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團圓時,他們堅守在邊境一線

云南 90℃ 0
摘要:2020年5月,怒江邊境管理支隊暖警惠警十項措施正式落地實施。

邊關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對雲南邊境一線來說,這是一個特殊的中秋節。在眾多家庭享受著闔家團圓、天倫之樂時,雲南8個沿邊州市的疫情防控一線,每一個點比特都有值守人員的身影。

脚下是抗疫前線,身後是萬家燈火。他們中有積極行動的各級各部門幹部,有堅守一線不言退卻的警詧,有不辭辛勞的白衣戰士,有守邊護邊的各族群眾……此刻,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守邊人”。他們用責任和擔當,在邊境線上築起了一道疫情防控的銅牆鐵壁。

今天,我們以這組來自沿邊一線的報導,向全省守邊人致敬,是他們扛起責任,守護著神聖國土,守護著萬家團圓。

怒江邊境警務室飄出“東北味道”

9月21日上午10時,剛巡邏歸來的亞坪警務室輔警邊玲玲脫下雨衣便一頭紮進廚房,淘米、洗菜、切肉……她要為亞坪警務室中秋節在崗的所有民、輔警及工作人員們做上一桌可口的飯菜。“今天恰逢中秋節,大家要吃得更好。”邊玲玲用帶著東北腔的普通話說道。

2020年5月,怒江邊境管理支隊暖警惠警十項措施正式落地實施。為追隨丈夫劉明佳,邊玲玲從老家吉林通化來到怒江,並通過入職考試,成為怒江邊境管理支隊石月亮邊境派出所的一名輔警,和丈夫一直堅守在亞坪18公里警務室執勤點執勤,嚴格落實防疫措施,同時做好後勤服務。

“邊境線35公里,我們設了5個卡點,分段、分片、分點24小時值守。”邊玲玲邊煮菜邊說,這裡距離福貢縣石月亮鄉亞朵村18公里,囙此亞坪警務室又被稱為“18公里警務室”。

警務室轄區除了亞坪通道,還有許多便道、小路,疫情防控壓力大,周圍還居住著一些村民。民、輔警們除了每天8次的常規巡邏,做好布點封控執勤外,還要進行防疫知識文宣、服務羣衆和保障羣衆安全工作。3名警察、7名輔警,加上駐地協勤人員、醫生共計15人組成的工作隊伍時刻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完成便道設卡堵點等急難險重任務。

“其他事可以緩一下,但疫情防控一刻也不能鬆懈。”邊玲玲說,來到這裡,她更多的是為全體工作人員做好後勤保障服務。

在警務室廚房裏,擺放著石月亮邊境派出所每週送來的各種新鮮食材。為了讓全體民、輔警及工作人員嘗到東北味道,邊玲玲還醃制了辣白菜、蘿蔔條等東北口味的小菜,日常的餐食中,排骨燉豆角、酸菜粉條、猪肉白菜餃子等東北菜品更是數不勝數。

“今天的主菜是人參雞湯,人參是從通化郵寄過來的……”邊玲玲笑著說道,亞坪警務室海拔超過2600米,9月又是怒江大峽谷雨季,連續10多天的陰雨天氣,又冷又濕,喝點人參雞湯,身上也會暖暖的。

駐守亞坪警務室以來,邊玲玲不是在巡查巡邏、卡點執勤,就是在廚房裏忙碌。

“我和丈夫都在警務室,只要我倆在一起,哪裡都是家。”邊玲玲說,這裡任務重、條件艱苦,夫妻倆就駐紮在這裡,連續作戰400多個日日夜夜,每當新的一批工作人員輪換過來,劉明佳負責給他們分配好巡邏駐守等任務,邊玲玲則給他們做道地的東北菜,做好後勤保障,大家齊心協力,共同守好疫情防控“最後一公里”,堅決不讓新冠病毒翻越高黎貢山,翻越邊境。

