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對口援疆從“輸血”轉向“造血”

江苏 157℃ 0
摘要:塞外江南,揚子江畔,跨越4000多公里,中央對口支援戰畧將江蘇與新疆伊犁及兵團四師、七師緊緊聯系在一起。24年來,江蘇連續選派優秀幹部和骨幹科技人才,用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江蘇擔當,書寫對口援疆的精彩篇章。

塞外江南,揚子江畔,跨越4000多公里,中央對口支援戰畧將江蘇與新疆伊犁及兵團四師、七師緊緊聯系在一起。

24年來,江蘇連續選派優秀幹部和骨幹科技人才,用幹在實處、走在前列的江蘇擔當,書寫對口援疆的精彩篇章。

從第十批對口援疆開始,江蘇援疆幹部人才由“單兵”作戰轉向“組團”合作,援助領域從教育、醫療向農業、文化、旅遊、園區建設等拓展,推動對口援疆從“輸血”向“造血”積極轉變,為新疆培育了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為當地發展留下寶貴的人才資源。

點面結合,佈局成網

在伊犁州新源縣第二中學七年級8班班主任謝曉君眼中,援疆教師胡步雲是師傅,更是兄長。謝曉君除完成日常教學任務外,還要負責兩個班級的日常管理,工作量很大。胡步雲指導謝曉君製作講義和課件,傳授工作方法,還主動為他分擔班級管理事務。“在胡老師的指導下,謝曉君老師的進步很快,經常可以一題多變、精彩無限,超前完成年度跟學任務。”在“一週一講評”活動現場,數學教研組組長這樣點評。“調動後方優質教育資源,為受援地培育一支帶不走的人才隊伍,是‘組團式’援疆的根本著力點。”江蘇對口援伊前方指揮部黨委書記、總指揮朱斌說。

援疆前方指揮部聯合受援地組織部門,研究製定“組團式”援疆三年行動計畫,跟進配套考核評估辦法,通過“青藍結對”“優質課比賽”“課例評選”等管道,最大限度綜合援受雙方資源,充分釋放援疆教師特長和優勢,不斷提升當地青年教師能力水准。

在指揮部的牽線搭橋下,伊犁絲路職業學院(籌備)先後與江蘇7所高水准職業院校簽訂共建協定,開展教學管理指導、相關專業跟學結對等工作。援疆教師結合結對營員學科專業、職務職稱和科技特長,創新開展“10+N”工作任務清單,帶領本地教師參與1項國家級教學資源庫建設和6項省級社科課題研究,指導發表論文9篇,聯合申報專利4件。

鮮明的方向、健全的機制,明確的任務、共同的目標,多措並舉打出的“組合拳”,推動新疆伊犁州和兵團四師、七師教育醫療系統形成“州裏示範試點,面上一縣一校一院”的“組團式”援疆工作新格局。

結對幫帶,魚漁雙授

伊犁州鞏留縣人民醫院腦外科的病房裏,79歲的吐魯汗江老大爺滿心感激,77歲的老伴因高血壓腦出血住院治療,手術後病情已逐漸穩定。

“過去,像這樣的病人只能轉到100多公里以外的伊寧市治療,來回近4個小時的路程,大半錯過了治療的黃金時間。”鞏留縣人民醫院腦外科醫生胡軍勝介紹。

從醫10年的胡軍勝是援疆專家蔣峰的徒弟。他告訴記者,以前鞏留縣根本不具備診療腦外科疾病的條件,在援疆專家的協調帶動下,張家港市第一人民醫院與鞏留縣人民醫院組建“血栓防控醫聯體”,6臺用於血栓防控的空氣波壓力治療系統設備運到鞏留,形成心血管、內科、外科聯動防治能力,徹底結束了鞏留縣無法診療腦外科疾病的歷史。

動人的舞蹈、優美的歌聲……伊犁州伊寧縣二中的第二届校園藝術節暨金秋助學頒獎典禮正在進行。這是江蘇老師策劃的節目,全校師生都可以在這個舞臺上展示自己。14歲的羅湛翔中考後,報考了伊寧縣二中,他告訴記者:“姐姐就是從這裡考入大學的,援疆老師提高了我們的成績,也改變了我們的命運。”

在伊寧縣二中,“教研一體化”氛圍處處湧現,“高效課堂”極大激發了學習活力,學習質量逐年提高,伊寧縣二中“南通班”連年一本上線率達100%。

延展擴面,提質增效

伊犁州察布查爾縣,是伊黎河上游的魚米之鄉,水源豐沛、光熱充足。6年前,當地農民管小平建起稻田蟹養殖培育基地,引進優質的長江水系蟹苗“長江一號苗”。從江南水鄉到邊疆河谷,蟹苗經過長途遷徙,遭遇水土不服。“30%的成活率都不到,一畝地二三十公斤都收不到。”管小平堅持3年後,想放弃了。

江蘇援疆幹部瞭解這一情況後,積極協調後方派出水產專家團隊到現場指導。“我們剛去的時候,螃蟹大小也就是一兩多一點,問題就出在水溫比較低,環境的營造不到位,水草沒有種好。”江蘇省漁業科技推廣中心副主任陳煥根說。

從此,每到生產的關鍵時節,江蘇都會派出專家團隊到察布查爾指導,每年不下3次。有了江蘇專家的跟踪指導,當地養殖管道不斷改進,螃蟹越養越肥,扣蟹的成活率達到90%,一畝地能產出100公斤螃蟹,個頭也大。現在察布查爾縣4個種植水稻的鄉鎮螃蟹養殖面積達到2000畝,年收入超千萬元,300多人實現了家門口穩定就業增收。

從教育、醫療向農業、文化旅遊拓展,再向園區建設等領域延伸,幹部人才援疆工作的半徑不斷拉長,“組團式”援疆有效形成“計畫內支撐+柔性化補充+社會化服務”的多元立體化支援模式,持續激發著受援地的內生動力。

守望相助,蘇伊情長

“感謝連雲港派出的援疆教師,在他們的幫助下,我的女兒考上了大學,這可是我們一家三代人中出的第一個大學生!”去年9月,新疆霍爾果斯牧民李志遠一個人、兩匹馬騎行5000多公里,歷時4個多月出現在連雲港市委市政府門前,只為送上自家飼養的愛馬和兩面錦旗,當面說一句“謝謝”。

“我和爸爸媽媽真誠歡迎你們一家來伊犁那拉提大草原做客……”在“萬裏鴻雁傳真情”援受兩地青少年“手拉手書信交友”活動中,伊寧市第26小學的娜迪拉向南京的書信好友發出邀約。活動組織蘇伊兩地185所學校、2010個班級的3.1萬名中小學生結為好友,各民族親如一家、團結共圓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種子,在青少年心中生根發芽。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