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的原因,並非是關羽的斥責,真相並不那麼簡單

湖北 108℃ 0
摘要:在關羽敗亡的原因中,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是一個關鍵因素。關羽囙此失去了後方,也喪失了部下的家眷,使得大軍離散。糜芳和傅士仁都是跟隨劉備多年的老部下,尤其是糜芳還是劉備的外戚。糜芳和傅士仁在荊州之戰中投降東吳,獻出了荊州的軍事重鎮江陵和警察,使得關羽遭到了敗亡的命運。兩人投降東吳的原因,是他們已經無法承擔為前線保證後勤供應的任務。

在關羽敗亡的原因中,糜芳、傅士仁投降東吳是一個關鍵因素。正是他們的投降,使得荊州最重要的兩座軍事重鎮江陵和警察落入敵手。關羽囙此失去了後方,也喪失了部下的家眷,使得大軍離散。在史書上說糜芳、傅士仁是因為遭到關羽的斥責而投降的。事情的真相果真如此嗎?

一、糜芳、傅士仁投降的經過。

糜芳和傅士仁都是跟隨劉備多年的老部下,尤其是糜芳還是劉備的外戚。當年劉備在徐州陷入危難的時候,糜竺、糜芳兄弟將妹妹嫁給劉備,還陪送了大批財產,讓劉備得以東山再起。隨後糜氏兄弟拋弃了一切,跟隨在劉備身邊,為他的事業立下了汗馬功勞。

劉備在入川之後,自然在荊州也留下了他最信任的部下。荊州最重要的兩座城池是江陵和警察,這兩座城池經過劉備和關羽的苦心經營,成為荊州的重要軍事據點。只要守住了這兩座城池,荊州就穩如泰山。囙此,劉備派傅士仁守衛警察,糜芳守衛江陵。

可是出乎劉備意料之外的是,在荊州之戰中,正是這兩座固若金湯的城池發生了意外。當時關羽率領主力攻打襄樊,在取得了水淹七軍的勝利後,與曹軍陷入了相持。東吳君臣認為武力奪取荊州的時機已到,便對荊州發動了偷襲。

呂蒙派部下白衣渡江,一舉突破了荊州的江防,來到警察城下,鎮守警察的傅士仁被迫投降了東吳。隨後他跟隨吳軍前往江陵,江陵的守將糜芳也隨後投降。由於他們兩人的投降,使得關羽失去後方。最終關羽在撤軍途中,大軍離散,他自己也在逃往蜀中的途中被東吳的伏兵擒獲,隨即被殺。

二、糜芳、傅士仁投降的原因。

我們看《三國志關羽傳》的記載,糜芳和傅士仁投降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他們不滿關羽平日裏輕視自己,二是在為關羽的前線軍隊提供供應的時候沒有做到位,引起了關羽的不滿。關羽說要在將來回師的時候對他們治罪,引起了二人的恐懼。囙此,在孫權偷偷拉攏他們的時候,兩人選擇了投降孫權。

我們看這兩個原因,從關羽的性格來看,是能够站得住脚的。因為關羽這個人十分狂傲,而且他的性格被公認是“善待卒伍而驕於士大夫”。關羽既然傲慢地對待士大夫,自然對傅士仁和糜芳不會有什麼好臉色了。

至於關羽說要回軍之後對糜芳、傅士仁進行治罪,也是可信的。關羽這個人由於性格傲慢,說話時不計較後果。在孫權派人為自己的兒子向關羽的女兒求婚的時候,關羽不但當場拒絕,還當著使者的面撕毀書信,破口大駡說什麼“吾虎女安嫁犬子”。關羽連東吳的君主孫權都如此謾駡,更不要說對糜芳、傅士仁這兩位自己的部下了。

如果說糜芳、傅士仁作為劉備的親信老部下,還能够有所倚靠的話,當時的一個情况加深了他們的恐懼。那就是劉備進位漢中王的時候,將假節鉞的權力封給了關羽。這使得關羽擁有了先斬後奏的權力,而關羽也讓毫不猶豫地行使了這個權力。