“我們守護的是祖國千千萬萬個家庭的共同家園,守好邊境,是我們義不容辭的責任。”邊玲玲堅定地說。2021年9月5日,她光榮地成為了一名共產黨員,她表示要在抗疫一線用行動表明自己對黨忠誠、為人民服務的决心。

窗外陰雨綿綿,屋內雞湯飄香。中秋佳節,西南邊境線上飄出來的“東北味道”,正等候巡邏的同事們歸來。

片馬網格化聯防守好“最後一公里”

清晨,瀘水市片馬鎮古浪村沿江公路上,黨支部副書記喬燁翔帶著由黨員、護林員、護邊員、民兵組成的巡邏隊,正在沿河堤巡邏。他不時停下脚步,拿出手機,看微信網格群裏傳來的外來人員出入資訊,同時進行中秋節當天摸排工作部署。

“中秋返鄉人員多,加之最近在修建强邊固防基礎設施,不能有絲毫鬆懈,全村分4個組,由村兩委班子帶隊入戶排查。”9月21日清晨,喬燁翔在村疫情防控工作群裏安排好了工作。

“古浪村被分為11個網格,每個網格設定一名網格員,統一收集好外來人員資訊,匯總到我這裡,再上報到鎮裡。”喬燁翔說,“四級網格+十戶聯防”工作啟動以來,由各小組長擔任網格員,每個班子成員負責1至3個網格不等,外來人員資訊逐級上報,築起外防輸入的堅固防線。

當了25年村幹部的喬燁翔,去年以來的工作重心就是疫情防控,將村兩委班子成員編入網格,開展防疫知識文宣、出入人員閉環管理、資訊收集上報等工作;組建了一支黨支部書記負總責,村兩委班子成員、小組長、網格員、羣衆全員參與的摸排工作隊伍,時刻戰鬥在疫情防控第一線。

“其他事可以緩一下,但摸排工作一刻也不能鬆懈,尤其是在節日期間。”喬燁翔說,今年以來,古浪村黨支部組織全員參與摸排記錄工作巡邏800餘人次、防疫政策文宣120人次、人員排查900餘人次。

“做好摸排記錄工作,就是守好‘最後一公里’,保障羣衆安全,我們義不容辭。”喬燁翔堅定地說,網格裏的每個數據背後,是每個實實在在的家庭,發動他們參與進來,形成“人盯人、戶盯戶”的工作格局,才能實實在在地保護他們的利益。

片馬作為怒江州邊境疫情防控的覈心區域,中秋期間,片馬鎮各村兩委班子成員、網格長、網格員全員上陣,及時掌握返鄉人員、外來人員資訊,做到跟踪防控網不漏戶、戶不漏人。

“現時,全鎮共劃分為67個網格,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的‘四級網格+十戶聯防’工作格局已經形成,實現了邊境管控全覆蓋。”片馬鎮黨委副書記、副鎮長歐梅英說。

小廣弄村團結一心築牢防線

中秋月夜,涼風習習,走進中緬邊境線上瑞麗姐相鄉小廣弄村,一幢幢特色分明的傣家小樓顯得格外漂亮,村民們正沉浸在節日的幸福中。

在傣族村民帥補占家一層的小院裏,院子打掃得乾乾淨淨,各式月餅、剝好的柚子擺滿了桌子,鍋裏的魚正散發出陣陣香味。帥補占熱情地招呼著記者坐下,“瑞麗處在疫情防控一線,雖然日常生活受到一定影響,但在黨委、政府和各族群眾的努力下,萬眾一心、齊心抗疫,守住了國門、守住了家園。”帥補占說。

“往年過節,親戚朋友相互串門、歡聚一堂,賞月、吃月餅、拉家常,其樂融融。”今年,一家5口聚在一起,雖簡單一些,但挺幸福的。帥補占說,這樣的幸福是許許多多的守邊人辛苦付出才換來的。中秋節,他們村仍有一支由20多人組成的聯防隊伍,來回巡邏,晝夜執守,這才讓大家吃上幸福的團圓飯。

