脆肉鯇之鄉開啟5G“科幻養魚模式”,一隻手機管控全部流程

贵州 89℃ 0
摘要:9月19日,南都商業數據新聞部、N視頻聯合廣東移動發起的“南都開團”活動打卡“中山小欖脆肉鯇5G智慧漁業項目”,90後“魚二代”嘉華脆肉鯇養殖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黃嘉華告訴南都記者,以前每天喂魚都要頂著日曬雨淋,但現在坐在空調房裏,用手機就可以控制投料機自動投料,還能做水體溶氧、魚塘增氧、視頻監測等。作為“中國脆肉鯇之鄉”,小欖鎮漁業養殖的“數智”引擎背後,依託的是廣東移動的5G、物聯網等科技。

“現在魚塘的水質好了,煥然一新,魚兒游得歡,漁民也有笑顏。”9月19日,南都商業數據新聞部、N視頻聯合廣東移動發起的“南都開團”活動打卡“中山小欖脆肉鯇5G智慧漁業項目”,90後“魚二代”嘉華脆肉鯇養殖專業合作社總經理黃嘉華告訴南都記者,以前每天喂魚都要頂著日曬雨淋,但現在坐在空調房裏,用手機就可以控制投料機自動投料,還能做水體溶氧、魚塘增氧、視頻監測等。“魚的長勢很好,在相同的生長週期內重量提升了3%到5%。”

數智移動,實事為民。作為“中國脆肉鯇之鄉”,小欖鎮漁業養殖的“數智”引擎背後,依託的是廣東移動的5G、物聯網等科技。近年來,在加快5G網路建設的同時,廣東移動大力佈局5G資訊服務新場景,為各行各業注智賦能,助力產業轉型陞級。

(戳以下視頻瞭解)

5G養魚試點運營成本降低15%

廣東人愛“打邊爐”,尤其對一種骨骼清奇的食材情有獨鍾。它明明是魚肉,但卻沒有一般魚肉自帶的質地軟散、味道腥濃,肉質外觀反而晶瑩細嫩,久煮不爛,入口爽脆緊致、彈牙爽口,咬下去甚至能聽到“哢嚓”的清脆聲響!這就是廣受消費者青睞的脆肉鯇。現時,被譽為“中國脆肉鯇之鄉”的中山小欖鎮主導的水產業脆肉鯇養殖面積約16500畝,占全市脆肉鯇養殖總面積的70%,每年脆肉鯇銷售額超過10億元。

黃嘉華出生於1991年,2015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小欖鎮從事脆肉鯇養殖。“當時脆肉鯇的養殖管道比較傳統,投喂飼料、查看魚塘情况、監測魚的生長等環節都需要人工完成。”黃嘉華告訴南都記者,養殖員對魚塘的含氧量、pH值等數據多是憑經驗判斷,魚塘抵禦風險的能力比較低。

90後“魚二代”黃嘉華

今年初,小欖鎮政府希望將脆肉鯇養殖這一重要產業進行現代化陞級,進一步加快推進脆肉鯇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經過與廣東移動反復溝通,最終決定推進智慧漁業和數位化農業經濟發展,助力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小欖鎮副鎮長李鑒輝透露。

作為小欖鎮的試點養殖場,嘉華脆肉鯇養殖專業合作社購入了14套智慧漁業生產設備,在廣東移動的支持下,今年5月完成智慧漁業雲平臺硬體搭建安裝。現時,小欖鎮完成產業園覈心區脆肉鯇魚塘佈局、養殖投入與產出生產日誌等數據梳理錄入,並選取試點,完成智慧漁業雲平臺硬體搭建安裝,進行試點運營。

“脆肉皖食量大、生長快,對飼料及水溶氧要求很高。借助全自動化工作,人少了,效率提升了,漁民的運營成本降低15%以上。”黃嘉華透露。

南都開團一行人打卡嘉華脆肉鯇養殖基地當天,南都記者注意到,魚塘旁邊豎立著一個灰白色的足有四五米高的儲料罐。據悉,這正是運用5G科技的自動投飼機,投飼機模塊可在魚塘中央360度拋料,拋料直徑範圍可達20米-50米,能有效改善采食區溶氧狀況。漁民能够通過手機端或中控電腦,控制投料量、投料時間,瞭解庫存情况。“養殖員們在餵食這個環節至少節省了2-3個小時,减少了體力勞動的養殖員可以更加準確地監控飼料的投喂情况,及時做出調整,不僅大大提高了飼料的使用效率,還改善了魚塘的環境。”

魚飼料自動投喂機

除全自動餵食外,通過移動後臺搭建的小欖鎮智慧漁業中控平臺,養殖戶還可以獲取天氣預警、水質水溫監測資訊、增氧機的運作情况和魚塘現場的監控視頻。如果養殖出現問題,漁民可以借助“魚病遠端會診系統”將魚塘中不正常的魚的解剖影像、視頻、VR影像等實时傳輸到實驗室。專家或實驗人員將遠程診斷,定位病症,及時給出意見,真正實現“一網統管”“智慧互聯”。

以前紙張記錄養殖生產數據,現在所有數據電子化。

降本增效脆肉鯇產能提升20%

“這些設備前期投入了100多萬,但我們有信心2-3年回本。”黃嘉華表示。小欖鎮農業部門相關負責人也告訴南都記者,以嘉華脆肉鯇養殖專業合作社中實施該項目的200畝魚塘來算,在人力成本和飼料存放等硬體成本方面,一年約能節省27萬元的開銷。而最重要的是,“投放5G智慧漁業項目後,短短兩個多月時間,每條魚就能增重約1-2斤。”黃嘉華表示,對於普通人來說,可能多出個1-2斤只是小事情,但是對於漁農來說,一年下來那就增收不少。

