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渝貴旅遊合作探路“西三角”內陸開放新格局

贵州 54℃ 0
摘要:川渝貴三地聯手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强烈意願是“西三角”逐漸成形的强力黏合劑。

貴州、四川、重慶三省市地緣相近、山水相連、人文相親,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多彩、文化旅遊業態豐富多樣。9月26日,在銅仁舉行的2021國際山地旅遊暨戶外運動大會和第十六届貴州旅遊產業發展大會上,由四川省文化和旅遊廳、重慶市文化和旅遊發展委、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共同牽頭的川渝貴“西三角”文化旅遊合作聯盟正式成立。

川渝貴“西三角”文化旅遊合作聯盟的成立,將進一步加強文化旅遊區域合作,更好融入國內國際“雙迴圈”新發展格局,以推動文化和旅遊高品質發展。

作為川渝貴三地共同搭建的文旅合作平臺,聯盟成立標誌著一場由三省市共同探路旅遊合作的文旅大戲拉開帷幕,將為三地文旅融合發展再添新動力。

事實上,由於區位合作優勢突出,川渝貴文旅市場日漸成熟,三地探尋文旅合作之路早已開啟。

從地理位置來看,川渝貴緊密相連,具有天然的互通互聯優勢。由於重慶盛夏高溫,而貴州則以凉爽聞名,在貴州北部緊鄰重慶的桐梓縣,每年吸引至少15萬重慶人前來避暑。

從文旅產業發展條件來看,川渝貴都是西部旅遊大省(市),自然風光秀麗,歷史文化遺跡富集。同時,三地不僅地形各异,自然風景、人文環境也各具特色。貴州被譽為“山地公園省”,不但擁有荔波喀斯特、施秉雲臺山、銅仁梵淨山、赤水丹霞等眾多獨特的自然景觀,還有著絢麗多姿的少數民族民俗文化,增添別樣風情;四川的九寨溝、峨眉山、樂山等風景名勝美名遠揚,三星堆、金沙遺址博物館等景點則以文化底蘊吸引海內外遊客;重慶有著名的洪崖洞、大足石刻、黑山谷、武陵山大裂谷等景點,還有九龍坡天香、梁平木版年畫、竹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

高速、高鐵、航空構成的立體便捷交通打破了川渝貴文旅合作的地理壁壘。截至2021年6月,貴州高速公路通車里程達7607公里,為四川、重慶遊客自駕遊貴州提供了極大的便利;2020年,成渝貴環線高鐵開通運行,高鐵沿線旅客數量連續攀升,川渝貴文旅“西三角”的輪廓被勾勒得愈發清晰。沿著成渝貴動車環線運行的軌跡,成都、資陽、重慶、遵義、貴陽、樂山等15個大中城市包含其中,囊括14個5A級景區和200多個4A級景區,數量之多、名氣之大,令人驚歎。

川渝貴三地聯手推進文旅融合發展的强烈意願是“西三角”逐漸成形的强力黏合劑。

近年來,隨著“金山銀山就是綠水青山”發展理念的深入人心,四川、重慶、貴州不約而同將良好的自然資源和文化旅遊資源作為發展的重要抓手,努力打造各自的旅遊品牌,三地旅遊市場的快速發展為構建文旅“西三角”奠定了牢固的根基。

今年以來,貴州與川渝在尋求合作上動作頻頻。4月底,貴州赴重慶開展旅遊推介活動,推廣成渝貴形成西部文旅融合高品質發展三角的理念;5月,貴州受邀與重慶等省市首次跨區域合作,意圖把武陵山片區打造成全國知名的生態民俗文化旅遊目的地;9月22日,赤水市在成都市舉辦川渝貴旅遊精品線路發佈會,推出世界遺產精品遊、長征國家文化公園體驗遊之四渡赤水·紅色傳承遊、戶外運動探秘遊、川渝貴康養休閒旅遊等四條精品旅遊線路。

“川渝貴‘西三角’文化旅遊合作聯盟的成立,打破了旅遊區域行政壁壘,將助推旅遊投資窪地的形成,有利於吸引國內外文化和旅遊投資商,實現區域整體效益最大化。”貴州省文化和旅遊廳宣傳推廣與交流合作處處長張美彪說,通過有效整合三地旅遊資源,實現優勢互補、資源共亯、市場聯動、資訊互通,建立無障礙旅遊體系,共同做大“蛋糕”、做强產業,提升區域旅遊業整體競爭力,打造國際國內矚目的川渝貴“西三角”文旅IP品牌,帶動三地文化旅遊業高品質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對文化旅遊美好生活的需要。

未來,三地將充分發揮聯盟作用,堅持優勢互補、互利互惠、共塑形象、共同發展原則,突出“西三角”區域優勢,策劃包裝跨省市拳頭旅遊線路產品,互相支持完善文化旅遊服務基礎設施,支持文化旅遊市場主體跨省建立合作機制,建立文化旅遊市場監管跨省市合作機制,支持人才、資金跨省市流動,促進文化交流合作,共築文化旅遊產業基礎,提升旅遊智慧化發展水准等,將川渝貴“西三角”建設成為中國重要文化旅遊視窗,探路“西三角”內陸開放新格局。(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趙相康)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