帥補占介紹,村民也要參與守邊,5家人值一班,半個月輪一次。輪到她家值班時,就是全家總動員,白天她和兒媳值守,晚上兒子、丈夫值守,只要防住疫情,辛苦一些也值得。

在黨委、政府的支持關心下,小廣弄村安裝了門禁系統,村民“掃臉”進出,做到底數清、情况明,實現了村寨“資訊智能化”的創新管理,讓村寨管理規範化、信息化和智能化。

“資訊不明的人,一律進不來,因為門禁是人臉識別。現在全村69戶267人,全都錄入智能化平臺,提高了效率。”小廣弄村民小組小組長岩建說,小廣弄村組建了邊境巡邏隊、村內巡邏隊、村口值守隊開展聯合管控巡邏值守,發動了村寨婦女、中青年流動巡防,確保村寨邊境線、內線、外線三線全天候值守不斷檔、巡防不斷檔、督查不斷檔,及時排查上報登記村內外可疑情况。

每天堅持開展巡邏巡查、村寨值守,小廣弄村的村民們以主人翁的意識,團結一心築牢疫情防控和邊境管控防線,守護好家園。

文山夫妻互勉共守邊關

GetAttachment(1).png

十五的月亮,照在家鄉,照在邊關。9月21日,入夜,帶著一絲溫柔和深深的歉疚,邊檢警察劉紅通過視頻電話與妻子黃月瀟和一個4歲、一個僅8個月的兩個女兒,分享著一天的點滴。因為工作的特殊性,劉紅工作的文山壯族苗族自治州董占邊檢站離家10多裏地,在萬家團圓的時刻,一家人只能隔空寄託思念。

“沒少埋怨過他。”“90後”黃月瀟是麻栗坡縣人民醫院呼吸內科護士。她坦言,新冠疫情發生後,工作量陡增,這一年多來既要幹好工作,又要照顧兩個孩子,雖有老人搭把手,但仍讓她覺得頗有些吃力。“離家這麼近,怎麼就不能多回家看一看?”黃月瀟常忍不住責怪丈夫。

中秋節前,一次特殊的經歷,讓黃月瀟心裡釋然了許多。

9月13日,根據組織的統一安排,黃月瀟恰巧輪值到董占邊境檢查站,配合邊檢警察一起開展查身份證件、查行程碼、測量體溫的“兩查一測”工作。董占邊檢站是麻栗坡縣邊境沿線的咽喉要道,擔負著打擊“三非”、走私、邊境違法犯罪的重要任務。中秋節前,人流、物流屢創新高,一天檢查通過9000餘人次、5000餘車輛。

“一直川流不息,需要檢查的證件很多,白天溫度有30多度,穿著全套制服裝備,帶上防護面罩和口罩,一天下來很辛苦。”看著丈夫身上被汗水浸透的警詧制服,黃月瀟很心疼。

晚上劉紅和同事們也沒閑著。晚飯過後,作為輔警隊長的劉紅工作還沒有結束,就召集晚上沒有執勤任務的民、輔警繼續開展訓練。“我們是築牢邊境銅牆鐵壁的重要一環,不能有絲毫懈怠,民、輔警的日常訓練必須常抓不懈。”劉紅說。

訓練結束,時針指向21時。回到宿舍,等待他的是白天一起並肩工作的妻子和岳母送來的一雙女兒。一家人都在等著他,一起吃月餅,提前過一個全家團圓的中秋節。

“中秋節前,家人用特別的管道陪伴我一起度過,我很滿足。”男兒有淚不輕彈,劉紅的眼裡多了些什麼。他說,作為丈夫和父親,自己很不合格,但選擇了這份神聖的職業,就要用忠誠堅守國門、用奉獻守護萬家燈火。

黃月瀟說,丈夫堅韌不拔的品質和無悔擔當的家國情懷一直激勵著她、感染著她:“我們都是平凡人,只想著立足崗位做好工作,做一點微薄的貢獻,和愛人一起守好家、守好國門。”