關羽沒有得到劉備的允許,就自顧自地發動了襄樊之戰。在襄樊之戰中獲得巨大的勝利後,關羽威望達到了頂峰。如果關羽對糜芳和傅士仁行使假節鉞的權力,他們不但不敢反抗,還會凶多吉少。在危及到自己的生命安全的情况下,無怪乎兩人會另尋出路了。

三、糜芳、傅士仁投降的真相。

不過,如果僅僅是因為上述的兩個原因,就會讓糜芳和傅士仁這兩位長期跟隨劉備的部下投降,似乎理由還不充分。因為糜芳和傅士仁對劉備的事業貢獻很大,在經歷長阪坡之戰那麼危急的時刻都對劉備不離不棄。沒有理由在劉備的事業已經取得了輝煌成果,自己也隨著劉備的事業得到重用,卻背棄了劉備。

即便是關羽對兩人不滿,甚至說出威脅他們的話,可是要是真的處罰他們,也要得到劉備的許可才行。劉備是不可能眼看著關羽對他們趕盡殺絕,而關羽作為鎮守一方的諸侯,也不可能獨斷專行到斬殺重臣的地步。所以說,糜芳、傅士仁兩人不會有性命之憂,關羽的威脅也不會是他們投降的主要原因。

那麼導致糜芳、傅士仁投降的真正原因是什麼呢?那就是在東吳襲擊荊州的時候,荊州已經敗局已定,這兩人在生死考驗的面前,沒有必死的信念。再加上不甘心為輕視自己的關羽而死,為了保全自己的性命,他們選擇了投降孫權。

荊州必敗的原因,是它根本無力再為戰爭堅持下去,襄樊之戰耗盡了荊州所有的戰爭潜力,已經讓荊州處於崩潰的邊緣。從關羽出兵襄樊時起,到東吳襲擊荊州時,戰爭已經連續進行了長達近半年的時間。雖然期間關羽取得了水淹七軍的勝利,可是這個勝利更加重了荊州的負擔。

因為當時關羽率領了三萬多軍隊在前線作戰,水淹七軍的勝利,有讓荊州背上了三萬曹軍俘虜的負擔。為這些人員提供後勤供應,已經超出了荊州的能力範圍。為了完成任務,荊州軍隊居然去搶奪東吳的大米,給東吳襲擊荊州提供了藉口。

關羽對糜芳和傅士仁的斥責就發生在這個時候。可是保證前線的後勤供應,是糜芳和傅士仁無法完成的任務。他們用盡一切辦法,也無力回天。在這種情況下,東吳的襲擊,是壓倒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從這個時候起,糜芳和傅士仁已經知道荊州已經陷入了滅頂之災。

就算是糜芳和傅士仁堅守警察和江陵,等到關羽率軍返回,也無法挽回荊州的命運。因為襄樊之戰已經掏空了荊州的物資儲備,關羽率領的軍隊內無糧草外無救兵,只能多苟延殘喘數日而已。糜芳和傅士仁心中對此十分清楚,囙此他們才選擇了投降東吳。至於說關羽斥責他們,只不過是他們投降的一個因素,並不是主要的原因。

結語:

糜芳和傅士仁在荊州之戰中投降東吳,獻出了荊州的軍事重鎮江陵和警察,使得關羽遭到了敗亡的命運。在歷史上記載這兩人投降的原因,主要是對關羽輕視自己不滿,並且遭到關羽的威脅,害怕將來遭到懲罰。

但是,這只是一種表面現象。兩人投降東吳的原因,是他們已經無法承擔為前線保證後勤供應的任務。由於襄樊之戰的持續,掏空了荊州的物資儲備,關羽還不願意回師,讓糜芳和傅士仁陷入了絕境。如果關羽因為後勤供應不足而撤軍,糜芳和傅士仁必然會遭受嚴厲的懲罰。

在荊州之戰時,糜芳和傅士仁清楚知道荊州的末日已經到來。即便他們付出犧牲,關羽能够及時趕回荊州,也會因為內無糧草外無救兵,遭到必然的失敗。經過多方面的權衡,糜芳和傅士仁最終選擇了投降東吳。關羽斥責糜芳、傅士仁是促使他們投降的一個因素,但不是他們投降的主要原因。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