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閱者:楊喆(中國醫學科學院整形外科醫院)
處女膜修補術就是通過整形外科手術精細縫合,將破裂的處女膜修復完整,使之恢復接近正常的處女膜外觀和功能的手術。
效果:處女膜修補術效果怎麼樣?
處女膜修補術可以恢復接近正常的處女膜的形態和功能。
風險:處女膜修補術的風險和併發症有哪些?
術後可能出現處女膜再次破裂、術後出血、感染等併發症與風險。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難度:處女膜修補術難度大嗎?
根據我國《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辦法》(試行)對手術的分級,處女膜修補術屬於二級手術,即有一定風險、過程複雜程度一般、有一定科技難度的手術。
就診醫院:哪些級別的醫院可以做處女膜修補術?
現時多數開設整形美容專科或婦科的醫院,均可開展此手術。
哪些情况適合做處女膜修補術?
1、有意願進行的患者
2、由於性行為,導致的處女膜破裂
3、由於外傷、劇烈運動或者手術,導致的處女膜破裂
哪些情况不適合做處女膜修補術?
1、患有性傳染病處於病毒活動期的患者:如梅毒、愛滋病等
2、患有陰道炎症,有异常分泌物處於急性感染期患者
3、心身嚴重疾病或凝血機制异常有出血傾向患者
4、處於月經期的患者:手術應該避開月經期,一般安排在月經乾淨後3天至月經期前10天較好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手術部位:陰道口術前通常需要哪些檢查?
實驗室檢查:血常規、凝血功能、肝腎功能、傳染病四項(乙肝、C型肝炎、梅毒、愛滋病)、尿常規
其他:婦科查體檢查、陰道清潔度和塗片檢查
術前需要做哪些準備?
家庭成員做好溝通:患者自身要充分與家人進行溝通,醫生會向患者/家屬說明手術情况,以便製定手術方案
患者:戒烟戒酒2周
配合醫務人員工作:術前護士/醫生會做以下準備工作,需要您積極配合
洗澡:手木前1天晚上,當天早上洗澡
剃除會陰區皮膚毛髮:護士會在術前剃除患者會陰區的毛髮,並進行體表清潔,這有利於術區更徹底的消毒,减少術後感染的發生幾率
遵醫囑進行藥物調整:服用阿司匹林、華法林、氯吡格雷、利血平、吲達帕胺、雙嘧達莫、羅布麻等藥物的患者,需要停藥至少1周才能手術。口服其他藥物者,需要告知醫生藥名和具體劑量,可能需要調整用藥
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醫生會詳細同患者及家屬說明手術情况,以及手術風險和注意事項,患者需配合簽署手術知情同意書
簽署麻醉知情同意書:手術需要麻醉,通常為局部麻醉,患者需要簽署麻醉知情同意書
圖片來源:站酷海洛
手術是如何做的?
麻醉:局部麻醉
手術具體操作
碘伏會陰區及陰道內碘伏局部消毒
於陰道口、處女膜周圍注射局部麻醉藥,進針會有點疼,但手術過程中不會有疼痛感
用小剪刀剪開破裂的處女膜邊緣
將裂緣傷口拉近並用可吸收線分層縫合,將破裂的處女膜縫合在一起,恢復處女膜接近完整的外觀,中心留處女膜孔
手術大概需要多長時間?
手術一般需要30~60分鐘完成。
術後可能有哪些併發症,如何應對?
1、處女膜再次破裂
原因:處女膜殘跡遺留少;處女膜薄,創緣接觸面積小;局部污染重,缺損張力大;術後未遵從醫生指導,過早運動或進行騎跨動作等
處理措施:術後定期複查,發現再次破裂時及時進行手術修補
2、出血
表現:陰道口流血
處理措施:術前醫生會排除凝血功能障礙,術後如果出現大量出血,及時到院進行止血治療
3、感染
表現:傷口不癒合,有膿性粘稠分泌物並有异味
處理措施:術後堅持1~2周坐浴治療,適當局部應用消炎藥,發現傷口癒合不良,3個月後控制感染再次行手術修復。
術後有哪些注意事項,如何照護?
1、護理:手術後半小時可自行回家,臥床休息12~24小時,壓迫止血。如患者家在外地,可留院觀察1~2天
2、用藥:處女膜修復手術後,一周內需要在醫生的指導下,遵醫囑服用抗生素,手術後12小時用1:5000高錳酸鉀溶液或醋酸氯己定溶液坐浴或局部沖洗
3、運動:術後半個月內儘量避免下蹲,上廁所時最好採用坐式或半蹲比特;上下公交車、火車時,腿不要分得太開。術後1個月內,不要進行使會陰部新增張力的活動,如騎自行車、瑜伽等
4、飲食:手術後應多食水果,避免大便秘結
術後康復過程是怎樣的?
術後3~4周:縫合用可吸收線開始脫落
術後3個月:最好在術後3個月後,再考慮同房
是否需要複查,如何複查?
複查時間:術後1個月
複查項目:如無特殊情况,經醫生簡單問診和視診即可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衛生健康委員會.關於印發醫療機構手術分級管理辦法(試行)的通知[A].(2013-06-05)http://www.nhc.gov.cn/wjw/ywfw/201306/def185b8d52e48918cf7e12e43e956d6.shtml
[2]王煒.整形外科學[M].杭州:浙江科學技術出版社,1999:1607.
[3]魏蜀一,李强,李森愷,等.三層縫合法處女膜修補術131例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婦產科臨床雜誌,2015,16(2):108-111.
*本文內容為健康知識科普,不能作為具體的診療建議使用,亦不能替代執業醫師面診,僅供參考。
*本文版權歸騰訊醫典所有,未經授權禁止媒體轉載,違規轉載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歡迎個人轉發至朋友圈。
*歡迎微信蒐索並關注公眾號“騰訊醫典”,獲取更多健康科普知識。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