家是最小國,國是千萬家。相隔十裏,共守邊關,這個中秋,劉紅與黃月瀟註定難忘。

鎮康防疫卡點民兵的堅守

中秋的夜,一輪圓月懸掛於西南邊陲的天空。在中緬119號界樁附近的小山丘上,鎮康縣邊境防疫49號卡點的黨旗國旗迎風獵獵作響,瞭望臺上,民兵點長周明飛正注視著前方,不放過一絲異動。

“119號界樁一線情况複雜,無天然物理屏障。以前經常有偷越國邊境線違法出入境的情况發生,疫情輸入的風險很高,防控壓力非常大。”周明飛接著說:“中秋節到了,為了萬家團圓,我們必須堅守。”

此時此刻,周明飛的手機響起視頻通話的鈴聲。他告訴記者:“我和家人在這個時間有個約定,電話裏互報平安。”

一場狂風暴雨,將原本崎嶇的山路變得更加泥濘。在中緬界樁張家水井附近,採訪車輛陷入泥潭動彈不得,記者艱難跋涉一個多小時,連走帶爬終於到達了42號南傘村石泵水防疫卡點。

民兵李建强家住忙丙鄉,因邊境疫情防控形勢日益嚴峻,被抽到南傘鎮支援42號南傘村石泵水防疫卡點值守。帳篷裏擺放著蔬菜、肉、水果和月餅,這是他一早趕到縣城街上買回來的。

“中秋節母親給我寄來了月餅和火腿。”李建强告訴記者,不能回家團圓,就和戰友們一起分享母親帶來的“親情”。

南傘鎮鼻涕果2號卡點,點長雷老三已年過半百,卡點距離他家的路程不過10多分鐘時間。“過中秋節了,你家這麼近可以回去吃個團圓飯的吧?”記者問。“過節更不能放鬆警惕,更要堅守,等疫情結束了,可以天天在家吃團圓飯!”雷老三回答。

鎮康縣96.358公里的邊境線上,共有民兵1000餘人堅守在崗位上。除了181個邊境防疫卡點一線,在檢查站、海關、看守所、拘留所、戒毒所、文宣員、消殺隊、保障人員中都有他們的身影。巡邊、守卡、處突、文宣、走訪、學習、訓練,在百里邊關,每個守邊人都是一座界碑。

河口近在咫尺隔屏問候

臨近中秋,王俊和妻子商量好到河口過個團圓節。然而一次緊急任務打亂了他們的計畫。

王俊是河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執勤一隊警察。2017年,王俊和妻子姚錦經人介紹認識,兩人一見傾心,很快確定了戀愛關係。那時,姚錦的家人都勸她要考慮清楚,兩人今後將會聚少離多。可與王俊逐漸相處後,姚錦傾心於王俊堅毅勇敢、禮貌儒雅的人品和氣質,最終選擇與王俊步入婚姻殿堂。

2020年疫情肆虐,河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處在嚴防境外疫情輸入的最前沿。王俊沒有猶豫,第一時間向支部提交了請戰書,申請到邊境一線駐守執勤。

在執勤間隙,王俊會通過網路視頻和妻子聊天。“河口還熱嗎?”“孩子還好嗎?”荧幕中溢滿牽掛和思念。每次王俊都會問妻子有沒有什麼需求,然而,姚錦總說:“你照顧好自己就是我最大的心願,家裡的事都有我,你放心。”

就在幾天前,姚錦决定帶著女兒從個舊前往河口探望王俊,王俊也買了月餅、水果,早早做好迎接她們的準備。

中秋節這天,王俊所在的執勤一隊接到了10名入境人員出入境邊防檢查任務。隊領導徵求王俊的意見:“嫂子不是要來看你嗎?隊裡給你放兩天假,今天的勤務你不用參加了。”“這個時候我走了,跟在戰場上當逃兵有什麼區別。”王俊斬釘截鐵地回答。

