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2日,省政府舉行新聞發佈會,發佈《江蘇省“十四五”科技創新規劃》。《規劃》提出,到2025年,科技强省建設取得階段性重要進展,基本建成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產業科技創新中心,主要創新名額達到創新型國家和地區同期中等以上水准。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
“《規劃》把科技强省建設作為總命題、總綱領、總要求,把推動高水准科技自立自强作為主線,努力以高水准科技强省支撐‘强富美高’新江蘇現代化建設。”省科技廳廳長王秦說。
打好關鍵核心技術攻堅戰,成為科技强省建設的首要任務。《規劃》提出,堅持把原始創新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重點部署以應用為導向的基礎研究,切實解決我省基礎研究投入相對不足、原始創新能力較為薄弱等突出問題,努力實現更多“從0到1”原創性突破。
“十四五”期間,我省將强化基礎研究系統部署。支持高校院所自主佈局基礎研究,探索設立“基礎研究特區”;引導新型研發機構在應用基礎研究組織模式、人才引進等方面積極探索;鼓勵有條件的企業作為研究主體加强產業科技基礎研究。
為加快突破重大科學問題,將支持頂尖科學家牽頭實施一批週期長、風險大、難度高、前景好的重大基礎研究專案,並加强重大科技任務組織,持續深化“揭榜掛帥”攻關機制,探索實行“賽馬”制度,加快形成跨學科跨領域、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科技攻關體系,力爭取得一批重大原始創新成果。為此,《規劃》特設專欄提出量子資訊前沿、通用微系統晶片製造、碳中和前沿研究等14個戰略性前瞻性重大科學問題。
《規劃》提出,到2025年,全省研發經費投入年均增速達6.5%左右,全社會研發投入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3.2%,基礎研究投入占比較“十三五”末力爭實現翻一番以上。
推進科技創新“七大行動”
根據《規劃》,“十四五”期間,我省將統籌推進科技創新“七大行動”,增創高品質發展新優勢。
《規劃》提出實施戰畧科技力量培育行動,聚焦國家戰畧需求,依託和綜合高水准研究型大學、科研機構和科技領軍企業力量,加快建設以省產業技術研究院為引領、以3大省實驗室為基礎、以10家以上省級技術創新中心為骨幹、以N家工程技術創新平臺為橋樑的“1+3+10+N”科技創新平臺體系。
王秦介紹,現時我省已經獲批國家生物藥技術創新中心、國家第三代電晶體技術創新中心,在此基礎上,“十四五”期間還將圍繞集成電路、人工智慧、生態環境、新能源、新材料、海洋工程等重點領域,佈局建設10家以上的省級技術創新中心,加快形成强大的共性關鍵技術的持續供應能力。到2025年,力爭新培育創建一批國家級重大平臺,形成戰畧科技力量建設新格局。
實施碳達峰、碳中和科技支撐行動。省科技廳副廳長趙建國介紹,該行動將在“加强綠色關鍵技術研發和應用示範”“佈局建設低碳領域重大創新平臺”“强化重點區域綠色低碳發展”3個方面發力,著力構建低碳綠色發展的科技創新體系,形成支撐江蘇未來低碳發展的競爭優勢。省財政也將設立江蘇省“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資金總規模達30億元左右。
此外,根據《規劃》,我省還將統籌推進實施高新技術產業“雙提升”行動,壯大提升十大高新技術支柱產業集羣,培育發展十大高新技術新興產業集羣;實施企業技術創新工程深化行動,推動企業真正成為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的主體;實施創新人才集聚行動,建設國際一流的科技人才隊伍;實施高新區高品質發展行動,打造全省創新驅動發展示範區和高品質發展先行區;實施創新創業生態優化行動,加快打造競爭力强、與國際接軌的創新創業生態。
打造區域創新發展增長極
《規劃》提出打造區域創新發展增長極。未來5年,我省將構建“一極引領、廊帶支撐、多點崛起”的新格局,推動區域創新能力和競爭力整體提升。
“一極引領”,即提升蘇南國家自主創新示範區創新引領能力,重點推進蘇南自創區“卓越工程”(SUPER工程),加快一體化、集羣化發展步伐,著力建成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經濟發展高地。
“廊帶支撐”,即立足沿海沿江地區創新基礎、資源稟賦和區位優勢,聚力推進沿海沿江創新發展,打造沿海科技走廊和沿江產業技術研發帶,形成“一廊一帶”相互支撐的區域創新發展新格局。
“多點崛起”,即發揮地方主體作用,集聚各方科技資源和創新力量,加快建設帶動性强的現代化國際化創新型城市,打造若干區域創新示範引領高地。
對標國際一流創新都市和地區,我省將加快區域創新中心城市建設。南京將積極創建綜合性科學中心,加快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創新名城,成為國家科技自立自强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蘇州將加快建設“一區兩中心”、太湖科學城等重大載體,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的綜合性產業創新高地;徐州則爭創國家可持續發展議程創新示範區,成為淮海經濟區中心都市。
《規劃》提出加快推進科技治理能力現代化。以優化科技資源配寘、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完善科技治理機制為著力點,推動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營造有利於創新驅動發展的市場和社會環境。力爭到2025年,科技進步貢獻率達70%,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總產值比重達50%左右。
評論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