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死數十萬國軍,衛立煌真是“自己人”?他的後人並不這麼認為

陕西 63℃ 0
摘要:《大决戰》播放過半,有細心的朋友發現了玄機:我軍取得遼沈戰役的勝利,跟衛立煌有很大的關係。錦州被圍後,蔣介石命衛立煌出兵解圍,他卻表示瀋陽兵力不足,只能自保,拒絕執行命令。衛立煌卻跑到葫蘆島“忽悠”侯鏡如,說他很難與廖兵團會師,最好穩紮穩打,別做無益的犧牲;蔣介石掌權後,驍勇善戰、戰功顯赫的衛立煌,與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並稱“五虎上將”。然而,五人之中唯有衛立煌一人,始終難以得到老蔣的信任。

《大决戰》播放過半,有細心的朋友發現了玄機:我軍取得遼沈戰役的勝利,跟衛立煌有很大的關係。至於為什麼,請往下看。

衛立煌主政東北之後,立即將大軍集中在瀋陽、長春、錦州,無論各地守軍如何告急,他都拒不出戰,卻對人說:“共軍擅長圍點打援,我們不可輕舉妄動,中了他們的圈套。”

錦州被圍後,蔣介石命衛立煌出兵解圍,他卻表示瀋陽兵力不足,只能自保,拒絕執行命令。蔣介石沒辦法,只好命令廖耀湘的“西進兵團”和侯鏡如的“東進兵團”,從兩翼增援錦州。衛立煌卻跑到葫蘆島“忽悠”侯鏡如,說他很難與廖兵團會師,最好穩紮穩打,別做無益的犧牲;

在大軍壓境的形勢下,範漢傑守不住錦州,蔣介石命他退守遼西,衛立煌卻訓示他:“錦州一退就亂,必須堅守不動,以免影響全軍”。等範漢傑發現不妙再想跑時,已經來不及了,致使國民黨10萬守軍被全殲。

當蔣介石撇開衛立煌,指揮廖耀湘、侯鏡如東西合圍,準備收復錦州時,衛立煌又暗中下令,限制廖耀湘兵團的燃料彈藥供給,致使廖耀湘兵團無法快速推進。

各位要知道,衛立煌打仗的本事,在國軍將領中那是數一數二的,連續犯下這麼多低級幼稚的錯誤,簡直不可想像。倘若他出兵配合廖耀湘兵團,且不說遼沈戰役孰勝孰負,最起碼東北不會這麼快解放。

現在回頭看看他的這些神操作,明裡暗裡都是在幫助我軍,怎麼看怎麼像臥底。那麼,真正的衛立煌到底是個什麼人,真是傳說中的秘密黨員嗎?

衛立煌,1897年生於合肥,8歲喪父,全靠大哥衛立炯一人撐起這個家。辛亥革命後,衛立煌投身軍旅,在革命黨人的介紹下,追隨孫中山左右。北伐戰爭中,衛立煌敢打敢拼,屢立戰功,成為軍中最年輕的營長。

蔣介石掌權後,驍勇善戰、戰功顯赫的衛立煌,與劉峙、顧祝同、蔣鼎文、陳誠並稱“五虎上將”。然而,五人之中唯有衛立煌一人,始終難以得到老蔣的信任。

囙此,便產生了一個奇怪的現象:每當蔣介石遇到重大挫折,衛立煌就被搬出來充當“救火隊長”,並委以重任;一旦困難被解决,他就遭受排擠,要麼被降職,要麼被“發配”國外。

有人說,他既非黃埔嫡系,又非蔣介石的浙江老鄉,得不到信任也正常,但最初情况並非如此。衛立煌在孫中山身邊當衛士時,他就與蔣介石熟識並結下友誼。討袁失敗後,衛立煌、蔣介石同在粵軍中任職,且都因為不是廣東人而受粵軍將領排擠,兩人的友誼反而囙此加深。

另外,衛立煌的夫人王韻珩,還是宋美齡的閨蜜,兩家的關係早期一直很不錯。衛立煌能够節節高升,也是因為蔣介石的關係。二人後來心生隔閡,主要還是因為蔣介石懷疑他有“親共”傾向。