“有入境人員出現發熱體征,請一名黨員衕誌和我一起完成檢查工作。”隊領導在對講機中講道。聞令而動,大家爭相報名,王俊搶到對講機回復隊領導:“我是執勤組長,比較有經驗,我來!”整個檢查勤務持續了近4個小時。雖然已是中秋,河口的氣溫依然高達35攝氏度以上,穿上嚴密的防護服,不一會兒身上就濕透了,手機只能放在專門的保管箱裏。

脫下防護服完成消殺,顧不得渾身的疲憊,王俊趕緊拿起手機查看,荧幕上顯示著妻子10多個未接來電。“老公我們到了,你快下班了吧?”接到王俊的回電,妻子急切地問。“媳婦,對不起!我們今天執行了重要勤務,必須要隔離……”王俊再也說不下去。

雖近在咫尺,這個中秋節一家人依然只能隔著荧幕相互問候。

在河口出入境邊防檢查站,像王俊這樣的家庭故事還有許多,他們沒有朝夕相處的浪漫時光,只有彼此的安慰和鼓勵;沒有轟轟烈烈的愛情故事,只有默默無私地為對方做著犧牲和付出。平凡的他們,在這場特殊戰鬥中,為萬家團圓的燈火,築起一道堅不可摧的鋼鐵防線。

蔡新裝用堅守詮釋責任與擔當

中秋節,有許多人放弃休息、奮戰邊境疫情防控一線,用堅守詮釋責任與擔當,用守邊守望萬家燈火。

今年38歲的傈僳族黨員蔡新裝,就是騰沖市近4000名邊境一線值守人員中的一員。騰沖市猴橋鎮膽紮社區黨總支副書記的蔡新裝,同時還是共和國1號界碑的界務員,也是保山市强邊固防突擊隊隊員。

9月21日一早,蔡新裝就來到了位於中緬邊境的猴橋鎮膽紮社區石城埡口卡點。“這裡手機信號不好,我們今晚還是會想辦法讓大家分組巡邊的同時,一邊賞月、吃月餅,一邊給家人打電話報平安!”蔡新裝說。

2016年1月,蔡新裝被聘為共和國1號界碑的界務員。從那時起,他就與1號界碑產生了不解之緣。每月兩次的邊境巡視,成為了他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的重要內容。“鎮守邊關,視死如歸”8個字,對於蔡新裝來說有著特別的理解和情感。

共和國1號界碑位於騰沖市猴橋鎮膽紮社區尖高山頂峰,海拔3214米,至今沒有通公路。每次巡邊,蔡新裝騎行機車一段路程之後,大部分山路只能靠步行。夏季,尖高山頂峰多雨霧大,山路濕滑;冬季,常年積雪,深度高達50釐米,每前行一步,要耗費平時幾倍的力氣,還要提防踩空摔跤。

6年多來,蔡新裝每次巡視時堅持6點起床,帶上乾糧,穿上雨衣出發。經過3個小時手脚並用的跋涉,才能到達1號界碑。大家都說界務員是“不配槍的戰士”,他為此感到自豪。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是每一名界務員許下的鏗鏘誓言。”蔡新裝為此長年默默奉獻在邊疆的崇山峻嶺中。

今年4月以來,作為保山市4個邊境鄉鎮之一的猴橋鎮,境外疫情防控壓力驟增。與境外接壤的膽紮社區,有長達42.8公里的國境線,面臨著境外疫情輸入的高風險。

從今年4月開始,膽紮社區在入境的3個便道都設定了檢查卡點。近半年來,蔡新裝開啟了“白+黑”“5+2”工作模式,全力投入邊境疫情防控。無論天氣如何,他每天堅持最少兩次到各卡點查看情况。

中秋節堅守在石城埡口卡點的蔡新裝在迎風飄揚的國旗下說:“崗位職責讓我不能陪伴在親人身邊,我很感謝家人對我的支持與理解。一家不圓萬家圓,守邊就是守團圓!我們祝全國人民中秋節快樂!”

