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基本上都是東吳打的,那孫權又何必跟劉備聯盟呢?

河北 73℃ 0
摘要:如果赤壁之戰曹操針對的只是劉備,那麼任憑諸葛亮說破了嘴皮子,孫權也不會和劉備同盟,之所以要和劉備同盟,是因為曹操遲早會進攻東吳,現在乘著還沒打過來的時候找個盟友一起對付曹操,總比到時候能結盟的都被曹操滅了,自己孤軍對抗曹操要有利的多。在劉備這邊來說,與孫權結盟是當時的最優且唯一選擇。

如果赤壁之戰曹操針對的只是劉備,那麼任憑諸葛亮說破了嘴皮子,孫權也不會和劉備同盟,之所以要和劉備同盟,是因為曹操遲早會進攻東吳,現在乘著還沒打過來的時候找個盟友一起對付曹操,總比到時候能結盟的都被曹操滅了,自己孤軍對抗曹操要有利的多。

當時的情况在於曹操率大軍南下進攻荊州,繼任荊州之主的劉琮投降了曹操,曹操不但有自己從北方帶來的大軍,還購並了荊州軍團,一時間聲勢浩大。而劉備在曹操南下的過程中被曹操擊敗於當陽長板,帶著殘兵敗將逃到了江夏,雖然還能凑上兩萬人馬,但這點人馬在曹操面前看來是不值一提的,隨時都可以滅了劉備。

在劉備走投無路的情况下,魯肅卻來到了劉備這裡,表明了想跟劉備結盟的意願,這對於劉備來說也算是絕處逢生了,最為為難的關頭如果能拉上東吳一起對抗曹操,勝算至少從沒有變成了有,於是劉備便派了諸葛亮到東吳聯絡了與孫權結盟的事宜。在劉備這邊來說,與孫權結盟是當時的最優且唯一選擇。

▲劉備當時被曹操打成了喪家犬,要能抱到東吳的大腿就真的是絕處逢生了

那麼魯肅為什麼要跑過來表明結盟的意願呢?其實還是為了東吳的利益,當時魯肅是借著為劉錶弔喪的名義來到荊州的,名義上是弔喪,實際上是探聽下荊州的情况,不想還沒走到荊州,劉錶就死了,然後就是劉琮投降了曹操。

從形勢上來說,其實東吳已經岌岌可危了,攻下了荊州之後,當時天下能對曹操形成威脅的,其實就只剩下孫權的東吳勢力了,曹操要統一天下的野心在這個時候已經很明顯了,是個人都看的出來,何况是東吳呢?魯肅之所以關心荊州的局勢,實際上是奉了孫權之命來到荊州的,此時孫權比魯肅更著急,他密切關注著荊州的動向,如果荊州能抗住曹操的進攻,東吳就暫時沒有危險,如果扛不住,那麼接下來很可能就是東吳了。

諸葛亮來到東吳後很快就得到了孫權的接見,根據《三國志》的記載,當時諸葛亮和孫權之間的對話是這樣的:諸葛亮在見到孫權以後,並不直接說要與孫權同盟,而是給孫權下了個套,諸葛亮說“如果將軍(孫權)你覺得能跟曹操對抗的話就早點開幹,如果覺得打不過曹操,不如向曹操投降。”

▲諸葛亮為孫權初步算清了軍事帳

孫權本來以為此時的劉備面臨絕境,肯定會求著和自己同盟,不想諸葛亮卻說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投降,問題在於是否打不打得過,現在孫權還沒底。於是孫權就反問道“按照你的邏輯,打得過就打,打不過就投降,為什麼劉備不投降曹操呢?”諸葛亮就知道孫權會這樣說,於是便拋出了自己的殺手鐧:“我們劉將軍(劉備)是蓋世的英雄,天下有才能的人都非常仰慕我們劉將軍,怎能向曹操投降呢?如果真的打不過,那也是天命了。”這話就激怒了孫權,劉備就那點家底都敢跟曹操爭鬥,孫權的家底比劉備厚實多了,這個時候如果表示要向曹操投降那麼未免也顯得太慫包了。

於是勃然大怒說道“我整個東吳好歹也有十萬兵馬,比你劉備多多了,你劉備都敢跟曹操打,我就不敢嗎?”

