高峰”的時間視窗,搶著上高耗能、高排放的“兩高”項目,違規給“兩高”項目給予方便,想提早把住能耗增量“地盤”。一些地方未批先建項目屢現。

《方案》中明確提出,“十四五”時期,各地區擬投產達產“兩高”項目數量多、新增能耗量大,嚴重影響“能耗雙控”目標完成。

廣東省能源局副局長劉文勝指出,本輪廣東省錯峰用電主要是因為高溫“加持”電量負荷雙增長、省內機組發電能力有限等因素造成的,並不是因為能耗雙控工作。廣東省堅持依法依規推進能耗雙控工作,避免“一刀切”做法,對未批先建等“兩高”項目依法依規採取停工、停產整改等措施;出現電力供應緊張時,優先保障居民生活、服務業等用電,重點限制“兩高”企業用電。

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强向紅星資本局表示,電力供應緊張,不排除可能有“能耗雙控”的原因。但遼寧省出現給居民拉閘斷電,就肯定不是“能耗雙控”能解釋的。一是居民用電量占比小,僅占總用電量的15%;二是負面影響太大。“‘能耗雙控’只會控工業,控高耗能,不可能動居民,壓得再緊也不可能。”

他認為,此次大規模的限電,根本原因是電力需求增長過快與供給不匹配,是短期出現的情况。“兩位數增長的用電需求,近幾年都沒見過;供給方面可能是因為電煤價格高,煤電價格倒掛,電廠動力不足。”

對於“能耗雙控”目標,林伯强指出,“‘十三五’的目標能完成,‘十四五’的目標一樣能完成。每個地區的情况可能不一樣,但‘十四五’的目標是(國家)事先算過才給到各地的,問題不會特別大。”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紅星新聞獨家所有,授權深圳市騰訊電腦系統有限公司獨家享有資訊網路傳播權,任何協力廠商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紅星新聞記者吳丹若强亞銑

責編任志江編輯陶玥陽餘冬梅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