“邊境有我,請黨放心!”蔡新裝道出了所有中秋節堅守在强邊固防一線人員的心聲。

瑞麗肩負起神聖使命

中秋細雨灑過,仍難降低瑞麗的悶熱。在瑞麗出入境邊防檢查站雷允分站,大家來回交叉巡邏,不放過一絲漏洞,堅決將疫情堵住,守好國門,守好家園。

“去年中秋節,沒有電,警察們圍著火堆,烤肉、品水果、吃月餅,在守點上度過了一個難忘的中秋。今年中秋,大家肩上的任務也很重。”雷允分站執勤二隊副隊長字新雲度過了人生中最為難忘的兩個中秋佳節。

今年36歲的字新雲來自臨滄,當兵來到德宏已有19年,紮根邊疆,在德宏結婚生子。家住隴川的妻子,是弄島鎮衛生院內的一名醫生,雖離著執勤點只有兩公里的距離。一個守邊關,一個負責核酸檢測,幾個月都見不上一面。中秋月圓夜,他守在邊關,妻子在瑞麗,孩子在隴川,一家3口在3個地方過中秋。

瑞麗疫情發生以來,字新雲每天帶領站裡的警察巡邏守點,打擊違法犯罪、防範疫情輸入。今年7月4日,瑞麗疫情形勢十分嚴峻,他們加强了巡邏力度和頻率,每8個人值守一班,徒步巡邏和駕車來回交叉檢查,24小時不間斷地巡邏踏查,每天都忙得不可開交。

雷允分站所管控的邊境一線長達4公里,植物茂密、情况複雜,有的地方訊號不通。鎮守邊關,再難也要守住。面對防範境外疫情輸入的嚴峻形勢,為做好疫情管控工作,確保邊境一線安全穩定,字新雲和同事們付出了很多。

根據邊境轄區的實際情況和各個時期、階段的特點,字新雲和同事琢磨研究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疫情防控方法,將“機動巡邏、定點蹲守、視頻巡查”三者相結合,雷允分站在打擊跨境違法犯罪工作中取得了良好成效。白天頂著烈日,他帶領警察們往返數十趟的巡邏。工作結束時,黑色作訓服上留下了一道道白色的汗漬。到了晚上,他們戴著閃爍的警燈、邁著堅定的步伐,在邊境一線的草叢中、香蕉林裏,硬生生走出來了一條巡邏路。開展疫情防控工作以來,字新雲累計邊境巡邏400多天共計1500餘次,查獲“三非”外國人13人,查獲走私案件15起,案值約50萬元。

中秋佳節,夫妻二人同上防疫前線,他是警詧,她是醫生,身穿不同制服的他們,肩負著共同的使命,用愛支撐著小家,用責任守衛著大家。

岩依嫩疫情不退我不退

岩依嫩是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芒信鎮芒信村抵邊寨允軟小組黨支部書記、小組長,也是千千萬萬日夜奮戰在邊境疫情防控一線守邊人中的一員。

“今年以來,不法分子和涉疫人員非法出入境現象較去年相比已經有所减少,但孟連縣疫情防控形勢依然嚴峻,我們不能有絲毫鬆懈。”岩依嫩是中秋節期間值守人員之一,此刻,他正沿著走過無數次的巡邊小路仔細進行排查。

“去年,疫情嚴重的時候,我們在巡邊過程中經常碰到非法入境人員,除了正常的身份資訊採集和行李物品檢查之外,每次我都會對他們進行勸導。”日復一日地仔細盤問和耐心勸導,岩依嫩原本生硬的普通話如今變得十分流利。

邊境巡查要求守邊人員時刻保持警覺,可長期往復的巡邊工作難免讓人產生倦意。“剛開始,許多隊員會帶著檸檬上山排查,實在困了就拿出來吃一口。但檸檬氣味較大,會暴露我們自身的踪迹,我就在口袋裏裝了一枚打火機。”說著,岩依嫩拿出打火機在自己的手指上燎了一下後迅速熄滅,“這樣我就可以時刻保持清醒。現在我們許多隊員的口袋裏都裝著一枚打火機。”