西安事變前,蔣介石兩次飛往西安,聲稱“匪未肅清,絕不抗日”,並派大軍集結於西安,伺機圍剿延安紅軍。衛立煌被任命為晉陝綏寧四省邊區總指揮,充當蔣介石的“剿匪”工具。然而,華清池的一聲槍響,蔣介石淪為階下囚,衛立煌也被囚禁在西京招待所。

那段日子裏,衛立煌整日惴惴不安,自己以“反共”聞名,如今落在共產黨手裡,那還不是必死無疑。可他萬萬沒想到,西安事變竟然會和平解决,共產黨也不計前嫌,沒有對他為難,這讓衛立煌對共產黨產生了新的看法。

1937年8月25日,紅軍主力部隊改編為國民革命軍第八路軍,不久又更名為第18集團軍,隸屬衛立煌指揮。這樣,衛立煌就成了八路軍名義上的“上司”。不過,他對八路軍的態度與蔣介石截然不同,一不干預、二不奪權、三不搞“摩擦”,始終讓八路軍保持獨立自主,並相互協調行動,共同抗日,值得讚賞。

1938年1月,衛立煌前往洛陽參加高級軍官會議,在加班車上偶遇朱德,兩人相談甚歡。朱老總的樸素率真令衛立煌印象深刻,他對共產黨的好感便始於此時。不久之後的春節,他親自前往八路軍司令部拜年,受到朱老總的盛大歡迎。

1938年4月,衛立煌率部在山西與日軍作戰,向中條山轉移時遭日軍圍堵,幸虧八路軍趕來增援,他才脫離險境。出於安全和政治上的考慮,衛立煌决定借道延安轉赴中條山,順便拜訪一下八路軍領導人。

4月17日上午,衛立煌的車隊抵達延安,受到邊區軍民的熱烈歡迎。毛主席親自出門迎接,並設午宴款待。席間,毛澤東破例飲酒,與衛立煌相談甚歡,不僅談到了國共合作的重要性,還全面分析了對日作戰的戰略戰術。衛立煌聽了大有茅塞頓開之感,心中更加敬佩毛澤東。

在延安逗留期間,衛立煌專門驅車前往二十裏鋪,看望被閻錫山部誤傷的林彪,中間還發生過一件趣事。原來,國民黨有個不成文的規矩,看望負傷的高級軍官,總要準備一個大紅包,裝上一千元至數千元不等。

衛立煌是臨時起意,走到半路才想起來這事,只好趕緊停車,讓大家翻翻腰包湊錢,可是搜盡囊中所有,才凑了600多塊,衛立煌覺得實在拿不出手,只好作罷。

延安訪問結束後,衛立煌還為這事耿耿於懷,大老遠地跑過去竟然兩手空空,實在太不像樣了。秘書趙榮聲給他出了個主意,說“支援八路軍一些槍彈、醫藥、夏裝,可比送林彪幾千塊錢好得多”。

此次延安之行,讓他看到了中國的未來和希望。從這之後,他開始接觸進步人士,就連秘書都是共產黨人,比如上面提到的趙榮聲。

然而這一切,都逃不過蔣介石的耳目,衛立煌囙此被貼上“親共”的標籤。蔣介石雖然沒有抓到確鑿證據,但懷疑的種子一旦種下,兩人之間間隙便越來越大。

1941年5月,蔣介石藉口中條山作戰失利,將衛立煌一擼到底,把他趕回老家去了。對此,周恩來曾滿懷愧疚地對他說:“俊如,你這是受了我們的累啊!”

1942年,中國遠征軍入緬對日作戰,衛立煌被任命為司令官。可還未來得及出發,有人跟蔣介石打小報告,說衛立煌與八路軍關係密切,蔣介石大怒之下再次撤了他的職,改派羅卓英擔任遠征軍司令。1943年,中國遠征軍在緬甸受挫,戴安瀾將軍也以身殉國,蔣介石無奈,只好重新起用衛立煌。

1944年5月,衛立煌指揮中國遠征軍發起大反攻,日軍踞松山天險負隅頑抗。遠征軍動用飛機、大炮和敢死隊,連續攻打一個多月不見效果,衛立煌果斷改變戰法,在日軍碉堡下方進行坑道工作,開鑿出兩條爆破隧道,將日軍主峰工事炸平,戰局頓時豁然開朗,滇西戰役的僵局由此打破,拉開了中國軍隊大反攻的序幕。

