號稱“擁兵百萬”割據新疆的阿古柏,是如何被左宗棠輕易擊敗的?

新疆 70℃ 0
摘要:晚清百年歷史,割地賠款是主旋律,對外戰爭屢戰屢敗少有勝績,屈辱的歷史中,只有左宗棠收復新疆堪稱是一場完美的戰爭,是近代史上唯一的亮點,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在很多傳說中,晚清割據新疆的阿古柏擁兵百萬,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阿古柏的軍隊總兵力沒有百萬,當時新疆的全部居民只有400萬左右,他不可能有那麼多兵力。確切地說,阿古柏的兵力在5萬人左右,其中能征善戰的騎兵只有1.5萬人左右。

晚清百年歷史,割地賠款是主旋律,對外戰爭屢戰屢敗少有勝績,屈辱的歷史中,只有左宗棠收復新疆堪稱是一場完美的戰爭,是近代史上唯一的亮點,至今還為人津津樂道。

其實左宗棠收復新疆有很多不利因素,比如遠道征戰,民族衝突、對方兵力雄厚,背後又有英俄支持等。

那麼在這種不利情况下,左宗棠率領的七萬人的遠征軍為什麼就能順利收復新疆?

在很多傳說中,晚清割據新疆的阿古柏擁兵百萬,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阿古柏的軍隊總兵力沒有百萬,當時新疆的全部居民只有400萬左右,他不可能有那麼多兵力。

確切地說,阿古柏的兵力在5萬人左右,其中能征善戰的騎兵只有1.5萬人左右。

儘管如此,左宗棠收復新疆難度還是很大的,因為清軍遠道而去,和新疆居民又有宗教文化差异,這都給平叛新增了一定難度。稍有不慎,就會功虧一簣。

那麼左宗棠是如何在困難重重的條件下,一舉收復新疆的?

除了朝廷支持,武器先進外,還有幾個主要因素,即左宗棠採取了正確的民族政策,分化瓦解敵人,叛軍不得人心等等。

叛軍派系眾多,不是鐵板一塊

1820年,阿古柏出生於塔什干,他不是中國新疆人是烏茲別克人(也有人說他是塔吉克人)。

1864年,新疆發生民亂,庫車、和闐、喀什、吐魯番等地先後出現幾個地方割據政權,局面混亂。

1865年春,身為浩罕國軍官的阿古柏,奉阿力木庫爾汗之命到新疆去參與分裂中國的活動。

當時的新疆並非只有一個叛亂政權,有很多支武裝力量,他們各自為政、各懷鬼胎,甚至各派別之間相互攻伐。

阿古柏進入中國的主要原因,就是各部落之間殺的難解難分,他是應其中一個部落首領布素魯克的請求前往新疆,和另外一個部落首領司迪爾開展爭奪霸權的戰爭。

雖然這些部落對鎮壓他們的大清軍隊採取敵視態度,但是他們誰也不聽誰的指揮,勁也不忘一處使,不會採取統一行動。

各部落之間貌合神離甚至本來就是仇敵,這就給了左宗棠各個擊破的機會,阿古柏在遭到攻擊時沒有人能幫助他,這些部落不落井下石就是好的。

阿古柏雖然形式上將新疆個部落統一,其實並沒有真正收復人心。阿古柏去新疆的時候,只帶了50名軍人,他的軍隊很多是打敗了其他部落之後,臨時收編的武裝分子。

阿古柏到新疆人生地疏,他扶持的是傀儡——布素魯克(布士爾克)。

在他的扶持下,布素魯克在1865年4月建立了“哲德沙爾汗國”,控制區域包括喀什、英吉沙、葉爾羌、和闐、阿克蘇、庫車、烏什等七城。後來,布素魯克不甘心當傀儡,在喀什發動兵變,但是被阿古柏鎮壓。

1867年5月,隨著阿古柏軍事上的不斷勝利他宣佈取消“哲德沙爾汗國”,建立“洪福汗國”(。從此之後,阿古柏才成為新疆的最大統治者。

但是,這些人的主子被阿古柏消滅,不是真心歸順,到了關鍵時刻也不會為他賣命。

不僅如此,阿古柏的軍隊中還有白彥虎為首的陝甘回族叛軍殘部,清軍守備何步雲的殘部。

尤其是後者,他們是被迫投降,被強迫皈依伊斯蘭教,在左宗棠大軍到來時他們不但不會為阿古柏賣命,還會調轉槍口做內應。

政權殘暴不仁,分裂不得人心

阿古柏驍勇善戰,但是這樣的人性格大多是殘暴的,只能打仗不會治理國家,更不懂得收買人心。

阿古柏建立的“洪福汗國”,不但沒有給新疆人民帶來洪福,反而帶來無盡災難。

阿古柏為了擴軍備戰,也為了窮奢極欲,對新疆人民變本加厲進行盤剝,對農民採取重稅政策,百姓的稅收比大清高出3倍左右,讓百姓不堪重負,怨聲載道。

除了經濟上的壓迫,宗教上的壓迫也讓民怨沸騰。“洪福汗國”把伊斯蘭教法典“沙裡阿特”作為最高法律,在各地設立宗教法庭,強迫其他民族或者异教徒改信伊斯蘭教,粗暴地剝奪了人民信仰自由,點燃了百姓心中的怒火。