天色漸暗,中秋明月掛在天邊若隱若現。“現在家裡人差不多在吃團圓飯了。”岩依嫩深知,有國才有家,管住邊境、守好國門就是對家人最好的交代、對祖國最好的回報。

在日常巡邊守邊過程中,岩依嫩還遇到過不少利益誘惑,但每次他都嚴厲拒絕,不給對方任何可乘之機。正是如鐵一般的紀律才鑄就了“村村是堡壘、戶戶是哨所、人人是哨兵”的邊境疫情防控屏障。“我會一直堅持下去,‘疫情不退我不退’,守好邊關就是我最重要的職責。”

磨憨口岸醫院像家人一樣關愛患者

駐守在猛臘縣磨憨口岸醫院、隔離點以及到老撾磨丁援外的206名醫護人員,在崗位上迎來了一個別樣的中秋夜。

9月21日當天,被統一收治到醫院的每一個境外輸入患者,均收到了醫護人員送來的節日禮包——兩個月餅、兩個水果和手寫著祝福的便簽。

“我們醫護人員也和患者一樣,只能在醫院過中秋節。”李紅軍醫生告訴記者說,大家像對待家人一樣照料病人。在中秋佳節這樣萬家團圓的節日裏,每一位不能與家人團聚的患者都吃上了月餅,由醫護人員陪伴共度中秋,讓大家感受到溫暖。

在猛臘縣人民醫院擔任感染性疾病科副主任的李紅軍與口岸醫院的63名醫護人員,自今年7月24日磨憨口岸醫院建成後,就被抽調到這裡開展境外輸入患者的集中收治工作。從那一天起,就沒能再與家人和親友見面,每天過著從隔離飯店到醫院兩點一線的生活。

“這裡的患者經過入境前的隔離,多次核酸檢測確診後被收治。”李紅軍說,長時間處於一個封閉空間的患者情緒波動大,也會有不配合治療的情况。囙此醫護人員除了採用中西醫結合的管道,對他們給予最好的治療外,更多的時候還得一對一地與他們溝通交流,進行心理疏導。這就要求每一位醫護人員都要有著較强的同情心和同理心,多站在對方的角度去考慮問題和理解對方的感受。“有時候看到患者的家屬趕來看望,卻又不能相見時,現場的醫護人員也會眼含淚水。”李紅軍說,他們會與患者親屬加上微信,利用查房的時候將患者的情况拍成視頻傳給家屬。

記者採訪時只要稍一走動就會汗流浹背,而值守在邊境疫情防控一線的醫護人員和工作人員,卻必須穿著密不透風的防護服堅持工作。

“每天走出隔離區脫下防護服的時候,全身的衣物幾乎都被汗水浸濕。”李紅軍說,從今年1月猛臘縣磨憨口岸檢測到第一例感染者開始,他們每天都穿著這樣的防護服工作。不到一年時間,好多人都瘦了一圈。

“雖然艱苦,但能讓更多患者康復走出隔離病房,與日思夜想的家人團聚,讓人民的健康安全得到保障,我們的工作就很有意義。”李紅軍說,讓這場席捲全球的疫情早日結束,是所有一線防控人員的願望。

孟連築牢邊境“紅色屏障”

一個支部就是一個堡壘,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孟連傣族拉祜族佤族自治縣猛馬鎮臘福村强邊固防突擊隊193卡點臨時黨支部成立於今年7月,共有6名正式黨員。

“我們要守住國門,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臨時黨支部掛牌後,支部書記何新華便積極組織全體黨員學習,定期重溫入黨誓詞,研究巡邏值守路線及戰術,將黨建與强邊固防工作有機結合,進一步增強守邊、固邊、護邊意識。

“突擊隊剛來的時候,這裡還不是水泥地面,大家都只能搬著小板凳坐在泥水裏吃飯、休息。”普洱市委政法委第二批强邊固防突擊隊、193卡點1號卡點點長羅夫說道。突擊隊員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職責能效、黨員模範帶頭作用,帶領群眾翻山越嶺搬運守邊所需物資,頭頂烈日完善卡點房屋路面等基礎設施建設,冒著大雨用一塊塊磚修整巡邊山路,以堅定的信念、攻堅克難的精神,讓先鋒作用在疫情防控一線彰顯。

