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劉藝龍孟亞旭
政知君注意到,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已到黑龍江。
據《黑龍江日報》報導,9月24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同黑龍江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見面會在哈爾濱舉行。國家衛生健康委黨組書記、主任馬曉偉主持會議並講話。
馬曉偉赴哈爾濱
這並非馬曉偉首次離京指導疫情防控工作。今年1月5日至20日,馬曉偉曾受孫春蘭委託,在河北指導疫情應急處置工作。
另外,今年8月,孫春蘭到江蘇省揚州市調研指導疫情防控時,馬曉偉曾多次出席相關座談會。
如今,馬曉偉又到了黑龍江。
9月24日上午,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同黑龍江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見面會在哈爾濱舉行。
在現場,馬曉偉說,“黑龍江疫情發生後,黨中央、國務院高度重視,受孫春蘭副總理委託,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綜合組迅速派出工作組赴黑龍江,支持做好疫情應對處置工作。”
馬曉偉對黑龍江疫情形勢的判斷是——從現時情况看,疫情形勢還存在較大不確定性,形勢仍然複雜嚴峻。
在短短四天時間內,哈爾濱共檢出二十多例感染者。
9月24日,哈爾濱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主任楊超對央視介紹,“第一時間我們啟動了全市的全員核酸篩查,我們所說的一縣三區,都開展了全員檢測,現在從檢測結果來看還是很樂觀的,均為陰性。”
他說,哈爾濱突出一個“快”字,按先管後篩的原則,抓緊排查,以最快的速度鎖定密接者人群。實現資料共用,防止我們疫情風險外溢,及時把相關風險人員管控住。
“另外我們要積極開展全民核酸篩查,進一步加強溯源工作,及時查清疫情的源頭。”
德爾塔毒株
哈爾濱此次新冠疫情本土確診人數還在新增。
據黑龍江省衛健委通報,9月23日0時-24時,哈爾濱市新增新冠肺炎確診病例15例,均在巴彥縣。
截至目前,黑龍江省現有10個中風險地區,均在哈爾濱。
9月24日,哈爾濱市政府新聞辦召開疫情防控新聞發佈會,會上通報,根據現時已檢出病例基因測序情况看,顯示為德爾塔毒株。
據介紹,自本輪巴彥本土疫情發生以來,哈爾濱市第一時間啟動了全市全員核酸檢測,截至23日24時,確診病例行動軌跡涉及的巴彥、道裡、南崗、松北,“一縣三區”第一輪核酸檢測工作已全部完成,除29人陽性外(包括25例確診病例和4例陽性感染者),其餘核酸檢測結果皆為陰性。
現時官方並未通報此輪哈爾濱本土疫情的源頭。
9月22日,汕頭大學病毒學專家常榮山在接受中國新聞週刊採訪時指出,不排除“病例1”是在省外感染的可能性,或與福建疫情有關。流調資訊顯示,“病例1”於9月7日從江西省吉安市乘坐G492高鐵到南昌,從南昌乘坐3U8266班機抵達哈爾濱。雖然江西省近期沒有報告疫情,但常榮山分析,江西與福建是相鄰省份,人員來往密切。
不過,9月23日,江西省吉安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發佈通報稱,經排查該病例在吉安居住生活期間未到過國內中高風險地區,主要活動軌跡為社區周邊。截至目前,吉安市已對該病例在吉安的家人、親友、重點場所接觸人員、居住場所環境開展了篩查及核酸檢測,結果均為陰性。
“本輪疫情為中等規模,或外溢”
在9月24日的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同黑龍江省疫情防控領導小組見面會議現場,馬曉偉要求,力爭在國慶日前把疫情控制在管控範圍內,在一個潜伏期內控制住疫情傳播。
他提到:
加快核酸檢測、流調、隔離、轉運速度,實現無縫銜接,儘快摸清疫情本底,做到及時隔離、應隔盡隔,把該找的人都找到管住;
嚴格規範做好隔離點管理、社區管控、院感防控、消殺等工作,堅決防止隔離點交叉感染、院感事件等發生,把易拖長疫情的風險點管好;
高度關注疫情地區以外高風險人員排查,及時將有關資訊通報其他地區,儘快完成協查,避免引發其他地區疫情播散;
加强病例救治,防止輕症轉重症等。
就在9月24日,《健康時報》發文稱,南開大學黃森忠團隊向人民日報健康用戶端提供了關於哈爾濱疫情的初步研判。
研判認為本輪疫情屬於中等規模,總病例數在50~250例之間;最晚在10月底結束。同時,團隊表示,本輪疫情仍存在不確定性,最壞情况下,總規模可能會達到600例。
“倘若黑龍江還沒有吸取上次的教訓,那麼這次疫情發展態勢也不容樂觀。疫情防控最重要的環節就在於基層的管理。”黃森忠教授說,“馬上就是國慶假期,人員流動較大,疾控方面要警惕外溢,必要時應當考慮將巴彥縣全域封閉。”
在9月24日的會議上,黑龍江省委書記張慶偉說,要堅決扛起疫情防控責任。
他說,紀委監委、組織、督查等部門要加大疫情防控監督檢查和組織推進力度,結合地方換屆,發現使用一批幹部,對於怠忽職守、履職不力的幹部要嚴肅追究責任。
“希望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組發揮經驗豐富等優勢,在流調溯源等方面多指導、多幫助,儘快梳理出清晰完整的傳播鏈條,堅決阻斷疫情傳播,切實維護人民群眾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
資料|黑龍江新聞聯播黑龍江日報中國新聞週刊健康時報等
校對|葛冬春
【版權聲明】本文著作權歸北京青年報獨家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