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之前的文章中,作者和大家聊了一系列關於區劃調整的故事,例如四川省與重慶市、四川省與貴州省之間的區劃調整。今天,我們聊聊四川省與雲南省之間的區劃調整。當年,四川省的7個縣,被劃入了雲南省管理。對此,四川方面曾經強烈反對,但沒有什麼作用。那麼,當年的7個縣,為何被劃入雲南省呢?今天,我們就聊聊這個問題。
首先,我們需要聊聊西南地區的一個歷史問題,那就是土司割據。土司屬於部落首領,在自己的控制區內,擁有絕對的力量。土司們對朝廷效忠,按時納貢。但是不承擔賦稅和錢糧,朝廷不能派遣官員進入土司的控制區。換而言之,土司基本上就是土皇帝。從隋唐時期開始,西南地區的土司問題,就已經十分明顯了。不過,中原王朝的精力都在北方,抵禦草原騎兵南下。
囙此,對於南方的土司們,一般採用安撫或者册封的模式。只有對個別桀驁不馴的土司,才會出兵征剿。從隋唐到明朝,中原王朝一直採用這麼的模式。並非朝廷不想削弱土司們的勢力,而是實在是沒有精力。例如明朝,一直面對蒙古各部的巨大威脅,從遼東到嘉峪關設立了九邊重鎮,實在無力削弱土司勢力。即便是當年不可一世的元朝,也不得不使用大量的金銀籠絡西南土司。
當然,如果土司們太過分,朝廷也會忍無可忍。例如盤踞遵義地區的楊氏土司,公然發動叛亂,明朝最終調動各路精銳鎮壓。17世紀,清朝確立統治以後,在康熙皇帝在位的61年中,剷除權臣鼇拜、平定吳三桂叛亂、圍剿鄭氏集團、驅逐沙俄、擊退準噶爾部進攻。
不得不說,康熙皇帝基本上把所有的外部威脅全部剷除。雖然,準噶爾部仍然盤踞西北,而且時常騷擾清朝。但依靠準噶爾部幾十萬人的部落,根本不可能撼動大清朝的根基。1722年,康熙皇帝上臺以後,45歲的雍正皇帝上臺。雍正皇帝登基初期,首先平定了青海貴族的叛亂,並且逐步穩定了自己的地位。隨後,雍正皇帝開始處理一系列的內部問題。
例如治理黃河、攤丁入畝、火耗歸公等等,與此同時,雍正皇帝開始把目光投向西南地區,處理那些野心勃勃的土司們。作為雍正皇帝的寵臣,鄂爾泰被雍正皇帝任命為廣西巡撫,隨後提升為雲貴桂三省總督。作為後起之秀,鄂爾泰深受雍正皇帝的賞識。在雍正皇帝的支持下,鄂爾泰開始强力推行朝廷的“改土歸流”政策。
改土歸流就是取消土司對地方上的控制權,朝廷給予土司爵位或者榮譽官職,並且賞賜財物。由朝廷派遣官員,到各地上任。我們順便聊聊行省制度,當年,元朝建立行省制度以後,並不完善,出現了各方面的問題。明朝在元朝行省制度的基礎上,進一步完善和改良,形成了13個省的區劃。四川省、雲南省等省份的大體區劃,基本上形成。
17世紀,清朝又在明朝區劃模式的基礎上,逐步形成了大清內陸十八省的格局。不過,各個省份的區劃,並沒有徹底穩定下來。鄂爾泰在推行改土歸流的過程中,採用了AB方案。第一,對於那些願意歸順的土司,給予官爵,並且把土司子弟保送國子監。第二,對於那些堅持反抗的土司們,調集各路官軍圍剿。
西南土司們的勢力盤根錯節,相互聯姻,非常複雜。鄂爾泰在雲貴等省推行改土歸流的過程中,與雲南交界的四川省東川府、烏蒙府、鎮雄府等地的土司,起兵響應,發動了大規模叛亂。甚至殺掉了清朝派往當地的總兵、遊擊將軍和知縣,雍正皇帝聞訊之後,非常震怒,這還了得……
為了徹底解決西南土司問題,鄂爾泰向雍正皇帝上奏:“欲規劃全省邊疆,必將此數處永遠寧謐,斯為長策。”雍正4年冬天,鄂爾泰請求,把四川省的東川府、烏蒙府、鎮雄府總計7個縣,劃入雲南省管理。對於鄂爾泰的無理要求,四川官員們已經麻木了。因為幾個月之前,鄂爾泰剛剛把四川省的遵義府,總計5個縣,劃入了貴州省。
結果幾個月以後,鄂爾泰又來了。四川總督嶽鐘琪屬於名將,但地位明顯不如鄂爾泰。雖然兩個人都是總督,但鄂爾泰給嶽鐘琪的文書中,充滿了高高在上的姿態。雖然四川部分官員和當地鄉紳強烈反對,奈何鄂爾泰屬於雍正皇帝的鐵杆心腹,重要程度甚至堪比李衛、田文鏡。
雍正皇帝最終準予了鄂爾泰的請求,1727年,四川省的東川府、鎮雄府、烏蒙府劃入了雲南省。其中,東川府下轄了會澤縣和巧家縣,烏蒙府下轄了恩安縣、永善縣、大關縣、魯甸縣等地。鎮雄府就是現在的鎮雄縣,三個府總計7個縣,全部劃入了雲南省。
對於烏蒙府這個名字,鄂爾泰很不喜歡,上奏要求“烏蒙不昭不通之者甚也,舉前之烏暗者,易而昭明;前之蒙蔽者,易而宣通。”雍正皇帝自然沒有意見,將烏蒙府改為了昭通府,也就是昭通市的前身。
不得不說,鄂爾泰在雲貴等地,做出了很大的成績,史書中評估:“其六茶山地千餘裏,畫界建城,設員弁。以扼蒙緬,老撾門戶。”7個縣劃入了雲南省以後,大大加强了雲南省的整體實力。尤其是東川府地區,資源非常豐富。到了乾隆時期,成為了雲南省的主要財源之一。關於我國各地區劃調整的故事,還有很多。作者在以後的文章中,和大家慢慢聊。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