見孫權上了自己的套,諸葛便進一步說道“我們劉將軍雖然在長板被曹操打敗,但是現在關羽手上還有一萬水軍,江夏的劉琦手上也有一萬兵馬,我們這裡的人馬不會少於兩萬。同時曹操遠道而來,手下的阿兵哥多是北方人,不習水戰,這也是你們東吳的優勢。荊州剛剛歸附曹操,曹操在荊州的根基還不穩,如果孫將軍能與我們劉將軍一起同心協力,是能够打敗曹操的。”

孫權聽了大喜,其實諸葛亮是給孫權初步算了軍事帳,表面上看起來曹操人多勢眾,是打不過,實際上曹操也是有弱點的,東吳和劉備這邊也是有優勢的,打起來未必會輸。

正好在這個時候,曹操一時興起,寫了封信給孫權,根據《資治通鑒》記載,這封信是這樣寫的:

“近著奉辭伐罪,旌麾南指,劉琮束手。今治水軍八十萬眾,方與將軍會獵於吳。”

▲老曹不想自己一時興起的一封信直接刺激了東吳跟自己對抗

信中的詞語充滿了挑釁和高傲的意味,其中八十萬眾、會獵於吳這樣的語句,很明顯就是要沖著東吳來了。孫權手下的臣子們看了都大驚失色,一個個表示應當投降曹操。

對於孫權來說,此時正是他人生的關鍵決斷的時刻,這個時候的決斷將會决定他接下來的人生。在會上大多數人都認為應該向曹操投降,因為曹操的拳頭太大了,號稱有八十萬之眾,以東吳這點人馬可能還不够人家塞牙縫的。

孫權在聽了手下的意見後其實是非常失望的,從他的內心來說,他是希望能跟曹操打下去,如果投降了,父兄傳給自己的江東基業就算在他手上玩完了。就在會議的間隙,魯肅私下見了孫權,他跟孫權說,我們投降曹操是沒問題的,到了曹操那裡我們都能謀到個一官半職,但是主公您要是投降了曹操,可能連性命都會保不住呀。

▲好人魯肅為孫權算清了政治賬

魯肅這番話是說到了孫權的心坎裏,可以說魯肅為孫權算清了政治賬:投降了是死路一條,不投降跟曹操打或許還有活路,從孫權的內心來說是不想投降的。

最後孫權還是要聽下周瑜的意見,畢竟周瑜是東吳軍隊的統帥,“內事不决問張昭,外事不决問周瑜”,而周瑜的一番說辭,最終使孫權下定了與曹操對抗的决心。根據《三國志》的記載,周瑜是這樣說的:

第一,曹操名為漢朝的丞相,實際上是漢朝的奸臣,在道義上來說他攻打我們並不占優;第二,我們孫將軍英才蓋世,繼承了父兄的基業,佔據了江東這塊富饒的土地,勵精圖治如今兵精糧足,如今曹操過來送死,我們用得著怕他嗎?第三,曹操表面上平定了北方,但北方並不太平,馬超、韓遂在關西隨時可能進攻曹操的根據地中原;第四,曹操打到我們這裡的時候他只能捨棄北方人擅長的騎兵,與我們南方人打水戰,這等於是用自己的缺點來跟我們的優點打,這本身就是兵家之大忌。况且他們如今遠道而來,許多阿兵哥必然不服水土,軍中將會疾病流行。有這四條,曹操必敗!如果主公能給我三萬兵馬,我保證可以打敗曹操。”

▲周瑜、魯肅和諸葛亮共同說服了孫權對抗曹操

孫權聽了也是熱血沸騰,當場表示“曹操老賊想廢漢自立已經很久了,之所以不敢廢漢自立,是忌憚袁紹、袁術、呂布、劉錶和我這樣的地方諸侯。如今那些地方諸侯都被曹操滅了,只剩下了我,我與曹操老賊勢不兩立!”說完便拔劍砍下了案臺的一角,表示如果還有誰再言跟曹操談和就有如此案,當場做了對抗曹操的表態。

可以說,孫權决定於劉備聯盟對抗曹操,並不是一時興起决定的,而是經過了自己的深思熟慮以及魯肅為他算清政治賬,諸葛亮和周瑜為他算清軍事帳的基礎上最終做出的決斷。

當時東吳一時間能拿出的人馬也就三萬人,這點人馬在曹操那邊看來確實非常少,如果這個時候還能加上劉備的兩萬人馬,好歹也有五萬。在曹操佔據絕對優勢的情况下,能拉一個盟友就算一個盟友,既然選擇了對抗曹操,那麼在這總情况下,盟友也就不挑了。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