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馬家窯——貧富分化,初露端倪』

甘肃 82℃ 0
摘要:1923年,瑞典考古學家在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原始遺址,故稱“馬家窯”文化。據考證,馬家窯文物距今五千七百多年,屬於新石器晚期。實際上,馬家窯是“仰韶”文化向西的延續和發展。當時,馬家窯遺址還出土了一件“青銅刀”,這標誌著在5000年以前,中國已經進入“青銅時代”。由此可見,男女分工初露端倪。

每天瞭解古玩知識

1923年,瑞典考古學家在甘肅省臨洮縣馬家窯村發現原始遺址,故稱“馬家窯”文化。據考證,馬家窯文物距今五千七百多年,屬於新石器晚期。歷經千餘年,形成石嶺下、馬家窯、半山、馬廠四個支脈,主要分佈在黃河上游及甘肅、青海境內洮河、大夏河、湟水以及凉州穀水流域。實際上,馬家窯是“仰韶”文化向西的延續和發展。當時,馬家窯遺址還出土了一件“青銅刀”,這標誌著在5000年以前,中國已經進入“青銅時代”。

馬家窯的彩陶碗

當時,馬家窯的房屋多為“半地穴”建築,房屋形狀有方形、圓形和分間形三種。其中,“方形”最為普遍。在農耕上,馬家窯人開始經營旱地,主要種植粟和黍。加工穀物的工具多為石磨盤、石磨棒、石杵和石臼。在生活上,彩陶最具代表性,有壺、罐、盆、缽、瓶、勺,其外形均衡,棱角分明,線條流暢,大多為細泥紅陶質。其質地堅硬,火候很高,打磨光滑。或橙黃,或米黃。

馬家窯彩陶壇

馬家窯早期,在墓葬中,一般都有“隨葬品”,主要有生產工具、生活用具和裝飾品,少數隨葬糧食、猪、狗、羊等家畜。男人多隨葬石斧、石錛和石鑿,女人多隨葬紡輪和陶器。由此可見,男女分工初露端倪。馬家窯晚期,隨葬品的差距越來越大。有的隨葬百餘件,有的則一無所有。由此可見,社會的貧富差距越來越大,這標誌著原始社會正走向解體,中華文明猶如一輪紅日,噴薄欲出。

馬家窯彩窑的方格紋

不難看出,假如,沒有“革命”和“變法”,人類的貧富差距是越來越大的。古今中外,莫不如此。最後,富人坐擁天下,妻妾成群。窮人食不果腹,斷子絕孫……根據“馬太效應”,社會將出現震盪,頻率越來越高。隨著時間的推移,人類社會猶如一塊腐朽的“破布”,將被活生生地撕裂開來,形成“階級對立”和“陣營對立”。如果,沒有變法,或者變法失敗。窮人會揭竿而起,新的朝代開始了。

貧富差距的社會映射

打個比喻,就像打麻將,一局終結,就會重新“洗牌”。除非,大家不玩了。由此可見,社會要長期穩定,統治者和富人就要遏制自己的“過度貪婪”。否則,將作繭自縛。江湖上,有句話叫“出來混,遲早要還”。舉個例子,當年,朱元璋得了天下,誅殺諸侯,朱家子孫世襲罔替。尤其諸王,依靠俸祿,拼命地繁衍。據統計,經過近300年的繁衍。明朝末年,朱元璋的子孫多達百萬。

朱元璋畫像

這些龍子龍孫,到處橫行,肆意妄為,老百姓恨之入骨。明朝末年,各地義軍蜂擁而起。每到一地,首先要做的,就要誅殺皇族,李自成還把“福王”煮熟來吃。清軍入關前,朱元璋的子孫就已經損失過半。清朝入關後,朱元璋的子孫再次被大規模屠殺。康熙年間,朱元璋的百萬子孫幾乎被屠殺殆盡。僥倖逃脫者,或更名換姓,或逃亡海外。

李自成入主北京城

今天,我們用客觀的眼光來看待那段歷史,大明死有餘辜,為什麼呢?因為,它太貪婪了。說什麼袁崇煥,說什麼孫承宗。說什麼楊嗣昌,說什麼魏忠賢。說什麼熊廷弼,說什麼孫傳庭。說什麼盧象昇,說什麼李定國。還有,東林黨,浙黨,楚黨,閹黨……即使沒有這些“烏龍球”,大明也沒有多少壽命了。歸根結底,窮人成了“大多數”,並且,沒有了“活路”。再打個比喻,在非洲大草原上,獅子即便為王,也怕野馬“暴動”。

草原上的馬群

(圖文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

(聲明:尊重作者原創。如有涉及版權問題,敬請作者或同行告知,我們將及時糾正删除。同時,歡迎廣大藏友投稿分享您的原創好文章。同類微信公眾號轉載本刊發佈文章,請另取標題,以免讀者誤會。如使用本刊標題,必須注明“轉自公眾號:四海博緣收藏平臺”。謝謝合作!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