當時,美國將領都稱他為“101勝將軍”,意思是比“百戰百勝”還厲害。囙此,當中國遠征軍長官部改組為中國陸軍總司令部時,世人都認為衛立煌是總司令的不二人選。衛立煌本人也是信心滿滿,畢竟陳誠、顧祝同都當上了國防部長和總參謀長,他的戰功和資歷更在二人之上,陸軍總司令的位子非他莫屬。

可命令公佈之後,衛立煌只擔任副總司令,屈居何應欽之下,令他大失所望。顯然,他雖有戰功,但蔣介石對他並不是那麼信任。

抗戰結束後,衛立煌再次被弃用,被蔣介石打發到了國外。1946年6月全面內戰爆發,衛立煌分析未來形勢時,認為蔣介石仍然會用他。果不其然,1947年10月,蔣介石發來電報,催促衛立煌回國。但老蔣不知道,此時的衛立煌已非昨日衛立煌,他的立場早已堅定地站在了人民的這一邊。

在巴黎期間,衛立煌曾致電延安,表示自己希望儘快結束內戰,希望與“有關方面”進行軍事、政治以及其他方面的合作。不過,他希望延安對此要絕對保密。不久,周恩來複電,讓他“利用現時的情况相機行事。”

1948年初,衛立煌回到國內,旋即被任命為“東北剿匪總司令部”總司令。但衛立煌沒有立即答應,而是假意推辭,蔣介石派張群、顧祝同前來勸說,告訴他什麼都不用顧慮,萬一戰事失利,責任也不用你來負。話已至此,衛立煌才假裝勉强答應,同時提出一個條件,必須給他增援5個軍,蔣介石當即應允。

有人問,既然衛立煌主政東北,又不想內戰,為何不乾脆起義呢?其實,衛立煌並非沒這麼想過,只是蔣介石留了一手,他只給衛立煌軍事指揮權,卻沒有人事任免權,任何將領的調動,都必須經過他的同意。由於蔣介石的鉗制,加上身邊特務嚴密的監視,衛立煌想在東北公開起義是完全行不通的。

於是,他自始至終都採取一個原則,那就是按兵不動。這一招不僅有力配合了革命军的戰畧進攻,同時拖死了蔣介石的幾十萬大軍,蔣介石企圖把大軍撤回關內,在華北、中原戰場與革命军決戰的計畫徹底化為泡影。

1948年11月2日,遼沈戰役結束,蔣介石以“遲疑不決、坐失戰機”為由,將衛立煌撤職查辦並軟禁起來。為了保護衛立煌的生命安全,中共方面公佈了43名“戰犯名單”,衛立煌位列其中,洗掉了他的“親共”嫌疑,這才躲過一場殺身之禍。

這裡要說一下,很多人認為衛立煌是中共秘密黨員,但這個說法現時還沒有確鑿的證據。衛立煌的秘書趙榮聲撰寫過《回憶衛立煌先生》一書,其中提到一個事,說衛立煌抗戰期間曾詢問他加入共產黨的事,因為這本書出版的很早,很多關於衛立煌的文章都引用了這一點。但衛立煌的孫子衛智接受記者採訪時,卻否認了這個傳聞。

據衛智所說,他從來沒有聽家人或者親歷者說過此事,况且這種消息要是傳出去,那是要掉腦袋的,祖父身為國民黨的戰區司令,不可能掂不出輕重,讓此事傳的沸沸揚揚。另外,衛立煌與延安的關係非常好,他要想入黨完全可以自己提,壓根不需要通過下級繞圈子。

也有學者披露,說《楊尚昆日記》中曾明確記載,衛立煌於1939年秘密入黨,但日記正式出版時卻删掉了這一節。歷史學家楊天石曾專門詢問過此事,得到的答覆是:“沒有確切證據,所以出版時將有關說法删去了。”

毛主席在1940年11月26日曾致電共產國際領導人季米特洛夫,電文中提到衛立煌確實有入黨的想法,也親自跟朱德提過,但主席認為他留在敵人內部更好,就沒同意,此後衛立煌再也沒提過這個問題。這就側面證明了衛立煌確實想入黨,但是被拒絕了,起碼1939年秘密入黨這事不成立。

當然,入不入黨不在於形式,只要一心向黨,一心為民,同樣可以為國家做出貢獻。衛立煌的功績是有目共睹的,無論他到底是不是秘密黨員,中國人民永遠都不會忘記他。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