在強權之下,百姓敢怒不敢言,一旦清軍大兵壓境之時,百姓的怒火就會噴發,他們不會支持阿古柏這樣一個反人類的偽政權,加速了阿古柏的滅亡。

最重要的是,新疆自古就是中國領土,阿古柏分裂中國的行為是倒行逆施,理所當然受到新疆各民族的反對。

一個失去民心的政權,無論武器裝備多先進,註定是弱小的。

關於這一點,俄羅斯人也洞若觀火。

1877年初,沙俄內政大臣庫洛帕特金到達新疆,他在《喀什葛爾》一書中提到,阿古柏剛愎自用、倒行逆施,動輒對下屬打罵,不得人心。

另一比特俄羅斯人普爾熱瓦爾斯基後來在回憶錄中寫道:“阿古柏伯克本人和亞洲所有的買賣舊貨的小販一樣……喀什噶爾王國(指“洪福汗國”)同樣連一個銅板都不值。”

普爾熱瓦爾斯基在南疆考察過程中發現,當地群眾都非常厭惡阿古柏,其政權只是靠著軍事恐怖來維持的。

另一方面,“穿著襤褸衣衫和破爛鞋子、被強征來的士兵們則士氣低落,逃亡現象時有發生。”

沙俄內政大臣庫羅巴特金就曾一針見血地指出:“從阿古柏軍隊的士氣看,它不適於打硬仗。”

清軍政策對頭,分化瓦解敵人

左宗棠認識到,進兵新疆的主要衝突,不是清廷和當地人民的衝突,而是中華民族和外來入侵者阿古柏的衝突,所以他採取了“剿撫兼施”的政策。

對於擁護大清統治,維護祖國統一的人,採取了團結爭取,有過錯既往不咎的政策,也就是我們今天常說的“愛國不分先後”,只要反對分裂就積極爭取,不搞秋後算帳。

左宗棠提出的口號是“大軍歸複新疆,是吊伐之師,與尋常討賊有异”。也就是說,我們不是針對百姓的,是針對分裂分子的,希望“八成回民如去虎口而投慈母之懷”。

他要求文武各官,“以平待回,不以牛羊視之”,在軍中嚴明軍令,“凡姦淫擄掠者,絕無寬待”,騷擾百姓,訛人錢物者,“皆當嚴禁”。

清軍軍紀嚴明,秋毫無犯,“百姓奔相走告,均日夜延頸、拭目盼望”清軍到來。

對於武裝分子,只要放下武器,均不再追究——“手執軍械者斬,餘皆不問”。

對於流離失所的難民,左宗棠也撥出資金,給他們衣物,給以“牛種賑糧”,縱令“各歸原部”進行安撫。

左宗棠的政策極大地爭取了民心,瓦解了叛軍,爭取“被裹回眾,以十萬計”。

這個策略也成功瓦解了敵人,同治二年(1876)冬,原柯爾坪的阿奇木薩迪克伯克、原雅爾巴什、劄木臺等莊的阿奇木巴克什伯克二人“從吐魯番逃到中國人那裡”。

噶雜納齊(銀庫首長人)阿希爾·阿旬“攜帶著阿古柏伯克的庫銀,率領四十一名精壯的吉傑特(騎兵)逃到了中國人那裡。

庫車和喀什兩城阿奇木的親兄弟,阿古柏伯克派駐君士坦丁堡的使者阿古柏汗的親兄弟哈米利汗及其他許多人也紛紛逃去,從1876到1877年2月共逃走了約四百人。”

沙俄心懷鬼胎,從中落井下石

阿古柏分裂中國,表面上達到了英國和俄國的支持,其實真正支持阿古柏的是英國。

英國的目的是支持阿古柏,分裂中國,將其變成自己的一個傀儡國。

俄羅斯的目的也是分裂中國,但最初支持的並不是阿古柏,俄羅斯的目標不是分裂中國,而是通過中國內亂,直接蠶食中國領土,將其納入俄羅斯版圖。

而阿古柏的目標是分裂中國,自己當頭,這跟沙俄的目標是水火不容的,所以最初俄羅斯並不承認阿古柏建立的“國家”。不僅如此,沙俄對阿古柏採取的是遏制政策,正是在這種背景下,俄國才出兵佔領伊犁。

直到阿古柏控制新疆大部,俄羅斯才不得不與其接觸,但是俄羅斯實際上是不會支持他的。

沙俄在阿古柏面臨清軍壓力的時候,不但沒有出手相救,反而落井下石,趁火打劫,派出亞洲司主任庫羅巴特金為首的特別代表團,於1876年11月到達喀什噶爾。威脅阿古柏“劃定舊浩罕國和喀什噶爾之間的疆界“,逼簽”俄阿邊界條約“,企圖從阿古柏手中奪占大片中國領土,造成既成事實。

沙俄的行為雖然對阿古柏的統治不能造成致命打擊,但是沙俄對阿古柏的壓力帶來的影響是負面的。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是阿古柏分裂不得人心;囙此,阿古柏眾叛親離,叛軍不堪一擊。

1876年底,阿古柏已經失去了北疆的所有領土。就在清軍勢如破竹,開始南下之時,57歲的阿古柏突然於1877年5月29日死於喀拉沙爾(新疆焉耆縣),結束了他罪惡的一生。

關於他的死因說法不一,一說是清朝的大軍壓境,其部下的眾叛親離,使阿古柏煩躁不安,精神崩潰而死。

一說是中毒而死。據《伊米德史》記載,尼牙孜伯克收買了阿古柏的近衛,在茶裏放了毒藥,阿古柏飲後即死。

阿古柏的下場說明,統一是人民所願,自古以來分裂不得人心。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