“我們卡點海拔接近2600米,到了晚上氣溫只有五六度。巡護工作落到我們肩上,我們就要充分發揮臨時黨支部‘神經末梢’作用,把黨組織活動搬到邊境一線,增强了黨組織前沿陣地的黨建活力,以‘紅色火焰’全力構築起堅固的邊境屏障。”羅夫說。

9月14日,臘福村193卡點臨時黨支部剛剛進行了一次主題黨日活動。在黨建活動契機下,臨時黨支部緊密結合交心談心工作,關心關愛每一位疫情防控卡點值守人員,瞭解駐守在邊境抗疫一線的黨員羣衆內心真實想法和實際需求,及時幫助解決困難問題,送上組織的關心和幫助。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高高飄揚在臘福大黑山上的鮮紅黨旗,激勵著每位黨員幹部羣衆團結互助、堅守一線、衝鋒在前。“一線執勤點成立臨時黨支部,切實發揮出了基層黨組織的戰鬥堡壘作用,激勵卡點廣大民輔警守土有責、守土負責、守土盡責,形成了强大的凝聚力、向心力、戰鬥力、執行力。”何新華說。

晝夜交替,周而復始,在巡邊的工作中,一比特比特守邊人用脚步丈量著祖國邊境線,嚴防不法分子和涉疫人員非法出入境,以使命擔當在邊境築起了一道堅實的“紅色屏障”。

滄源老支書的家國情懷

中秋節也是佤族的新米節。走進滄源佤族自治縣班老鄉下班老村,道路整潔、屋舍儼然,一座座帶有佤族特色民居的紅頂白牆小樓交錯分佈,水電路訊網實現全覆蓋,廣場、衛生室、警務室、小賣部等一應俱全,這個邊境村寨在青山綠水的掩映下生機勃發。

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佤族自治縣邊境村的老支書們回信,極大鼓舞了佤山各族兒女,激發了邊境村寨各族兒女的奮鬥精神。為了搞好疫情防控工作,他們不分晝夜,奮戰在邊境線上,為了家國康泰,紮緊防控網,守好邊境線。

滄源地處祖國西南邊陲,全境屬國家二類開放口岸,有6個邊境鄉(鎮)、23個抵邊行政村、96個抵邊自然村。當地羣衆素有愛國守邊的光榮傳統,“班洪抗英”“滄源解放”“班老回歸”“班洪四大嫂”等歷史故事,抒寫了滄源各族人民浩氣長存的愛國主義情懷。

“總書記在回信中囑咐我們要繼續發揮模範帶頭作用,引領鄉親們永遠聽黨話、跟黨走,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今年71歲的佤族老支書胡賽金的話語間充滿了自豪。

胡賽金是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信的10比特老支書之一,年輕時當過巡邊員,擔任過村武裝幹事,後來當選村黨支部書記,在這片土地上,他用脚步丈量國土,用足迹書寫忠誠。他說:“現在的好生活是黨和國家給的,我們每個人都有守衛國土的義務和責任,就算是節日,築邊固防任務沒有完成,就不能休息!”

熱帶雨林裏,山路崎嶇泥濘,蚊蟲叮咬司空見慣,條件非常艱苦,村民們咬牙堅持,絲毫不敢懈怠。“我們已經連續幹了好幾個星期,沒有休息一天,也沒有誰有什麼怨言,我們要把習近平總書記重要回信帶給我們的激勵轉化為工作動力,一定圓滿完成任務。”胡賽金說。

村黨支部書記肖鴻告訴記者:“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回信,讓全村佤族羣衆深感振奮、備受鼓舞。我們一定守護好祖國邊防,共同創造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

評論留言

  • 熱心網友
    暫時沒有留言

我要留言

◎歡迎參與討論,請在這裡發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觀點。【所有評論需要人工稽核後才能顯示,請勿發佈垃圾資訊】