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上午,“2021長三角都市更新論壇”在上海西郊飯店會議中心舉行。從高歌猛進的增量時代邁向穩健成熟的存量時代,都市更新成為“新常態”。都市更新進入存量時代,但也會產生一些增量,俞斯佳建議,增量更新可以通過一些商業化運行的模式和都市更新的成本相互融合,反哺到都市15分鐘生活圈的一些配套設施中。
“十四五”規劃綱要指出,加快轉變都市發展管道,統籌城市規劃建設管理,實施都市更新行動,推動都市空間結構優化和品質提升。這是“都市更新”一詞首次出現在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五年規劃裏,並成為“十四五”以及今後一段時間我國推動都市高品質發展的重要抓手和路徑。
今年9月1日,《上海市城市更新條例》正式實施,意味著上海從地方性法規層面為有效推進都市更新工作提供了有力法治保障,對於踐行“人民都市”重要理念、提升都市軟實力具有重要意義。中國科學院院士、同濟大學建築與城市規劃學院教授鄭時齡表示,都市更新是實現都市發展目標的重要手段,需要有理想,懷有對未來的憧憬和激情。囙此,都市更新也是理想、藝術和價值的體現。
在上海中心城區進入存量發展的大背景下,長寧區於2017年率先發佈了上海首個覆蓋全區的都市更新總體方案,並重點建設了宜居社區、重塑商務片區、提升歷史風貌區。作為都市更新的先行者,長寧區歷經數年探索轉型,已形成一批創新案例,成為都市更新新模範,走出了一條民生保障與城市風貌品質提升並舉之路。
上海現代都市更新研究院院長俞斯佳表示,上海都市更新的特點是主體多元化。自上而下的模式逐漸轉變成上下聯動模式,“多元化的主體介入,包括政府,市場主體以及協力廠商機构,這是在都市更新中未來非常常見的一個多元組合的管道。此外,文化、設計、藝術等等這些要素在都市更新中起的作用越來越大,一個充滿情懷的設計,能够把一個灰暗的空間變成一個有品質、有溫度的空間。”
現時,都市更新進入存量時代,但也會產生一些增量。俞斯佳建議,增量更新可以通過一些商業化運行的模式和都市更新的成本相互融合,反哺到15分鐘生活圈的一些配套設施中去。
都市更新的未來該怎麼走?在上海產業轉型發展研究院首席研究員、上海市文創產業促進會副會長夏雨看來,未來都市更新將以文化為主導。夏雨表示,從都市的品位品質來看,都市更新30年前以製造為主,20年前到現在以服務為主將來一定是文化為主。從都市更新的案例可以看到主要是三個方面:第一是產業空間,第二是公共空間,第三個是居住空間的更新,第四是兼而有之。“都市更新要把握好內容和形式的關係。文化產業、商業、工業這些都是內容,更新是一種形式,兩者的互動對都市的可持續發展就起到一個重要的推動作用。”
此外,本次論壇現場還舉行了2021年都市更新貢獻獎頒獎儀式,發佈了2021年都市更新發展系列報告。獲獎都市更新項目有:ART愚園、武夷路都市更新、長寧區光大安石中心項目、寶地·新華塔樓、上生·新所、錦和越界陝康裏、錦滄文華廣場、百聯TX淮海|年輕力中心、8號街坊“承興裏”、德必外灘WE”、慈昌裏慈安裏、洛克·外灘源、永平裏、徐匯濱江、楊浦濱江、金雄金筆廠都市更新案例、力波啤酒廠、中成智穀、雲間糧倉文創園、寶能·未來空間、蟠龍城中村改造項目、沈家宅·花厢精品藝術飯店、船廠1862、杭州市良渚新城夢棲小鎮大師村民宅、杭州上城區延安路綜合治理與有機更新、未來社區煥新杭州裏窑、秦淮區小西湖街區有機更新項目、東台市弶港鎮巴鬥村、合柴1972文創園、徽州老宅。
文、圖/廣州日報•新花城記者:陳慶輝
廣州日報•新花城編輯:陳慶輝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