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初調上海,如何壓地頭蛇?曾國藩教一招,兵不血刃堪稱絕妙

上海 95℃ 0
摘要:強龍不壓地頭蛇,好漢不吃眼前虧。但是遇到這種情況,也不是每次都可以避讓的,就算是搭上自己,這地頭蛇也不得不壓,而怎麼壓制,這其中可就大有門道了,在清朝的時候,曾國潘傳授的這招,就讓李鴻章受益匪淺。調任上海之後,李鴻章就是用了這個辦法,將當地的地頭蛇管理得服服帖帖,堪稱為官典範,這到底是什麼辦法呢?

強龍不壓地頭蛇,好漢不吃眼前虧。

這句俗語無非就是告訴我們,有時候即便你的勢力強橫,但如果不在你的地盤,你也未必能够得勝,不必為了一時利益搭上自己。

但是遇到這種情況,也不是每次都可以避讓的,就算是搭上自己,這地頭蛇也不得不壓,而怎麼壓制,這其中可就大有門道了,在清朝的時候,曾國潘傳授的這招,就讓李鴻章受益匪淺。

調任上海之後,李鴻章就是用了這個辦法,將當地的地頭蛇管理得服服帖帖,堪稱為官典範,這到底是什麼辦法呢?

戰亂起

李鴻章是一比特晚清的名臣,但凡提到清朝,書本中都少不了這位先生的痕迹。他出生於1823年,是安徽合肥人,曾是淮軍、北洋水軍的創始人和統帥,也是洋務運動的領袖與發起人。

晚清時期的各項重大事情幾乎他都有參與,而《馬關條約》《辛醜條約》一系列喪權辱國的條約也都是他作為清政府的出面簽訂,後世對與李鴻章的評估有褒有貶,而這次,不談歷史意義,光講講他的能耐。

李鴻章師拜曾國潘,師徒兩個都曾是歷史上響噹噹的人物,日本首相曾對李鴻章做出這樣的評估“大清帝國中唯一有能耐與世界列强一爭長短之人。”

在上個世紀50年代,民間對清朝的強橫統治越發不滿,在洪秀全的帶領下,掀起了起義的風潮,由廣東沿海岸線蔓延到江浙地區。這種挑釁的行為政府當然不會容忍,立即派兵鎮壓。

曾國潘領旨前往,但是此時的八旗軍還有綠營軍,已經因為吸食藥物喪失了戰鬥力,曾國潘只能利用湖南的勢力建立了湘軍,師夷長技以制亂,最終將強勢起義的太平軍一舉擊潰。

1861年,遭受沉重打擊的太平軍連連敗退,已呈命數將盡的姿態,但是卻始終沒有滅亡,無奈之下,太平軍只能退而求其次,將目光轉向了上海地區。

向外求援

像是被攆著走的猛獸,雖說曾國潘並不害怕,但是這樣一來可就苦了那些上海的羣衆,特別是那些在上海有權有勢的人,這裡有他們立業的根本,總不能因為太平軍來了,自己就捲舖蓋走吧。

這些人不得不輾轉找到曾國潘,希望他能回來幫一把,可此刻的曾國潘正在主戰場上指揮湘軍作戰,確實抽身乏力,於是只能婉拒。那些商人哪裡管得了那麼多,權當是給的錢不够了。

略一思索之後,便許諾每月可以開出60萬銀兩的支票,這就多少有些繳納“保護費”的意思了,但是也是不得已而為之的辦法,若是命都沒有了,再多的錢也沒那個福分。

但是曾國潘其實一開始並沒有被這些錢財打動,之前婉拒也確實是因為抽不出身,但如今國庫已經被那害人的藥物掏空,朝廷腹背受敵,軍資短缺,確實也正是需要用錢的時候。

曾國潘有些心動,自己不能前去,那麼便只能尋一個有才能的人出站幫忙,正愁的不可開交,李鴻章在這危難之際挺身而出,表示自己願意擔此大任。

曾國潘喜不勝收,但也擔心李鴻章到上海之後收拾不住那幫人,畢竟天高皇帝遠的,若是真的遇到什麼麻煩再聯系自己,那恐怕是來不及了,於是曾國潘便傳授了李鴻章一些官場之道。

此時的上海是有一比特名叫吳煦的人把持,雖然他並沒有巡撫的官職,但是對官場中腐敗的那套卻門兒清,利用自己的權勢在上海斂了不少財錢財。

李鴻章此次前往上海,要做的不僅是鏟平太平軍,連同吳煦這個毒瘤也是一定要剷除的,但是李鴻章初來乍到,一下子面對兩個強橫勢力也不現實,於是曾國潘建議,先假意示好吳煦,獲取他的信任。

等到吳煦聽到李鴻章在曾國潘面前稱讚自己的時候,對還未謀面的李鴻章,已經非常有好感了,對即將過來的李鴻章沒有絲毫防備之心。而此時李鴻章早已經效仿湘軍,在組織自己的軍力。

假意示好,誘敵深入

在臨行前,曾國潘曾說,以練兵學戰為性命根本,吏治洋務皆置後圖。李鴻章深受其用,進駐上海之後,便按照老師的安排打造軍隊。

李鴻章的作戰經驗並沒有老師豐富,囙此若不是有十全的把握,絕不帶兵出戰,而這以來,原本駐紮在上海的那些洋人慌了,本來還指望李鴻章能幫他們擋一擋戰亂,這麼以來,只能自作主張自己出兵了。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李鴻章這一舉,不費吹灰之力便坐收了漁翁之利,而那些上海洋人的兵力在對持太平軍也是有心無力,在硬抗一波太平軍的傷害之後便無以為繼。

在最後虹橋對決之中,李鴻章所帶領的淮軍還是士氣滿滿,而太平軍早在之前的消磨中損傷不少兵力,這一來,在淮軍的強勢進攻下只能以失敗告終。

掌權者並不管之前怎麼樣,只看重結局。李鴻章在最後一戰中的能力有目共睹,加上曾國潘的力薦,一舉推他取代了薛煥坐上江蘇巡撫的位置,隨之在上海的地位也水漲船高。

這時李鴻章在暗中聯合曾國藩彈劾吳煦,指責其作戰不力,而事實上,吳煦也確實並沒有在這次作戰中處理,囙此也被李鴻章二人一舉擠下臺。

打一棒子自然要給甜棗,擔心吳煦觸底反彈,又給了他一個五口通商大臣的名號,吳煦對此全然不知,只以為是李鴻章保他的結果。

此時的吳煦並不知道這只是圈套前的甜點。

在一次應酬中,李鴻章暗示吳煦有人想要用帳本拉吳煦下水,吳煦大驚連忙求助李鴻章,李鴻章借機將帳本要去,等到吳煦反應過來,已經為時已晚。

結語

要除外敵必先安撫內部,等到時機成熟後在尋機會除掉內部惡瘤,在這期間不僅保全了利益,在敵人面前更是裝了一手好的大尾巴狼,兵不血刃,堪稱官場典範。

嫉惡如仇固然可贊,但是臥薪嚐膽未嘗不值得學習,正面對決的硬鋼並不是唯一對決辦法,大丈夫能屈能伸,打入敵人內部,用示好麻痹潜在隱患,誘敵深入再一舉拿下也不失為一個絕佳辦法。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