廣東移動中山分公司相關負責人侯迪碩表示,結合農業部門的估算,5G智慧漁業項目推廣後,脆肉鯇產能約可提升20%左右,最高可達畝產6000斤以上,年單產3.5萬噸,總產值超15億元。

依託廣東移動5G、物聯網等科技,小欖鎮開啟了漁業養殖的“數智”引擎。“現時中山小欖鎮脆肉鯇產業園已經申請成為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正處於建設期。”李鑒輝表示,接下來,鎮政府還將投入數千萬專項資金,用於全鎮的漁業陞級和改造。“我們打算在省級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資金裏,為開展5G智慧漁業項目的農戶申請一筆補貼,初步計畫是補貼20%-30%。”

近年來,在加快5G網路建設的同時,廣東移動大力佈局5G資訊服務新場景,為各行各業注智賦能,助力產業轉型陞級。在中山市小欖鎮,廣東移動運用先進的5G、物聯網等科技,將養殖生產設備、氣象雨量監測設備、雲平臺等連為一體,共同為脆肉鯇養殖提供精准支撐,實現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決策智慧化。

南都開團·尋味大美廣東

“爽脆”之旅背後:廣東美食的科技含量

“現在的農業跟我小時候相比,不知道進步了多少倍。”家在陽江的陳關在結束中山脆肉鯇養殖基地的探訪行程後向南都記者感歎,“這是我第一次近距離看到用現代化資訊技術養淡水魚的過程。這次參觀才瞭解到,如今廣東脆肉鯇飼料的筦道輸送、信息化的管理以及對脆肉鯇體重的控制都非常科學”。

9月19日-20日,南都商業數據新聞部、N視頻聯合廣東移動開啟“南都開團·尋味大美廣東”(以下簡稱“南都開團”)第三期的產地溯源之旅。經過前期徵集、篩選後,廣州的六組讀者家庭在兩日的行程中,打卡了中山市小欖鎮“中國脆肉鯇之鄉”、5G智慧漁業項目。當天,除了品嘗脆肉鯇,南都開團的團友們還在脆肉鯇養殖基地體驗了5G遠程喂魚、拋料等活動。

5G養魚:坐空調房看荧幕投喂

“投飼機模塊可在魚塘中央360度拋料,拋料可調直徑範圍達20米至50米,能有效改善采食區溶氧狀況。”站在魚塘邊四五米高的儲料罐前,黃嘉華一邊操作著智慧投喂設備,一邊向南都開團的團員們介紹,其實不用到現場操作,只用一臺手機,也可以隨時隨地掌控魚塘的整體情况。

黃嘉華在操作智慧投喂設備。

黃嘉華是小欖鎮一家脆肉鯇養殖基地的老闆,他的魚塘每年對外銷售130-150萬斤脆肉鯇。今年5月,黃嘉華的魚塘開始試點智慧漁業雲平臺以及自動化養殖生產設備。除自動投喂外,還可以通過智慧漁業雲平臺,隨時監控魚塘的水溫、酸鹼度、亞鹽等,“把我們全產業園的養殖戶資料登錄進去後,實現對比,就能更好地比較出怎麼養魚更科學,更能增產。”

小欖鎮副鎮長李鑒輝告訴南都記者,現在養魚農戶年齡越來越小,年輕人才已成為中山養殖業的主力軍。黃嘉華就是其中一員,他出生於1991年,2015年大學畢業後回到家鄉接班父輩。在他看來,現在漁業急切需要科技化賦能,不然年輕人不會有興趣加入這個行業,“一年365天都要過來喂飼料、搬飼料,長時間幹體力活,夏天還有可能中暑。”

在參觀完脆肉鯇養殖基地後,南都開團的團友紛紛表示驚歎,“沒想到廣東養殖業的發展已如此先進。”5G、物聯網等科技,將養殖生產設備、氣象雨量監測設備、雲平臺等連為一體,讓傳統養殖業實現生產自動化、管理信息化、決策智能化。

來自華南農業大學的南都團友陳路漫、黃河清從專業角度點贊了中山漁業養殖的技術進步。黃河清表示,他的碩士專業就是農業工程與資訊技術,所以魚塘現在使用的這類科技,對他來說並不陌生,“通過自動化、網絡資訊和移動互聯網的結合,實現了農業的信息化。從商業化的角度來說,也能節省人力物力。”

廣東美食背後的科技含金量

“沒想到我們平時買的脆肉鯇,在上架前有那麼多講究!太不容易了。”9月19日晚,在嘉華脆肉鯇養殖基地的農莊品嘗了正宗的脆肉鯇後,一比特黃姓團友連連感歎,脆肉鯇美味,但廣東美食的背後還有科技賦能。

這位團友還告訴南都記者,她以前在家裡也會做脆肉鯇,但是味道始終比不上餐廳,這次的原產地之旅,她終於知道正宗的脆肉鯇是怎麼養成的。“聽了介紹才知道,脆肉鯇要爽脆緊致,其實還要有一個‘瘦身’的過程,只有經過‘瘦身’的脆肉鯇才有彈牙爽脆的好口感。現在大家都講究高品質的消費,但只有到了原產地才知道,什麼是高品質。”

陳路漫和黃河清作為北方人,這次是第一次見到脆肉鯇的養殖基地,“我們平時吃猪肉、雞肉更多,這次嘗到了廣東美食,也瞭解到了這種魚的產地起源,對於今後的學習研究都有很大幫助。”

出品:南都商業數據新聞部

策劃統籌:甄芹田愛麗王欣

采寫:南都記者孔學劭汪陳晨

拍攝/視頻:南都、N視頻記者吳燕妮陳富强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